APP下载

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研究

2017-09-18王洁杨江澜刘款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年20期
关键词:培养体系物流管理实践能力

王洁+杨江澜+刘款

[提要] 对于应用型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来说,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使其及早适应社会工作、融入社会至关重要。本文在对企业物流岗位调研基础上,从物流岗位人才需求的基本条件、岗位技能要求等方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设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关键词:物流管理;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国家对物流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从政策的出台还是从物流法律法规的颁布,都给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和規范的发展环境。物流作为一个行业,其发展良好与否取决于是否具备高素质的物流专业人才。

实践能力培养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效果如何,企业单位需要何种能力的物流人才,是本论文重点解决的问题。

一、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岗位能力需求调查问卷分析

(一)岗位需求基本条件分析

1、岗位方向。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物流行业,主要是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岗位。从图1中可以看出,主要是“仓储与配送方向”,所占比例过半,约为51.16%。其原因在于物流运作过程中,仓储与配送环节工作繁杂、多为人工操作。其工作效率情况对物流整体的服务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仓储与配送”业务招聘人数多且要求工作经验丰富。物流客服和运输业务方向占比分别为9.30%和18.60%。其他岗位需求所占比重为20.93%,这些岗位主要是物流信息、流通加工、装卸搬运、包装等工作。(图1)

2、工作年限。物流人才求职过程中,求职者工作经验的丰富与否是求职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同时,企业对求职者的工作年限也有一定的要求,从图2可知工作年限1~2年以上的所占比重为52.33%,3~5年占25.58%,5年以上占8.14%。表明在招聘中有86.05%的物流企业倾向于招聘具有工作经验的员工。仅有12%物流企业招聘没有工作经验的在校生(或仅有实习经历的学生)。这种现象不仅是物流行业,其他行业也是普遍存在的,表明企业更看重求职者的实践能力和从业经验。(图2)

3、学历情况。调研问卷分析显示,物流企业中超过一半的员工学历为大专,约为60.47%。初中及以下学历几乎没有。而“本科及以上”学历与“初中及以下”学历所占比重持平,均为19.77%。由此可见,随着我国物流业的迅速发展与物流技术的普及应用,企业在员工招聘时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呈现高学历化的趋势。(图3)

(二)岗位技能需求状况分析。企业单位在物流人才招聘中,由于岗位需求主要是“仓储与配送活动”、“运输业务”、“物流客户服务”等,因此岗位技能需求分析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1、仓储与配送方向。仓储与配送是物流活动中重要且复杂的一环,是物流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物资循环利用、能源转化等降低运营成本,特别是通过增值服务为物流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收入,也为社会带来更大的综合效益。仓储与配送管理对于物流链能否进行良性的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仓储与配送方向的工作需要多项基本技能,如熟练操作仓库作业的基本流程、正确应用各种常见消防设施设备、根据物流信息填写和打印相关物流单据、根据配送作业计划,完成分拣、配载、送货作业,合理选择与使用常见仓储设备,针对不同商品特性选用装卸设备,对仓库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等。但这些基本技能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依据调研问卷统计出各项基本技能的重要程度数据见表1。从表1可看出,对于仓储与配送方向而言,非常重要的岗位技能分别为懂得仓库作业的基本流程(64.0%)、正确应用各种常见消防设施设备(61.6%)、根据物流信息填写和打印相关物流单据(57.0%),所占比重均过半数。这也是对从事仓储与配送方向岗位求职者的最基本要求以及必须熟练的工作技能。(表1)

从表2可以看出,在仓储与配送岗位中,比较重要的岗位技能分别为根据配送作业计划完成分拣、配载、送货作业(40.7%),合理选择与使用常见仓储设备(37.2%),针对不同商品特性选用装卸设备(43.0%),对仓库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39.5%)。(表2)

除了以上在企业看来非常重要或者是比较重要的岗位技能以外,还有一些一般的技能,如具有进行商品检验的能力,根据货品要求进行简单的货品包装和流通加工作业,驾驶叉车进行货品出入库、移库、托盘堆叠等作业。

2、运输业务方向。运输业务管理是指对企业提供的运输服务进行计划、安排、监督以及货单审查、运价和服务谈判、货损索赔的预防和处理等活动,客户关注运输服务的及时性、准确性、经济性和安全性。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运输业务岗位方向,企业认为非常重要的技能如下:提出准确运费报价,熟练核算相关运输费用(55.8%);正确识读、填制各种运输单证(52.3%);识记物流运输枢纽和综合运输网布局(50.0%)。他们所占的比重均超过50%。具备这些技能是顺利从事运输业务方向岗位的关键因素。(表3)

除了以上非常重要的技能以外,还有一些企业认为比较重要的岗位技能,比如根据场站布局、货物性质、车型装载量进行货物配载;合理选择货物运输线路与方式;根据作业单进行现场货物装卸搬运;正确识别和使用货物运载设备、集装化设备、装卸搬运设备、集装箱装卸专业设备;根据货运调度计划进行车辆调度。这些技能都是从事运输业务岗位的基础技能,也是入职的必要条件。

3、物流客服方向。物流客户服务是指物流企业为促进其产品或服务的销售,发生在顾客与物流企业之间的相互活动。现代物流管理的实质就是以客户满意为第一目标,在顾客满意的基础上,向物流需求方高效、迅速地提供产品。从图4、图5可看出,维护客户关系和处理客户投诉的能力这两个技能都是企业认为非常重要的,占比分别为61.63%和53.49%。物流客服必定离不开客户关系的维护,维护好客户关系,可以为企业今后发展带来不可预见的收益。(图4、图5)endprint

