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环境设计专业为导向的立体构成教学方法探究
2017-09-16赵琦
赵琦
【摘要】本文从环境设计专业的角度出发,运用 “课题式”教学的方法使立体构成这门设计基础课的课程内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专业划分,将基础学科碎片式的知识点化零为整,通过不同课题的实际操作,实现该课程的多教学目标。
【关键词】立体构成 “课题式 ”教学 环境设计 造型与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2-0228-01
引言
立体构成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对于环境设计、建筑设计等设计三维形态设计方面的专业教学和培训具有“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 [1]。立体构成需要解决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流程中两个基本而又非常重要的问题:其一是通过以手工为主的实物材料加工制作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抽象形式美感,其二是通过非功能性的立体构造设计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设计思维能力。
环境设计专业的“课题式”教学方法
“课题式”教学方法主要是将学科内容模块化,根据不同板块的重要知识点,设计训练课题内容,制定任务书,学生则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任务书要求完成相关设计作品。對于环境设计专业而言,基础课程的知识点往往是碎片式的,所以需要通过筛选、整合、优化等手段,将其分为若干个课题,通过理论结合实训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不同课题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掌握和消化课程知识。
(一)从平面到立体设计思维的过渡阶段——2.5维立体构成课题
2.5维立体构成的训练项目要求学生对前置课程平面构成所绘制的部分平面图形进行筛选,然后根据平面构成的渐变、发射、对比等手法重新组织构图,再通过对纸张的自由切割、折屈、弯屈等不同的处理方式,将二维构图依线痕折出凹凸变化,使之立体化。对于环境设计专业来说,图案抽象化及空间立体化是立体构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对材料的制作过程中经常造成材料的损坏,作品也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对于平面图案线条的提取简化不足以及对平面图形立体化的手法不够熟练。针对此类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加强了学生对于对称均衡、调和对比、节奏韵律等形式美原则的运用,并在此原则的指引下对平面图案进行合理的简化、合并等处理,使其具有立体化的可能性,在通过对只切不折、一切多折、多切多折等半立体构成方法的讲解帮助学生成功完成2.5维立体构成作品。(图1)
(二)具有点、线、面特性材料的认知阶段——仿生立体构成课题
仿生立体构成训练课题主要是通过对某种自然物象的仔细观察,寻找出其形态构成元素的基本分布规律,并将合适的材料经过一定的加工手段,通过归纳特征、变形、夸张等艺术手法加工成具有抽象形式美感的立体构成作品。仿生立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设计参考方向,也保留了较大的创作空间。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两方面的能力,一是学生对自然事物的抽象提取能力,学生在确定素材后绘制素材白描线稿,再通过变形、夸张等处理方法对线稿进行二次创造设计,使学生作品既保留素材特征又融入自己的想象力;二是学生对于材料的感知能力,即学生通过对材料色彩、肌理及物理特性的研究,选出合适的材料制作立体单元,并尝试多种组合方式,最终得到技术与艺术兼备的立体构成作品。(图2)
(三)环境空间组合方法的运用阶段——方盒子的变形设计课题
方盒子变形设计课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尺寸空间内通过切割、变形、粘贴等方法重新定义六面体,研究每个立面与整体空间造型之间的关系。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学生往往只注重主立面的设计,而忽略了空间造型的整体效果,导致空间组合形式过于单一和平面化。因此,在课题的训练过程中应加强学生对于虚实、空间包容、空间邻接及空间穿插等多种空间组合方式的理解和运用。此课题还要求学生使用单一的木板材料制作模型,以突出空间与体块变形之间的关系,用纯粹的体块变化带给学生不一样的空间感受。(图3)
(四)造型结合功能的综合设计阶段——立体构成灯具设计课题
立体灯具设计要求作品既满足立体构成的设计特点又要保证灯具能同时获得开灯和关灯两种状态下的美感,并且主题突出有创意,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主要遇到的设计难点:一是如何摆脱传统灯具造型的影响,设计出构思新颖,造型独特的立体构成灯具?二是如何在保证灯具造型立意的前提下达到灯具的透光要求?针对以上设计难点,最根本的解决方法就是在满足灯具可照明、透光、可固定等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于创作主题及设计立意的重视程度,从设计根源上区别于传统灯具注重实用性的特点,同时学生也可以选择前期的课题作品进行深度设计再加工,这样不仅训练了其方案深化的能力,也可获得较完整的立体构成作品。(图4)
结语
立体构成的学习不仅注重对立体造型的形式美法则、构成要素、材料与工艺等方面的训练,还应通过加强立体构成基础学科的实用性和功能性,更好的帮助学生平稳过渡到后续的专业学科的学习当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参考文献:
[1]方四文、朱琴.立体构成 [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