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风偏瘫患者康复训练的中西医护理体会

2017-09-18张利平王兴华

关键词:偏瘫中风康复训练

张利平,王兴华

(巴彦淖尔市医院神经内二科,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

·临床护理·

中风偏瘫患者康复训练的中西医护理体会

张利平,王兴华

(巴彦淖尔市医院神经内二科,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

目的 分析中风偏瘫患者康复训练运用中西医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来我院治疗中风偏瘫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分组原则,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康复训练中加入常规护理,观察组康复训练中加入中西医护理,比对两组患者FMA(运动功能)评分、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CQOLI(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FMA评分、ADL评分、CQOLI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中西医护理应用在中风偏瘫患者康复训练过程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可推广。

中风偏瘫;康复训练;中西医护理;临床疗效

中风偏瘫属于临床常见病症,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很有可能导致患者残疾,且病亡率极高。同时,中风偏瘫患者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口齿不清、行动不便等,针对这一问题,护理人员必须加大对患者康复训练的重视程度,合理应用护理方式,最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因此,本文重点探究中风偏瘫患者康复训练运用中西医护理的效果,数据结果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为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来我院治疗中风偏瘫的80例患者,遵循随机分组基本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观察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60.35±2.67)岁;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49~75岁,平均年龄(61.29±3.23)岁。比对两组患者数据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式

对照组患者康复训练过程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康复训练过程实行中西医护理,具体分为以下几方面:

1.2.1 日常基础护理:中风偏瘫患者常伴有行动不便的问题,通常需卧床休息,易出现疥疮,从而引发皮肤溃烂等严重病变[1],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大对患者基础护理的重视程度,及时帮助患者更换病床用品,防止出现病菌感染。同时,护理人员应特别关注患者个人卫生,为其他中西护理方式的实行奠定良好条件。偏瘫患者受身心两重折磨,常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纾解患者不良情绪,增强患者康复信心。

1.2.2 肢体针对性护理:中风偏瘫患者长时间的卧床会导致病变位置变形,护理人员应加入合理的肢体针对性护理,针对软瘫期患者[2],可加入针灸治疗,增强患者神经末梢的感知功能,通过针灸疏通患者经络,改善患者生活功能,同时在治疗过程中配合康复训练,提升患者肢体功能整体感知力,一天一次或一天两次,在康复过程中应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针对痉挛期患者,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穴位采取科学的病症治疗;针对改善期患者,应树立循序渐进的原则,增强患者康复信心,从而提升康复效果。

1.2.3 饮食干预指导:中医领域中强调“食治胜于药治”、“药补不如食补”的护理理念,因此,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科学饮食[3]。针对气血亏虚患者,须食用补气的食材,如山药、红枣等;针对肝火旺盛、肝阳上亢的患者,应注意饮食的清淡性,饮食应荤素搭配;针对痰多的患者,可多食用冬瓜、萝卜;针对高血脂患者,可适当多食用纤维化食物。同时,中风偏瘫患者的运动量少,易出现便秘的问题,应叮嘱患者多吃瓜果蔬菜。

1.3 评定标准

通过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ADL(日常生活能力),分数越高,说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好;通过FMA(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估患者肢体功能改善情况;分数越高,说明肢体功能改善情况越好;通过GQOLI(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护理后,观察患者ADL评分、FMA评分、GQOL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间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能力、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能力、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对比(±s,分)

组次 n ADL评分 FMA评分 GQOLI评分观察组 40 (72.34±5.42) (68.45±4.62) (198.35±11.78)对照组 40 (55.53±6.56) (51.49±3.19) (153.42±10.92)

3 讨 论

中风偏瘫属于严重的脑血管疾病,患者治愈后依旧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直接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大对患者护理过程的重视程度,合理创新患者护理方案。本文研究结果证明,观察组患者ADL评分、FMA评分、GQOLI评分分别为(72.34±5.42)分、(68.45±4.62)分、(198.35±11.78)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中西医护理方式的效果较为突出。中西医护理方式以中医、西医相融合的方式为基础,西医治标、中医治本[4],在中医领域中,中风偏瘫患者大多因外邪入侵、饮食过度、气火郁结而形成气血亏损,护理人员应科学利用膳食指导等方式,结合患者中风原因,采取针对性康复训练方式,从而增强患者康复信心,提升患者整体康复速度,改善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将中西医护理应用在中风偏瘫患者康复训练过程中,可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功能,还可提升患者整体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1] 张中兰.运用中医综合护理技术对中风偏瘫患者临床疗效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19):1486-1487.

[2] 黄允香.护理人员对中风偏瘫循经指针点按疗法认知调查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9):2619-2622.

[3] 黄允香.中风偏瘫患者家属对朱琏指针点按疗法认知程度的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0):71-73.

[4] 徐昌华.实施个性化护理对中风偏瘫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159-160.

本文编辑:李 豆

R473.5

B

ISSN.2095-6681.2017.20.88.02

猜你喜欢

偏瘫中风康复训练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神奇T恤助力防止中风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