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公园绿地美人蕉属种类园林应用分析
2017-09-18翁恩彬翁殊斐范体凤梁俊龙
翁恩彬 翁殊斐 范体凤 梁俊龙
摘 要 以广州12个公园的美人蕉属(Canna L.)植物为调研对象,主要分析美人蕉属植物在广州公园中的应用种类、应用频率以及配置状况。结果显示,美人蕉属植物作为耐湿植物,主要应用于滨水地带,粉美人蕉(C. glauca L.)使用频率最高、种植数量最大。并对美人蕉属植物在城市雨洪管理、生态观光农业以及特色生态小镇建设中的应用前景提出展望。
关键词 美人蕉属 ;园林植物 ;广州
中图分类号 S682.22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7.08.021
Abstract Canna (Canna L.) plants in 12 parks in Guangzhou were investigated to analyze mainly the species of Canna genus and their uses and arrangement in the Guangzhou park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anna plants were tolerant to damp, and mainly used in waterfronts. Canna glauca L. was the species with the highest use frequency and number. Prospects of application in Canna in urban stormwater management, eco-tourism agriculture and characteristic ecological town construction were also put forward.
Keywords Canna ; landscape plants ; Guangzhou
美人蕉屬(Canna L.)是芭蕉目(Scitamineae)美人蕉科(Cannaceae)的唯一1个属,包含10~20个种[1]。作为我国园林绿化的常用种类,美人蕉属植物不但观赏价值高、品种繁多、栽植容易,在抗空气污染、水体以及土壤污染修复方面也表现出显著优势[2-3],还是水生园冬季植物造景的重要观花植物。
广州作为国内较早进行相关引种选优试验并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美人蕉属植物的城市之一[4-5],对美人蕉的园林应用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文章通过实地调查以及查阅文献资料的方式,总结归纳该属植物目前在广州公园绿地的实际应用情况,并尝试结合现有的相关研究理论、借鉴国内外的实践经验,针对如何在城市雨洪管理、生态观光农业和特色生态小镇方面应用美人蕉属植物提出建议。
1 调查地选择及方法
1.1 调查地概况
广州地处东经112°57′至114°3′,北纬22°26′至23°56′,位于亚热带沿海,北回归线从中南部穿过,属于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最高月平均气温达28.7℃;冬季湿冷,最低月平均气温为9~16℃。雨水充足,市区年降水量约为1 720 mm。广州市地区自然土以酸性红壤土为主。生长环境与美人蕉属植物原产地相似[6]。
1.2 调查范围
研究选择广州市区具有代表性的12个公园作为实地调查地点,包括东山湖公园、东风公园、海珠湖公园、海珠湖湿地公园、兰圃、烈士陵园、荔湾湖公园、流花湖公园、晓港公园、人民公园、云台花园、珠江公园,调查面积共计约635 hm2。
1.3 调查方法
通过查阅与美人蕉属植物、植物造景等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研究概况,在2017年4~6月对广州市12座城市公园进行实地调查。通过摄影、访问相关专业人员等方法记录公园中美人蕉属植物的种类、应用频率(美人蕉属植物在公园中出现的频数所占调研公园总数的百分比)、生长状况以及应用方式。
2 结果与分析
2.1 美人蕉属植物在广州公园中应用情况分析
2.1.1 应用种类分析
