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松滋市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主要做法
2017-09-18邓烈红文小东龚少雄齐海涛
邓烈红+文小东+龚少雄+齐海涛
摘要:2015年,松滋市被确定为湖北省唯一一个首批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试点县市。该文就松滋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展开分析,首先是主要的做法,其次是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存在的问题做了简要改进方法。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试点;松滋市
邓烈红,文小东,龚少雄,等. 湖北松滋市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主要做法[J]. 农业工程技术,2017,37(20):75-76.
一、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推进机制
(1)强化组织领导
市、乡(镇)均成立了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
(2)纳入发展规划
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纳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把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纳入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加大了保障力度,并将农产品质量监管相关机构纳入财政全额预算。2015年用于农产品安全监管、检测、标准化生产、宣传培训等支出共计1990万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1.57%,2016年市财政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预算经费2390万元,占全市经常性财政收入总额的1.6%。
(3)落实工作责任
健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考核体系、绩效考核办法、责任追究制度。市政府专门印发《松滋市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实施方案》,制订了《落实“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考核办法”责任清单》,将任务分解到相关单位,同时,市政府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对乡镇和相关部门加大督查力度,全面落实政府属地管理责任。
2、开展标准建设,严格生产监管
(1)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全市制定了《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过程》,涵盖种植、水产、畜禽三大类39种产品;开展农技推广示范样板年活动,举办8个市级、30个乡(镇)级样板片及6個特色高效种养模式示范点,重点推广统防统治、绿色防控、配方施肥、“三沼”综合利用等技术应用。全市蔬菜标准化生产面积10万亩,其中,整合项目资金1600万元,建设放心蔬菜基地面积5000亩,标准化率48%;水果标准化生产面积13万亩,标准化率46%;畜禽养殖标准化率65%;水产健康养殖面积10万亩,标准化率51%。建立健全认证监管和补贴奖励机制,对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农产品分别奖励0.5万元、1.5万元、2万元和1万元。截至目前,全市“三品一标”认证50个,其中,有机食品3个,绿色食品8个,无公害农产品39个;新申报“三品一标”认证产品20个。
(2)加强农产品生产监管
定期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基地农户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标准化生产培训教育。
3、注重投入品监管,加大查处力度
(1)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市农业、畜牧、食药等部门常年开展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对执法机构配备执法记录仪、执法车辆等装备,并制订了执法巡查、岗位责任、责任追究等系列制度。成立16个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聘用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员61名,开展所属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配齐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234名,配合抓好所属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在八宝镇胜利村探索性建立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服务站,协助市、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抓好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2)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
实行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管理和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名录制度,全市投入品经营主体601家全部纳入监管名录。落实了农业投入品购买索证索票、经营台账制度,提高经营户对农业投入品规范经营认识。全市兽药经营企业均实行了GSP管理,对全市生猪养殖户和规模养殖场养殖环节自配料实施监管。建立了全市农业投入品质量常态化监测制度,定期对全市主要生产基地投入品开展监督抽查和技术指导。
4、强化质量监测,提升监管能力
(1)健全检测机构
搭建了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为主体的市级检测机构,并取得双认证证书,有专职检验人员7名,认证检测产品品类12个,认证检测参数25个;16个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均修建了专门的农残检测室,拥有检测人员35名,并配备了必要的检验检测、样品采集、质量追溯等设施设备,具备了快速检测能力;30家农产品生产企业建立了农残自检室;各乡镇分别建立动物卫生监督分所。
(2)开展常态化检测
2015年1月-2016年7月,全市市、乡镇两级共检测农产品样品102550个,其中,市级共检测农残样品1895个,检测合格率为100%;乡镇共检测农残样品9284个,检测合格率99.9%以上;开展 “瘦肉精”类违禁添加物检测30571个,检测合格率100%;流通市场抽检样品60800个,合格率98.3%;对检测信息实行定期或不定期公开。
5、取得成果
通过一年多的工作,全市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多年没有发生重大动植物疫情和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连续三年在荆州市级考核中排名第一,市级以上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二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机制完善健全。建立健全了产地环境管理、农业投入品监管、生产过程管控、收购储运过程监管、包装标识管理等基本规章制度;注重产销衔接,建立健全了以农产品产地合格证明为基础的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诚信管理、收购储运等监管制度,实现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有效衔接,形成了一套科学管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农业投入品监管机制。
二、存在问题
1、监管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endprint
市、乡镇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身兼数职,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均为乡镇农技服务中心人员兼任,机构编制、工作经费等方面的现实问题,监管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2、市场促进机制进一步完善
全市大多数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对农产品入市还未开展农产品产地证明查验,特别是外来农产品购进数量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市场准入倒逼产地准出机制进一步完善。
3、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
现行的家庭承包生产经营体制下,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制约了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未来目标
1、同步开展“两个创建”
开展全国畜禽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申报创建1家省级、5家市级和10家县级畜禽养殖示范场,5家无公害养殖企业和1家绿色养殖企业,建立县级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年处理能力5000吨;开展全国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县创建,新申报国家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家,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家,争取注册“洈水”鳜鱼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发展推广稻田综合种养优化模式6万亩以上。
2、着力落实“四个责任”
进一步落实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相关部门的监督责任、乡镇政府的属地管理责任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责任。进一步强化农业、畜牧、食品药品等监管部门的职责,对农产品质量开展常态化监管,严格执行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此外,加强农产品生产过程管控,重点检查企业生产记录、农产品产地合格证、包装标识等,对拒不执行的生产企业要限期整改,对逾期不整改的进行立案查处。市委市政府将进一步完善决策推进督查考核等工作机制。
3、全力严把“四个关口”
即产地环境关口、生产环节关口、农产品流通环节关口和投入品使用关口。产地环境关口主要是运用农业综合措施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生產环节关口重点是开展标准化生产和“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流通环节关口主要是履行市场准入手续;投入品使用关口主要是种植业减少农药和化肥施用,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畜禽养殖业减少兽用抗生素使用,禁用“瘦肉精”;水产养殖业减少鱼药使用和养殖投肥,禁用孔雀石绿、硝基呋喃、氯霉素等药物。
4、努力建好“四个体系”
一是健全制度体系,完善产地环境、农产品质量管理、投入品监管、黑名单、应急处置、责任追究等制度;二是健全市、乡镇、企业三级检测体系;三是健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终端300个;四是建立诚信体系,推行农资销售超市制、病虫防治处方制和农资配送连锁制,将农业投入品经营户、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生产经营主体100%纳入诚信体系管理,探索建立生产经营主体“红黑榜”制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