当然,想要做好客户服务工作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除了以上两个基本技能以外,还有一些技能是企业比较重视的。如为客户处理订单、市场分析能力、物流营销服务能力、具备一定的商务礼仪知识等。

企业除了以上这些专业技能方面的要求外,还有基本的从业要求。首先,企业认为非常重要的能力是有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沟通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精神;严格按照物流操作规程工作的意识。这几个能力是企业最看中的,也是企业要求毕业生必须具有的素质。其次,企业认为比较重要的能力有解决问题能力;安全作业观念、环保节约意识;信息处理能力;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继续学习、自我提高及终身學习的能力;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其中,继续学习、自我提高及终身学习的能力是企业要求每个员工的终身目标,时刻不能忘记继续学习,要顺应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以便更好的工作。

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建立

(一)企业对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通过本文第一部分的详细分析可知:企业不仅要求应聘者具备物流各业务岗位的操作能力、管理能力、危机处理能力等,还要具备良好的信息处理能力以及维护客户关系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继续学习深造能力。因此,本文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建立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对企业物流服务于管理岗位人才需求的问卷调研,依据调研所得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得出企业单位对物流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具体要求;另一方面是根据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路线,以及物流专业教师的多年经验总结构建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框架,从而提出适合我国现阶段高校物流管理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体系。

(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基于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同时结合企业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主要从以下四方面着手建立培养体系:学生的基础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基础实践能力又细分为计算机应用能力、语言应用能力、基本管理问题分析能力、基本经济问题分析能力、物流管理基本能力和物流法规的应用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细分为物流业务日常管理能力、物流业务运作能力、物流业务综合管理能力、物流系统规划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国际物流业务处理能力和物流案例分析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细分为企业综合运营能力和农产品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细分为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成果。对于各项小的实践能力考核指标,它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水平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尽量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朝着宽基础、厚专业的培养思路去发展。最后是培养学生的跨界思维,让物流专业的学生具备广阔的视野。(图6)

三、实施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保障措施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实施,需要多方面力量的综合作用。国家政府层面应出台规范的政策加以引导;各高校管理部门应创造好的教学环境与氛围,支持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实施;教师应从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入手,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校及社会的实践活动;学生应明确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

(一)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加以引导与扶持。各级政府通过健全各种政策、法规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为学校或学生个人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和奖励,做好学校和社会上企业与组织合作的桥梁工作,积极促进与提倡大学生的实践活动的展开。高等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经济建设和社会的繁荣发展,大学生思想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今后我国在国际社会上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只有培养出大学生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较扎实的管理理论功底,才能保障大学生顺利就业,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问题。

(二)完善教学培养体系,贯彻理论与实践均衡发展理念。高校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方面,应当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比重,平衡基础课程、必修课程与实践能力培养之间的学时矛盾,可以尝试让企业高级物流管理人员参与学校教学计划制定与评估,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的不足,从而使教学计划更加适应企业对于现代物流管理人才的需要。

(三)建立教学实验室、定点实训基地,保证学生实践环节的实施。完善校内的物流实验室,同时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学校和企业达成学生实习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改变常规的灌输模式。物流教学实验室按照实际物流流程进行设计,便于学生操作、观摩。同时,利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虚拟仿真实验,这是在学校可控条件下给学生提供接近实战的训练软件,进行系统的实践能力培养的经济有效模式。定点实训基地即“校企合作”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学生从学校步入社会的过渡期。京东等自营物流的电商企业,在“双11”、“双12”等销售旺季需要大量的一线操作人员,校企合作既可以解决电商企业人员不足问题,又可以使在校大学生得到充实的锻炼,提升社会实践能力。

(四)创新教学方法,加强物流师资的培养。物流专业师资的培养可以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请进来”是高校聘请行业专家做学术报告、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做专场讲座等;“走出去”是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术、行业会议,开阔眼界、把握前沿、及时更新知识。同时,鼓励专业教师深入企业调研或到企业兼职。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针对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企业中具体事例解释实验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启发学生的思维。

(五)明确学生学习目的,通过各种竞赛调动其学习兴趣。国家教育部门、各高校是实践能力培养方案实施的监管者、保障者;一线教师是实践能力培养方案的实施者,学生才是实践能力培养方案实施的对象,才是实践能力培养方案成功实施的关键环节。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就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入手,想方设法阐明所学知识与他们未来的生活、未来的发展的利益关系,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对社会和对自己的意义而产生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以推动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配合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可通过各种实践形式、竞赛形式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如:建立校内物流实验中心,模拟物流企业运营过程;学生参与科研或参加各种竞赛,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及学术能力;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为学生就业增加砝码;支持学生自治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带领学生假期进行社会实践调研活动等。

主要参考文献:

[1]赵家俊.仓储与配送管理[M].科学出版社,2009.

[2]崔介何.物流学概论(第三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马欣欣.客户服务对物流发展的重要性[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4.

[4]范志勇,刘宇桐.国外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思考与借鉴[J].商业经济,2017.1.

[5]何万国,程华.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6.

[6]奚雷.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培养体系物流管理实践能力
基于电子商务理念下的物流管理优化新策略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