美人蕉属植物可归类为美人蕉(Canna indica L.)、柔瓣美人蕉(C. flaccida Salisb.)、粉美人蕉(C. glauca L.)、大花美人蕉(C. generalis Bailey)和兰花美人蕉(C. orchioides Bailey)等5个种系和杂交种系[7]。调查显示,美人蕉属植物在广州公园的应用品种主要有粉美人蕉(该种有粉色和黄色2种花色)(图1-A)、兰花美人蕉、金脉美人蕉(C.× orchioides Bailey ‘Striatum)(图1-B)、大花美人蕉、黄花美人蕉(C. flaccida Salisb.‘Yellow Canna)以及美人蕉(图1-C),总共6个种类(表1)。目前国内已应用的美人蕉品种有20多个[8],相比之下,广州公园应用的种类数量略少,可结合当地情况适当增加一些其他品种的美人蕉。
从表1可以看出,在12个调研的公园中,海珠湖公园和流花湖公园应用的美人蕉种类最多,均种植了5种美人蕉,兰圃和东山湖公园则只种植1种美人蕉。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与不同公园之间的养护水平和造景需求的差异有关。个别公园可能会因为美人蕉属植物的养护难度大、绿化人工成本高而放弃,而有公园管理人员则认为美人蕉属植物是十分理想的造景材料,并表示今后仍会选用该属植物来营造景观。
2.1.2 应用频率分析
在调研的12个公园中,种有美人蕉属植物的公园数为8,应用频率为66.7%。其中,粉美人蕉和兰花美人蕉是在广州公园中分布最广泛、种植数量最多的2个种类;金脉美人蕉、大花美人蕉则相对较少;黄花美人蕉和美人蕉应用最少。通过向园方绿化管理人员了解,粉美人蕉在广州地区生长良好,病虫害较少,而且属于近几年新引进的品种,因此被大量种植于公园内。而其他种类的美人蕉如大花美人蕉在21世纪初曾有较大的应用范围,种植数量也很多,但可能出于增加景观花卉多样性的考虑,近几年应用较少。美人蕉的观赏性稍逊,在本地的生长状况也不是特别理想,所以应用的数量比较少。endprint
2.2 美人蕉属植物配置应用分析
2.2.1 滨水区域
广州是一个水网密布的城市,因此滨水区域的景观营造是该地区园林造景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地区的滨水植物景观大多以简洁、自然为主[9]。而美人蕉属植物作为耐湿物种应用于公园驳岸上,是其最为常见的配置方式。广州公园的驳岸形式主要有生态驳岸和硬质驳岸2种类型,该属植物在这2种驳岸上均有种植,且各具特色。
(1) 生态驳岸
生态驳岸是近年来比较提倡的一种驳岸形式。驳岸形态常曲折多变,凹凸有致。在此类驳岸种植植物除了需要注重其观赏性外,还应考虑安全性以及生态性的问题。美人蕉属植物不但株型美观,并且株高适中,十分适合种植在这类驳岸上。在公园中,美人蕉属植物通常以丛植或列植的形式分布在这类驳岸上,不但能使岸线过渡自然,而且同时能突显边界的线条美。如在海珠湖公园的岸边,列植的粉美人蕉,不仅起到暗示边界防止游客继续前进的作用,而且能够作为软质景观很好地连接两侧的硬质景观。
(2) 硬質驳岸
硬质驳岸一般应用于公园中的静水区,通常结合亲水设施设计。驳岸的植物种植既要强调近距离观赏的效果,也要注意与水体之间互为借景的关系。美人蕉属植物在硬质驳岸上的应用也相当广泛。如具有典型岭南滨水景观特色的荔湾湖公园,亲水平台旁常采用丛植的粉美人蕉与片植的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相结合,高低有致,主次分明,观赏效果良好;在流花湖公园滨水地带上,则采用丛植的兰花美人蕉、黄花美人蕉与色彩斑斓的变叶木(Codiaeum variegatum)、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 rubrum)以及常绿灌木、乔木相结合,色彩丰富,变化多样,并且在不远处的地方设有水榭,可供游人近距离观赏(图2)。
2.2.2 园路一侧
美人蕉属植物也常见于公园的次园路以及游憩小径一侧,而主园路应用则较少。公园应用较多的大花美人蕉为株高在90 cm以下的矮种,处于游人视平线下方,观感舒适。配置模式通常为“乔—灌—草”或“乔—灌”,与美人蕉属植物配植的乔木和灌木不宜树冠过密、冠幅过大,以免阻碍其获取足够的光照。如珠江公园快绿湖旁的园路,高大的南洋杉列植在园路一侧,形成了较为荫蔽的环境,树荫下可获得的光照量较少。因此,园方将大花美人蕉种植在更朝向快绿湖的一侧,以保证其能正常生长,同时也能将游人的视线往快绿湖方向引导。另外,在海珠湿地公园正门的人工湖旁的木栈道一侧亦列植了一片美人蕉,并且与水葱(Scirpus validus)相搭配种植,在后方的斜坡上植以灰莉(Fagraea ceilanica)和海桐(Pittosporum tobira)作为背景,虽然没有高大的乔木与之配植,但借助地形高差和多种的灌、草植物的组合,依然能构成层次丰富、清晰的植物景观。
