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冷光源蓝光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评估与护理

2017-09-18向光婵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7年1期
关键词:蓝光黄疸胆红素

向光婵

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 贵州遵义 563100

冷光源蓝光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评估与护理

向光婵

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 贵州遵义 563100

目的:分析研究冷光源蓝光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与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本院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共5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个组别,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25例患儿。两组患儿除了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外,观察组的患儿采用常规的蓝光灯治疗方法,对照组的患儿采用冷光源蓝光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儿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其中采用冷光源蓝光灯进行治疗的观察组的血清胆红素浓度下降幅度要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副作用要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冷光源蓝光灯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相比于传统蓝光灯治疗疗效更好,且副作用小,减少相应的护理工作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冷光源蓝光灯;新生儿黄疸;效果评估

黄疸在临床中属于新生儿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新生儿患病率高达 50%以上。黄疸一般多发于早产儿或者足月新生儿,主要是由于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的代谢发生异常,从而导致新生儿的血液中胆红素的浓度异常增高造成的[1]。黄疸对于新生儿的生命健康有着巨大的威胁,致死率较高,同时会造成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对患儿家庭造成巨大的打击和负担。目前对于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主要以光疗效果最好,也是目前临床中的主要治疗手段。冷光源蓝光治疗是传统蓝光灯治疗的新一代治疗方法,在临床中有着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由于产生的热辐射低,因此对于患儿的皮肤损伤小,带来的毒副作用也比较轻。本课题研究主要对冷光源蓝光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与护理进行研究,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主要选取本院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共50例,其中包括男性33例,女性17例,年龄为2-32天,评价年龄为(13±3.2)天,50例患者中包括早产患儿12例,足月患儿37例,过期患儿1例。所有的患儿均经过本院的检查确诊为黄疸,所有患儿的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的患儿采用常规的蓝光灯进行照射治疗,观察组的患儿采用最新的冷光源蓝光治疗灯进行照射治疗。在对患儿进行照射治疗时,均对患儿的敏感部位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主要包括患儿的眼部、会阴部、肛门部,其中眼部用眼罩保护,会阴部与肛门部用黑布遮盖。两组患儿每次治疗间隔为8-10小时,每次治疗时间为12小时以上,治疗8天。

1.2.2 护理方法

治疗前护理:检查冷光源蓝光灯,并且检查患儿病房的温度、空气质量、在治疗箱内布置软布为患儿的治疗进行准备。

治疗时护理:在进行治疗时,需要让患儿的头偏向一侧,并定期进行检查,避免患儿出现口鼻向下造成患儿的窒息;调整患儿的头部与蓝光灯的距离,避免患儿头部过于接近蓝光灯;在进行治疗时定期检查并记录患儿的体温变化情况,间隔时间不要超过两小时;保持治疗箱内的温度与湿度,确保其湿度保持在50%-70%之间;医护人员定期对患儿的体位进行调整,以保证治疗效果。

治疗后护理:在患儿结束治疗后,护理人员应当轻柔地将患儿抱出,依次轻轻去除患儿的眼罩等保护措施,对患儿的皮肤进行检查,看是否有受损或感染现象;对患儿病房以及治疗箱进行消毒处理。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分别记录两组患儿的治疗时间与治疗后患儿的血清胆红素的浓度变化情况,详细的血清胆红素浓度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浓度比较

通过上表可知,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以后,两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的浓度均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的患儿在治疗48小时与治疗96小时后的血清胆红素的下降水平要高于对照组的患儿,治疗效果更好(P<0.05)。同时,通过对治疗中与治疗后的观察,观察组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儿。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在临床中属于一种新生儿常见的病症,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对于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主要以快速降低血清胆红素为主,光疗在临床中应对新生儿黄疸有着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其原理是通过光学仪器,释放治疗波谱,改变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的结构特征,从而使其恢复正常的代谢功能[2]。

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在临床上传统的治疗方法多是采用蓝光灯进行照射治疗,但是在长期的医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采用蓝光灯进行新生儿黄疸治疗有着较为明显的缺陷,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传统的蓝光灯光照强度较低,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光照强度会逐渐降低,从而影响治疗效果;第二,传统的蓝光灯会产生一定的热能,长时间的治疗导致患儿的体温升高,甚至造成患儿脱水;第三,传统的蓝光灯会产生紫外线波谱,长时间照射会导致患儿的皮肤受到损伤[3]。通过本课题对传统蓝光灯与冷光源蓝光灯进行对比研究可知,采用冷光源蓝光灯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治疗不仅治疗效果更加出众,造成的治疗副作用也比较小,非常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1]赵亮.LED冷光源与常规蓝光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对比[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5):101-103.

[2]邵志芳,秦家龙.冷光源结合益生菌及护理干预治疗98例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J].激光杂志,2015,(07):146-148.

[3]周丽英,丁红燕,王卫平.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2,(36):124-126.

R722.17

A

1672-5018(2017)01-150-01

猜你喜欢

蓝光黄疸胆红素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鲁晓岚:黄疸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手术后黄疸的病因诊断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新生儿出现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喂母乳吗?
新生儿黄疸护理观察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