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与时代

2017-09-18晨光

时代报告 2017年7期
关键词:文学精神时代

晨光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无论是观照现实还是重现历史,文学都天然与时代发生着或显明或隐蔽的联系;无论是纪实还是虚构,文学都真切地表达着对时代或直接或婉曲的认识。

文学是照亮时代前进的灯火。在文学史上有影响力的作品,往往能在唤起民众、推动社会进步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从远古神话到志怪、传奇、笔记再到小说,从先秦诸子著述到唐宋八大家文章、明清小品再到白话散文,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再到现代新诗以及口语诗歌,莫不是时代的产物。正如法国艺术批评家丹纳所说,艺术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每个时代都有代表那个时代的标志性作品,它们从形式到内容无不烙上时代的印记。

五四时期,新文学打破了旧道德的束缚,将科学和民主传递给民众;抗日救亡时期,文学成为革命的号角,激发中华民族图存救亡的激情;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成长起来的一批作家,以天下为己任,把改造中国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使命,面对羸弱的中国,通过作品高声呐喊,催生社会的变革。郭沫若的《女神》诅咒黑暗、追求光明,充分反映了当时“狂飙突进”、冲决一切污泥浊水的时代精神,成为反帝反封建的嘹亮号角。歌剧《白毛女》以富于鲜明时代感的主题,号召人们投身革命,奋力砸碎“将人变成鬼”的旧制度,建设人民当家做主的新社会。

新中国建立以后,文学更是成为建构社会主义文化理念、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鼓与呼的主要力量;改革开放初期,文学成为解放思想,改天换地的强大推动力量。在这样的状态下,文学身处时代的话语中心,影响并感染着人民大众,同时也为人民大众推崇和热望。

改革开放以来,活力焕发的中国作家们也伴随着历史的脉搏,以井喷般的创作激情,反映时代,为促进时代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应该说,正因为文学传达了时代的声音,履行了时代赋予的责任,发挥了精神导向的作用,所以才被人民大众所选择和欣赏。当更多样化的娱乐方式和更具冲击力的媒介出现时,文学要想继续赢得大众的青睐,需要的不是随波逐流,放弃责任,而恰恰是在新的文化语境中坚守责任,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为大众提供精神的蕴藉和引领。反之,逃避责任,自我放逐,必将失却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失却人民大众的期待,失却自己在时代进程中的位置。

心中有火种,才能燃烧成火把!火把长明,天地常新。为了心中的火把,秉持信念,追逐梦想,优秀作品持守鲜亮的精神向度,保有鲜活的精神魅力,因而成为鲜明的时代符号!中国精神是靠全体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来共同創造的,因此,文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是坚持弘扬中国精神的根本。

茅盾先生曾说:“我们决然反对那些全然脱离人生的而且滥调的中国式唯美的文学作品。我们相信文学不仅是供给烦闷的人们去解闷,逃避现实的人们去陶醉;文学是有激励人心的积极性的。尤其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希望文学能够承担唤醒民众而给他们力量的重大责任。”

党的十八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作家和文学都应该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为伟大时代放歌。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学精神时代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拿出精神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文学小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