2.2.3 林缘、草坪
在公园的林缘或草坪上,美人蕉属植物通常以地被的形式来布置。丛植的美人蕉属植物再配以较低矮的草本花卉和景石、雕塑,营造出一种热烈、活力的氛围。尤其是在节假日期间,花大色艳的美人蕉往往是营造节日主题景观的重要组成成分,一般配置于广场、正门入口旁的绿地。在过去十几年里,广州公园常用大花美人蕉和兰花美人蕉丛植或片植在大草坪、林缘地带,并且通常布置在人流汇集、视线聚焦的位置以作为重要的公园景点之一(图3)。但近几年,这种配置方式在广州公园中有所减少。
3 讨论
以最佳管理措施(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简称BMPs)、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简称LID)和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简称GI)为理论基础的海绵城市[10]是目前被认为能够有效解决城市洪涝问题以及补充地下水资源的城市雨洪管理体系之一。而美人蕉属植物作为一类观赏价值与生态修复价值兼具的植物材料,已被证明其具有良好的耐土壤贫瘠能力以及较强的水质净化能力[11-12],在雨水截留方面也体现出明显优势,单位绿地面积冠层截留量超过600 g/m2[13],适宜用作LID建设材料。
在印度Adyar的一栋8层公寓里,由一些简单的PVC管道装置和美人蕉所组成的水循环利用系统成功地净化灰水,达到供应居民部分用水需求和补充地下水资源的目的[14]。同时,国内有学者提出,应构建更加微观尺度的“海绵细胞”[15]以提高雨水系统的利用效率。笔者认为,结合上述案例,可构建以美人蕉属植物为植床的雨水及灰水净化装置作为“海绵细胞”的其中一种形式应用到公共建筑中。而在公园、城市河道、湖泊等更大尺度的水域范围内,则可构建人工湿地、生态浮岛和浮床等具有更大面积和生态效益的海绵体[16]。
当前一些新型、绿色的旅游模式如生态观光农业、特色生态小镇旅游等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尽管这些概念已在国内探讨了一段时间,但是针对这些方面的植物景观设计理论的研究还比较少[17]。美人蕉属植物除了有较高的观赏和生态价值外,部分种类还可以食用和药用,经济价值较高,颇具应用潜力。事实上,美人蕉属植物在我国尤其是南方地区已有悠久的种植历史,个别地方仍保留利用蕉芋(Canna edulis Ker)生产淀粉的传统[8]。因此,可尝试结合当地实际的美人蕉种植情况打造以美人蕉属植物为特色的生态观光农业,如集生产与科研于一体的美人蕉属药用植物园和品种资源圃、以科普旅游为目的的美人蕉文化主题公园、以休闲娱乐为主的农业观光园。并且结合美人蕉的经济价值,可制作生产与美人蕉属植物相关的绿色农产品、手工作品等,并设置其中的部分环节供到访游客参与,因为消费者的环境参与度越高,越会增加其购买绿色产品的可能性[18]。在建设特色生态小镇方面,美人蕉在农村污水处理方面也被多组实验证明其适用性[19-21],目前国内也有相关方面的应用实践,如惠州龙门县地派镇污水处理厂的人工湿地就因地制宜地利用美人蕉、风车草(Clinopodium urticifolium)、芦苇 (Phragmites australis)等水生植物营造人工湿地景观,此湿地系统每日可处理污水4 000 t,效果明显且美观经济[22],适宜推广应用。endprint
美人蕉属植物生势强健,既可在陸地生长,亦可种植于水边,并且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观赏价值以及经济价值,是建设现代化生态型园林的理想材料。随着以后对其相关研究实验的进一步深化,美人蕉属植物必然能够具有更加广泛的园林应用途径。
参考文献
[1] Wu D L, Kress W J. Flora of China[M]. Volume 24. Beijing: Science Press and St. Louis: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2000.
