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洋紫荆在广州的适应性及观赏特性调查分析

2017-09-18张继方唐昌亮罗树凯钱磊陈勇

热带农业科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适应性广州分析

张继方 唐昌亮 罗树凯 钱磊 陈勇

摘 要 近年来,广州为打造主题花景觀,营造“宫粉紫荆之城”,加大力度种植洋紫荆。对广州地区近3年的洋紫荆进行观察调查,发现洋紫荆在广州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性。洋紫荆除了花色丰富之外,还具有“大花型”、“重瓣型”、“密花型”及“早花型”这些性状优良的植株,对这些植株的利用价值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 洋紫荆 ;适应性 ;观赏特性 ;分析 ;广州

中图分类号 S731.2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7.08.022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Bauhinia varaegata has been planted in a large number in Guangzhou to create flower thematic landscapes for Guanzhou as a "Bauhinia City". B. varaegata has a high ornamental value and it is a hysteranthous species in South China, and grows well in Guangzhou. Three years of observation of B. varaegata in Guangzhou showed that B. varaegata was very colourful in flowers and that the flowers were large, dense and early open with double petels. According to these characteristics, the use value of these flowers was analyzed.

Keywords Bauhinia variegata ; ornamental characteristics ; analysis ; Guangzhou

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a L.)又名宫粉紫荆、宫粉羊蹄甲、弯叶树等,为苏木科羊蹄甲属落叶乔木,高可达10~12 m[1]。洋紫荆原产中国南部,印度、中南半岛有分布[2],现广泛栽培于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园林中。洋紫荆在广州生长良好,它先花后叶,开花时节花团锦簇,落英缤纷,极具观赏性,同时为良好的蜜源植物[2],对美化城市环境和修复城市生态具有重要意义。广州自2015年启动花景计划以来,便将洋紫荆打造成“主题花景观”[3]。截止目前,经过市林业和园林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市洋紫荆的种植数量已经由之前的1万株增加至20万株;并计划到2018年,全市洋紫荆种植数量增加至30万株,形成赏花点由目前的30个增至100个。为更好地满足市民观赏洋紫荆的需求,及今后对洋紫荆的种质资源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笔者通过多年来对广州地区洋紫荆的生态适应性观察,重点对其园林观赏特性进行了初步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广州地处南亚热带,位于东经112°57′~114°3′,北纬22°26′~23°56′,北回归线从中部穿过,属南亚热带典型的季风性海洋气候。由于背山面海,海洋气候显著,具有温暖多雨、光热充足、温差较小、夏季长、霜期短等特点。年平均气温21.4~21.8℃,无霜期北部290 d,南部346 d;年降雨量1 689.3~1 876.5 mm,雨季(4~9月),降雨量占全年的85%左右。受地形影响,山区的雨量多于平原,北部多于南部。受季风的影响,广州冬季干燥寒冷,夏季温暖潮湿[4]。另外,广州每年6~11月都不同程度受台风的影响,以8、9 月居多,台风过后常为连续数天大雨[5]。总而言之,广州的气候光热充足,雨水充沛,利于大多亚热带和热带植物生长。

1.2 方法

本次研究材料为广州全市范围内景观绿化应用的洋紫荆植株,包括不同立地环境、不同海拔高度及不同应用形式的洋紫荆植株。所调查植株均为胸径大于8 cm,且能正常开花结果,并且移植时间超过2 a的地栽植株。

从2015年开始,每年在洋紫荆花期前后,对广州各区种植洋紫荆相对集中的地域或地段进行实地调查和筛选,主要地点有华南农业大学、麓湖公园、人民北路流花湖公园、黄山鲁森林公园、焦门天后宫、莲花山名花园、广州大学城、花都湖、花果山等。重点观测洋紫荆花期的花朵性状,包括开花时间、花色、花香、花径、花瓣数量、着花密度等。对花朵性状特异的洋紫荆植株进行标记和建档,初步标为优良植株,并进一步定点观察和筛选。

2 结果与分析

2.1 洋紫荆在广州的栽培史及适应性

2.1.1 栽培历史

国际上通用洋紫荆学名,是由瑞典著名生物学家林奈确定下来的——他于1753年在印度记录到了这一树种,并最早采用属种双名法,用拉丁文为其命名。于是有人推断,这一树种是由船舶捎带,从印度经海路传入我国的。因为这个缘故,中国人在给她起中文名时,才会以“洋”字作为前缀。早期记录显示[6-9],中国云南也是该树种的原生产地。据美籍著名植物分类学家李惠林考证,早在公元四世纪初,西晋嵇含便在《南方草木状》记载“荆”:“宁浦有3种:金荆可作枕,紫荆堪作床,白荆堪作履。与他处牡荆、蔓荆全异。……”而《中国植物志》记载的洋紫荆产地,原文表述也是“产我国南部,印度、中南半岛有分布”。

可见,洋紫荆原产我国云南,早在1 700年前便引种至宁浦(今广西横县南),并在两广地区广泛栽植。而且,洋紫荆还有那样美丽的质地(文如美锦,色如真金,贵如沉、檀),那样与人贴身的用途(枕、床、履),早就与岭南人相亲了。

2.1.2 生态适应性

洋紫荆的原产地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海洋气候,具有温暖多雨湿润的特点,同广州的气候特点基本一致。调查结果证实,洋紫荆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长势更佳。在广州地区栽植,表现出生长快、适应性较强、病虫害少、自然更新能力强等特点,而且分枝多、树形优美、树势强健、花量繁多、娇艳美丽,是园林上优良的观花树种,孤植、列植及群植均能构成美丽的景观,适合在广州地区园林绿化中推广应用。endprint

