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月若无恨月常圆
——电影《面纱》中的婚姻心理关系解读

2017-09-1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名作欣赏 2017年27期
关键词:荣格面纱原型

⊙崔 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 杨凌 712100]

月若无恨月常圆

——电影《面纱》中的婚姻心理关系解读

⊙崔 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 杨凌 712100]

《面纱》通过讲述费恩和吉蒂之间的婚恋故事,揭开了社会生活中婚姻、爱情的神秘面纱,更让我们透过这层面纱看到了个体在无意识层面的不安、焦虑和怀疑给婚姻带来的动乱现象。只有达到了自我人格的和谐统一才能有效而平和地领悟爱的真谛及收获美满的婚姻。

《面纱》 婚姻关系 无意识

电影《面纱》改编自威廉·萨默赛特·毛姆的小说。影片由费恩和吉蒂之间扭曲的婚姻关系展开叙述。为了惩罚妻子的出轨行为,丈夫费恩将她带到了瘟疫肆虐的中国乡村,两人经历了死亡的威胁和性格的磨合后逐渐领悟到爱与婚姻的真谛。荣格把婚姻作为一种心理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夫妻之间的心理关系受制于无意识在头脑中所占的比例。无意识的领域越广,婚姻的自由选择越少。本文以荣格的原型理论来阐释费恩和吉蒂的婚姻心理关系。

一、面纱下扭曲的婚恋关系

吉蒂渴望有爱情的婚姻,但是最终她妥协于环境(英国殖民时期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时代)和家庭(冷漠、金钱崇拜)的双重影响。“你指望你父亲把你养到什么时候?”“我对吉蒂已经放弃了希望。”母亲略带嘲讽和威胁的话让吉蒂毫不犹豫地嫁给了她完全不了解的费恩,两个人婚姻的恩怨纠缠就此展开。影片中有三个原型掩映在面纱之下:阿尼玛和阿尼姆斯、人格面具、阴影。

第一个层次是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荣格认为,每种性别天生就具有异性的某些特质,但这样的特质是无意识的,因此也会以无意识的方式投射在自己的爱人身上。费恩的“阿尼玛”(情欲、情绪化的性质)被吉蒂激活:抑郁沮丧的情绪、优柔寡断、神经过敏、轻浮感性等。爱情面纱笼罩下的费恩痴迷于吉蒂的美貌,在“轻浮感性”的阿尼玛原型诱导下仓促向吉蒂求婚并埋下了祸患;而吉蒂心中的“阿尼姆斯”(本性理智)使她与费恩的感情“麻木和瘫痪”,为了爱情她与查理有了婚外情。选择婚姻是她为了逃避父母的问责和获取虚荣心的满足,但她的心灵深处却非常清楚:“性格迥异的两人无法长久地相处,何必费心经营无爱的婚姻?”无论是阿尼玛还是阿尼姆斯,都让夫妻俩被来自意识和无意识中的两种完全相反的认知左右着,在爱情的面纱下他们变成了分异的心理因素的俘虏。诚如作者毛姆的看法,“世上本无爱,婚姻是枷锁”。

第二个层次是人格面具原型。如果一个人过分地热衷和沉湎于自己扮演的角色,如果他把自己仅仅认同于自己扮演的角色,他的人格的其他方面就会受到排斥。像这样受人格面具支配的人,就会逐渐与自己的天性相疏远(异化)而生活在一种紧张的状态中,因为在他过分发达的人格面具和极不发达的人格其他部分之间,存在着尖锐的对立和冲突。如果人格面具过分沉重,那么它的发展就必然以牺牲人格结构中其他组成部分的发展为代价,从而对心理健康造成危害,还会产生面具障碍等心理问题。吉蒂是迫于社会、家庭、经济等多重压力,在社会化的“人格面具”下选择和费恩结婚,他们的婚姻在一开始就蒙上了功利的面纱。而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是吉蒂的家庭。在无意识的驱使下,吉蒂一直试图弥补父母生命中无法实现的一切。她的母亲世故吝啬,十七岁的小女儿风光订婚让已经年满二十五岁还没有嫁人的吉蒂成了她的“眼中钉”,她毫不留情地讽刺吉蒂“啃老”。吉蒂在公众视野下的人格面具——“虚荣、骄傲”只能通过与有地位、有钱的男人结婚的方式得到满足,但与此同时,她也在精神上丧失了独立性,即女人只有依附于经济、地位均显赫的男人才有骄傲的资本。而费恩在感情上被吉蒂控制,他对吉蒂的态度是专一的,甚至在吉蒂出轨后仍然坚持维系着无爱的婚姻。“我对你根本没抱幻想。我知道你愚蠢,轻佻,头脑空虚,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的企图,你的理想,你的势利、庸俗,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是个二流货色,然而我爱你!”“我只恨自己,当初竟然如此放任自己爱上你!”由此可以看到,处于被吉蒂控制的费恩始终觉得自己是局外人,他对吉蒂的依赖越强,处于控制地位的吉蒂就会愈加强烈地将这种依恋关系排除在外。“如果一个男人无力博得一个女人的爱,那将是他的错,而不是她的。”“从来都无法得知,人们究竟为什么会爱上另一个人?我猜也许我们心上都有缺口,呼呼往灵魂里灌着寒风,我们急切需要一个正好形状的心来填上它。就算你是像太阳一样完美的正圆形,可是我心里的缺口,或许恰恰是一个歪歪扭扭的锯齿形,你填不了。”吉蒂渴望内心与外在能够协调统一,她将查理视为“懂情、懂爱、懂自己”的男人,他能让自己的生命获得完满。吉蒂对丈夫说:“他要娶我,我和查理是真心相爱的。”

