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一声笑
2017-09-18刘广迎
刘广迎
沧海笑 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记今朝
苍天笑 纷纷世上潮
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江山笑 烟雨遥
涛浪淘尽 红尘俗事知多少
清风笑 竟惹寂寥
豪情还剩 一襟晚照
沧海笑,苍天笑,江山笑,清风笑,它们笑个啥?笑天下最最可笑的人。人有啥好笑的呢?笑他们一把鼻涕一把泪、一身臭汗一身罪地奋斗奋争,却与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
人类可以变得不那么可笑,这个机会即将来到。人类能有今天,“合作”这个词发挥了核心作用。因为合作,人类走上了生物链的顶端;因为合作,人类创造财富的能力潮水一样暴涨。没有合作,人类肯定还不会有语言文字,那么,令人类无比自豪的一切所谓文明成果也统统不会出现。遗憾的是,人们似乎从来都没有把“合作”奉为神明,总是在不得已时才请它来解困。人们心里装着另外一尊“神”,它的名字叫“争”。
人们为何“争”的信念如此坚定?因为人是被大自然“洗脑”过的。大自然是怎么给人们“洗脑”的呢?它并没有什么高超的技巧,也没有庞大的教育体系,更没有强大的舆论工具。它只是制造了一个环境,让生存其中的人时时感受到一种压力。这种压力就是生活资料的稀缺性。正是稀缺教会了人们争斗与奋斗。这就是润物细无声!人类创造财富的能力持续提高,但“争”的信念却从未动摇。财富在奋斗中增长,又在争斗中消解,人们掉进了聪明的旋涡里,聪明地創造,愚蠢地生活。
人们早已被资源有限性的环境“体制化”,怎样才能得解放?大概没有什么高招奇招新鲜招,还是得师法自然,靠环境来给人重新“洗脑”。这个环境需要具备两大要素,一个是堵,另一个是疏。所谓“堵”就是让人们不能再这么过下去,所谓“疏”就是使人们不愿再这么过下去。怎么实现?当然靠科学技术。科技是人类改造生存环境的主要力量。人改造环境,环境改造人。
大家都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面把人类置于更加危险的境地,一面赋予人类更高的生存能力。用好这把“双刃剑”,就可能构成一个“堵”与“疏”的人类生存环境。
源于科技的发展与应用,环境与气候已经危及到地球生物的生存,虽然目前在如何应对上一时还难以形成共识,但已经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思考。由于科技的发展与应用,武器装备的杀伤力越来越强,核武器已经成为高悬在人类头上的利剑,虽然人们在如何管控核武上意见不同,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军备竞赛到底是不是福音。
人类是问题导向的。人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当问题日益严重,危险不断叠加,到了某一个临界点,“堵”的环境就形成了。在这个环境里,人们的观念就会反转,行为就会改变。源于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特别是智能时代的到来,人们终于第一次有可能从劳动的必需性中解放出来,而人工智能系统聪明、勤奋、高效的劳动与精准的服务,再加上科学技术领域的系统性爆发式突破,终有一天,会达到一个临界点,人们会从噩梦一般伴随着人类千万年的“稀缺性”中清醒过来,清楚地看到,只要不争其实啥玩意都不缺。人们的欲望也会从物欲中突围出来,向着更开阔的精神领域去开拓。再好的东西,多了,就没了价值;再美的事物,多了,也会失去吸引力。这就是物极必反。
人并非天生欲壑难平,环境使然,还得靠环境来改造。环境改变到一定程度,质变跃升自然出现。
人们向往天堂,惧怕地狱。其实,天堂在人间,地狱也在人间。人人利他,人人都是天使,人间即是天堂;人人损人,人人即为魔鬼,人间即是地狱。倘若合作全面替代了争斗,天堂便降临人间。
沧海一声笑,换了人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