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与护理
2017-09-18吴春逢
吴春逢
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 重庆市江津区 402260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与护理
吴春逢
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 重庆市江津区 402260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9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96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性护理)和干预组(综合性护理干预),各48例。比较两种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干预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有效提高了临床疗效,减少了不良反应,值得广泛推广。
胺碘酮;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心室负荷过高并进一步引起心脏供血不足的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水肿、四肢无力等症状,过劳、情绪激动等均有可能加重病情[1]。心律失常属于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二者合并易导致心源性猝死。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胺碘酮进行药物治疗,对于降低猝死发生率效果显著。及时、有效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于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为研究这一课题,笔者对我院96例患者进行了实验,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9月期间收治的96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实验,所有患者均经 CT、心电图检查确诊,且排除肝肾功能不全、感染性疾病患者。随机将 9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8例。对照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38~66岁,平均(50.2±3.7)岁。病程3~11年,平均(7.3±0.3)年。冠心病23例,扩张型心肌病1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1例。干预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39~65岁,平均(50.3±3.6)岁。病程4~12年,平均(7.5±0.2)年。冠心病25例,扩张型心肌病1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和胺碘酮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性护理,如环境管理、用药指导和健康教育等。干预组患者在前者基础上加以综合性护理干预护理,包括以下内容:密切关注患者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师并进行处理;纠正患者电解质紊乱;注意患者情绪和心理状态变化,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缓解其恐惧、焦虑情绪;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注意少食多餐,以低盐、清淡、易消化类饮食为主;根据患者身体恢复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锻炼活动,注意劳逸结合,培养患者养成良好的习惯,逐渐增强机体免疫力。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处理,组间进行X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和不良反应
干预组总有效率 93.75%(45/48),不良反应发生率 2.0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83%和16.67%(8/4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2.2 满意度
干预组总满意度 95.83%(46/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39/4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指患者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的疾病,尤以老年人为主,且容易诱发多种并发症,心律失常就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2]。胺碘酮是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临床疗效显著,但也会诱发恶心、呕吐、共济失调等不良反应。本实验对96例患者进行了护理观察,结果显示,综合性护理干预组患者的效果明显较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姚宇彤[3]对86例患者进行了研究,其结果与本实验相符合。
综上所述,对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1] 攸美.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观察与临床护理[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4):214-216.
[2] 李素姣,刘现义,万迎杰,等.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治疗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1):104-105.
[3] 姚宇彤.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3):445-447.
R922+.5
A
1672-5018(2017)01-0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