[2] 刘建伟,夏雪峰,吕 臣,等. 富营养化景观水体高效修复水生植物的筛选[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8):354-357.
[3] 张呈祥,陈为峰. 美人蕉对镉的胁迫反应及积累特性[J]. 植物生态学报,2012,36(7):690-696.
[4] 谭广文,潘建明,陈亦红. 我省应重视发展美人蕉属花卉[J]. 广东园林,1986(4):43-45.
[5] 谭广文,潘建明. 杂种美人蕉品种综合选优试验研究[J]. 广东园林,1988(4):28-33.
[6] Segeren W, Mass P J. The genus Canna in northern South American[J]. Acta Bot Neerl, 1971,20(6):663-680.
[7] 黄国涛,欧阳底梅,向其柏,等. 美人蕉属品种分类研究[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4):20-24.
[8] 欧阳底梅,黄国涛. 美人蕉研究[M]. 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3-4.
[9] 翁殊斐,朱锦心,苏志尧,等. 岭南地区滨水绿地植物景观质量评价[J]. 林业科学,2017,53(1):20-27.
[10] 车生泉,谢长坤,陈丹,等. 海绵城市理论与技术发展沿革及构建途径[J]. 中国园林,2015,31(6):11-15.
[11] 朱木兰,郭燕萍,黄晓鸣,等. 3种水陆两栖植物在LID技术措施中的适宜性研究[J]. 水资源保护,2016,32(1):46-50.
[12] Yan Chen, Regina P Bracy, Allen D Owings, et al. Nitrogen and Phosphorous Removal by Ornamental and Wetland Plants in a Greenhouse Recirculation Research System[J]. Hortscience, 2009, 44(6): 1 704-1 711.
[13] 尹剑红. 广州市11种园林地被植物冠层截留特征研究[D]. 广州: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6.
[14] Hema Vijay. Canna plant solve your water woes?[EB/OL]. http://www.thehindu.com/features/homes
-and-gardens/canna-plant-solve-your-water-woes/
article4931307.ece[2013-07-20].
[15] 赖文波,蒋 璐,彭坤焘. 培育城市的海绵细胞——以日本城市“雨庭”为例[J]. 中国园林,2017,33(1):66-71.
[16] 曹优明. 美人蕉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净化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32(7):120-124,131.
[17] 魏家星,姜卫兵,翁忙玲,等. 观光农业园植物的选择与配置探讨[J]. 江西农业学报,2012,24(10):21-23,26.
[18] 庞 英,盛光华,张志远. 环境参与度视角下情绪对绿色产品购买意图调节机制研究[J]. 软科学,2017,31(2):117-121.
[19] 刘世哲,林东教,何嘉文,等. 猪场污水漂浮栽培植物修复系统的组成及净化效果研究[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26(1):46-49.
[20] 裴 亮,孙莉英. 水生植物在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4(10):26-29.
[21] 杨子尧. 四川盆地以本土湿地植物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及工程实例[J].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3):3 043-3 047.
[22] 陈惠陆,谢庆裕. 惠州龙门:生态创建助力绿色发展[J]. 环境,2014(12):34-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