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思政课专业教师应特别增强授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
2017-09-18童潇
童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这就明确指出,思政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主渠道功能,其教学质量的高低,作用效果的强弱对培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新一代接班人将起到极端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专业课也有着重要育人功能,对高校能否“立德树人”,对学生思想政治的意识和观念塑造,也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从现实情况来看,有相当部分的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意识还比较缺乏,甚至还有专业课与思政课拉错调、讲跑调、唱反调,甚至逆向而行、背向而为。因此,增强非思政课专业教师授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推动专业课教师自觉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伟大实践,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当前尤其需要专业课教师能够增强授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
第一,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意识。专业课教师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各学科专业都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具体来看,首先,专业课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应增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专业课教学应当遵循专业课本身的科学规律,同时还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必须要遵循教育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社科类专业课更应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这样,才能站在“思想和专业上”双重培养人的战略高度,为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力,而不是把专业课教学当成简单的知识传授。其次,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行为中应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既要明确专业课作为学生学习本专业业务知识的主要渠道,把课备好、备精,把涉专业的知识讲清楚、讲明白,让学生的专业知识更扎实;但与此同时,也要认识到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也是育人过程,需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把好方向、把牢大局,认识到自身的世界观、价值倾向和道德品行会影响青年学生,自身的行为、举止也会影响青年学生,甚至自身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处理的一件小事都会给学生一生留下印象、产生影响。从而不断以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养德修身,为学生树立好的表率。
第二,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专业课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时,要有意识地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精神渗透融入到专业课程当中。一方面,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掘运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和要素。要学会“借题发挥”,结合学生当下所关心的现实问题,从专业的角度为学生展开分析,帮助学生既知晓价值判断的标准,又理解判断结论得出的缘由,进而实现传道、授业、解惑三者的有机统一。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还要将思想政治教育渗入专业课程的职业道德培育之中。透过理念的渗透,提升学生未来的职业修养,实现思政育人与专业传授的完美结合,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双重目的。除此之外,专业课教师还应该紧紧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以学生的需求、困惑以及问题为突破口,渗透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去,通过各种方式广泛深入地了解青年学生在成长道路上遇到的理论困惑和实际问题,针对学生的专业困惑、人生困惑、认识误区、价值误区,既在课上“下功夫”,又在课下“显神通”,积极为学生进行答疑、解惑、排忧、引领,克服那种只重技能传授不重价值引领的错误倾向,主动担负起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责任。
第三,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专业课教师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中心环节,在种好责任田的基础上,守好一段渠、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能同心同向、同建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和育人合力。其一,专业课教师队伍应与思政课教师队伍协同。一方面,在宏观上要有意识将两支队伍有机打通,思政课教师学科背景来源多样,部分专业课教师可以在增强思政学科学习基础上,实现两支队伍间的合理兼业和流动,通过兼与流,增强专业课与思政课的有机协同;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加强与思政课教师的交流和沟通,在一些场合,专业课老师讲道理,学生更愿意信,由专业课老师举例子,学生更愿意听,专业课教师可有意识地去了解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难点和薄弱点,有针对性的协力去做一些工作,这样,努力推动专业课与思政课步调一致、相互促进。其二,专业课与思政课内容协同。专业课教师要增强看齐意识,要有意识了解并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动态、动向,可以与思政教师共同设计相关的教学方案,保持步调一致,让内容有意识地互相印证;也可以与思政课教师共同开展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分别从不同侧面“串联”起双方的教育点、知识点。除此之外,文科专业教师还可与思政课老师从不同角度对一些典型的错误观点展开探讨批判,从不同角度协同讲清观点的错误之处,避免“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使两支队伍形成合唱团 ,使课堂充满正能量,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效结合。
第四,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专业课教师在排布课程、设计课程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放置相应的思政要素,让专业课与思政课在多方面能有所呼应,从而形成一种集群效应。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排布可以从多方面入手:一是专业课与思政要素相互照应。专业课要在备课过程中有意识地设计相关章节,或从专业理论角度,或从专业内容角度,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这样,就在专业课授课的课程中“植入”了思政元素。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排布不是“强排”的,是既要善于借助专业课的载体呈现思政元素,更要善于利用思政元素培育学生的专业素养,实现双方的互相促益,使“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能同频共振。二是要注意方法和技巧的运用。这种排布思政元素的专业课不能是强灌的,而应当是润物细无声的。要在和风细雨之中、在教授专业知识中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例如,化学课程在讲授到科学家居里夫人时,就可以把居里夫人一生对祖国的热爱突出出来,从而用真实的专业人物去感染学生;社会学课程在讲授到费孝通教授时,可以突出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分析“多党合作”为费老这样一位著名社会学家提供了“出主意,想办法”的舞台。这样既能提高专业素质,又能提升品德修养,还可印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值得指出的是,排布意识不是要用思政课去替代原有的专业课,要坚决避免专业课特别是一些社科类课程把专业课变成思政课的倾向。而是通过有意识的排布,让看似自然的教学起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功效。
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旗帜鲜明、突出特点,也要润物无声、潜移默化。越是有效的教育,越应当是让受教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专业课虽然不是专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但事实上也渗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因此,发挥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是我国高校的一大政治优势,必须抓紧抓好。这样,专业课教师在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重要责任及效果就被凸显出来。当前应切实把推动增强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提上日程,让专业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种好责任田的同时,能切实承担好对大学生价值引领、精神塑造的任务。
(作者:华东政法大学科研处副处长、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狄英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