2.2 观赏特性

2.2.1 花色

洋紫荆在广州又称为宫粉紫荆、宫粉羊蹄甲,可见,洋紫荆的花瓣以粉红色为主;另外,其种加词“variegata”即是“杂色的,变色的”的意思[10];《中国植物志》对洋紫荆的花瓣表述也为“紫红色或淡红色”。通过调查发现,在广州地区洋紫荆的花色具有多样性,呈现出从白色到红色的连续渐变性(图1),并且单株花色稳定。根据肉眼至少可以分为4个颜色,即白色(花)洋紫荆(B.variegata var.candida,已确认为洋紫荆变种)、粉红色、紫红色和红色。进一步通过RHS (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标准比色卡比对可得出,“白色花”为White Group-NN155(即为白色组的第NN155号所对应的颜色,下同)、“粉红色花”为Purple Group-N75B、“紫红色花”为Purple-Violet Group-N82C、“红色花”为Red-Purple Group-71C,其中“红色花”洋紫荆的花色几乎接近红花羊蹄甲(B. blakeana Dunn)的花色,Red-Purple Group-72A。

可见洋紫荆在广州具有丰富多样的花色,开花时红白相映、繁花似锦,满眼粉粉紫紫如云似雾的花海美不胜收,这为今后洋紫荆种植规划时花色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另外洋紫荆丰富的花色还具有科研价值,可为今后培育其他花色的洋紫荆新品系提供基础材料。

2.2.2 花径

洋紫荆的花径通常为9~10 cm;《中国植物志》对洋紫荆花径的表述为“花瓣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4~5 cm。”然而,在广州地区通过对洋紫荆的连续观测发现,个别植株的花径可达13~15 cm,比普通花径大45%~50%;花瓣长可达7~8 cm,比普通花瓣长60%~75%。可见在广州地区洋紫荆的花径大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花径较大的洋紫荆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同时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为今后培育“大花型”洋紫荆直接奠定了理论基础(图2)。

2.2.3 花型

洋紫荊的花型通常为花瓣5片,其中能育雄蕊1~5枚,雌蕊1枚(图3)[2]。然而在广州地区调查发现,洋紫荆存在花朵自然重瓣的变异植株。与一般只有5枚花瓣的普通洋紫荆植株相比,变异株花朵普遍具有6~9枚花瓣(图4~6),理论上,假如洋紫荆的5枚雄蕊全部自然变异瓣化[11-12],则其花瓣可达到10片,甚至更多[13],以获得重瓣花的效果。此类植株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同时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利用洋紫荆变异株的重瓣化特性,有可能选育出更具观赏价值的“重瓣” 洋紫荆新品种,丰富其观赏种类。

2.2.4 着花密度

普通成年洋紫荆的着花密度通常为其树冠面积的40%~60%(图7)[14]。然而,在广州地区通过调查发现,同样的立地环境和同一批次种植的洋紫荆中,有些植株的着花密度可达80%以上,满树繁花,簇拥满枝梢、熙熙攘攘,格外引人注目,十分壮观(图8)。此类洋紫荆具有非常高的观赏价值,对洋紫荆的应用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研究“多花型”和“密花型”的洋紫荆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直接奠定了材料基础。

2.2.5 花期

洋紫荆在广州的花期一般为每年的3~4月份,盛花期通常在3月[2]。通过调查发现,在广州地区有个别洋紫荆植株的花期可提早40~60 d。如2015年,在广州市林木良种繁育基地(增城)发现了1株花期特别早的洋紫荆植株,对它进行连续3 a的定点物候观测,发现其花期基本稳定。在2017年,其盛花期为春节前的2017年1月6日,比其他植株花期整整提早了60 d。早花的洋紫荆在园林应用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可以间接延长洋紫荆的观赏期,对园林种植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具较高的科研价值,有可能选育出“早花型” 洋紫荆新品种,或作其他新品种育种的材料。

3 结语

洋紫荆是亚热带及热带地区园林高档观花乔木树种,在广州种植适应性好,抗逆性强,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洋紫荆作为广州花城的“主题花景观”,要使其成为广州花城一个新的花名片,除了扩大种植规模、大力增加种植数量和分布之外,还需开展科学研究,充分挖掘洋紫荆的观赏特性,收集洋紫荆优良性状的种源或家系,建立多基因种质资源圃,培育新优性状种类,丰富其种类资源,使广州花城形象更加清晰,广州花城的主题更加突出,成为名符其实的“宫粉紫荆之城”。

参考文献

[1] 维基百科英文版. Phanera variegata[DB/OL].https://en.wikipedia.org/wiki/Phanera_variegata[2017-04-04].

[2] 吴征镒. 中国植物志[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8.

[3] 全 杰. 广州打造宫粉紫荆之城[N]. 广州日报, 2016-04-07(1).

[4] 邢福武,谢左章. 广州野生植物[M]. 贵阳: 贵州科技出版社, 2007.

[5] 张继方,张俊涛,刘 文,等. 广州地区地毯式屋顶绿化植物筛选及其评价[J]. 热带农业科学, 2014,34(12): 98-104.

[6] 嵇 含. 南方草木状[M]. 刻本(西晋),公元304年.

[7] 杜 宝. 大业拾遗录[M]. 刻本(唐朝),公元606年.

[8] 陈景沂. 全芳备祖[M]. 抄本(南宋),公元1253年.

[9] 唐慎微.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M]. 刻本(北宋),公元1 116年(政和六年).endprint

猜你喜欢

适应性广州分析
国内外适应性学习的研究热点、演进路径与发展建议
分析:是谁要过节
广州的千万富豪们
回头潮
针对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适应性的相关探究
周末玩什么去【坐标:广州】
广州车展展位图
Units 13—14解题分析
从《孙子兵法》中的“奇正相生”联想到雕塑与环境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