第三个层次是“阴影”原型。荣格认为,阴影有着极其深远的根基,它很可能是一切原型中最强大最危险的一个。它体现着我们的阴暗面,是我们不愿意承认的并将其投射到他人身上的想法、感受及行为。吉蒂的“阴影”让她摒弃道德的底线,陷入与查理的浪漫爱情之中。影片中以查理之口对戏剧人物心理的点评恰恰是吉蒂内心的映射,也是她的阴影原型:“罪责加身,生活无望,她被卖身为奴,流落异乡。她是锁链,代表着不可摆脱的枷锁,永远压在她可怜的灵魂上,所以她哀恸欲绝。她为自己哭泣,她曾经是活泼可爱的少女,却变成了世界上最孤独的女人。最重要的是,她为自己永远不感受爱情,也没有机会付出爱情而哭泣。”为了反抗无爱的婚姻和实现未竟的“少女梦”,吉蒂的阴影被查理激活了。她把查理当成了自己的灵魂伴侣——与查理的偷情也被她认为是灵与肉的结合。吉蒂说:“女人总觉得男人们很爱她们,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我不会骗我自己你是爱我的。”查理说:“我爱你。”吉蒂内心仅剩的犹疑在查理的甜言蜜语下消失了。所以,当丈夫要挟她陪伴自己去湄潭府霍乱疫区时,她认为丈夫妒忌她与查理的感情,没有风度、任性自私,对丈夫的愧疚转化为鄙视和愤怒。而费恩的阴影具有“支配性、征服性”,是孤注一掷的偏执。意识层面的费恩沉闷刻板,深爱妻子却觉得“说比做难得多”。他认为妻子只要结了婚就应该恪守妇道并与他结为肉体和灵魂的伴侣。在两个人相处的过程中,费恩始终表现得极具理性、绅士。当意外得知妻子出轨后,他作为男人的尊严被无情践踏,他的“阴影”呈现出令吉蒂费解和恐惧的一面:以起诉离婚危及查理和吉蒂的声誉作为代价、以陪伴和补偿之名将妻子带到霍乱疫区。这两个选择对吉蒂而言都是极端痛苦的折磨,而对费恩而言既意味着对妻子背叛的愤怒,又带有自虐的倾向,和对自己不明智的感情的懊丧。夫妻二人在那里存活下来的希望渺茫,感情修复的机会也是微乎其微。但是费恩却做了这样绝望的选择:自己不善言谈、沉默拘谨的个性无法在浮华的城市和幽默健谈、世故老道的男人中取胜,那么我就要借助偏远荒僻、疾病肆虐的乡野来折磨、掌控吉蒂。

二、袒露下的情感共生

荣格认为人们并不是单纯地被自己的过去所塑造,我们会同时受到过去和未来的双重影响。人性中有一部分是不断在发展、成长并趋向于平衡和完整的。生活的充实与真谛让费恩和吉蒂有了互相了解、彼此吸引的机会。此时,启迪费恩的不仅是妻子的聪慧解决了他遇到的难题,同时还有对爱与婚姻的理解及对自我无意识领域的深层探索。吉蒂说:“那么我们都是一无是处的人,终于找到了共同点。”这句话既释放了吉蒂内心的低价值感,也让费恩走出自我封闭的世界,开始探究吉蒂的内心。“你以前看不起我,现在不也是吗?”费恩的这句话暗示着自己在婚姻中的自卑情结,同时也是潜隐在内心中对妻子的不信任。他认为妻子的价值观始终表现在浮华、肤浅的层面。“我们会犯错,会让人失望。”“对不起,我不是你期望的完美女人。我从来没有装模作样……我的家教就是这样的……”吉蒂袒露的内心世界和真诚的道歉让费恩感动之余也意识到他们婚姻中的问题,其实也是他自己真实存在的问题:“我们寻找对方缺少的品质,太傻了。”最终,夫妻两人可以在平和的心态下讨论吉蒂与查理出轨的事,这说明,费恩整合了自我内心分裂的状态。修女的话最终启迪了吉蒂:“职责,不过是手脏了要洗干净……当爱和责任合二为一,恩典便与你同在。”“月若无恨月常圆”让世人了悟爱恨:如果没有恨,月亮就会一直是圆的。人生爱恨在所难免,爱恨令人老。费恩弥留之际主动对吉蒂说“对不起”,而吉蒂流着泪说:“没什么需要原谅的。”所以,爱情不是加号“1/2+1/2=1”,即一个残缺的人找到另一半,再变成一个完整的人;爱情也不是乘号“1/2×1/2=1/4”,即要求对方来成全自己,而没有发展出本身的价值、信心与看法,这只会导致窒息的感觉。正确的爱情是每个人都要努力把自己的1/2变成1,而“1×1=1”才是真爱的成果。完美的婚姻是夫妻双方都达到自我身心的和谐状态后的共舞。

[1]荣格.人格的发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

[3]Gerald Corey.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与实践[M].谭晨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

[4]刘小勤.关于《面纱》的意蕴解读[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

编 辑:

赵 斌 E-mail:948746558@qq.com

本文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基本科研业务费思想政治理论研究专项“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2017RWYB23)

作 者:

崔 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荣格面纱原型
武松历史原型卞元亨
“神秘选手”实现项目突破
恰好夏风微甜
Mosuo on the move
包裹的一切
口罩时尚
人人敬爱的圣人成为了 传说人物的原型
撩开“漂亮”证明的面纱
在深色的面纱下她绞着双手
荣格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