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017-09-16马廷华
马廷华
摘要:小学语文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阶段,教育质量的好坏决定着语文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是否高涨,影响着学生语文能力的养成。为了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创设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广为利用。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对创设情境教学法的价值和应用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设情境;应用方式;实施策略
小学生的思维、学习、认识能力都不强,在学习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这对于课堂教学的呈现,知识能力的培养都有一定的阻碍。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在创设轻松课堂氛围的基础上,提高教学效率,但现实存在的很多问题导致这一目的无法实现,创设情境教学法有效地改善了这一问题,使小学语文教育充满活力。
一、创设情境教学法的内涵与意义
所谓情境教学就是依托认识与情感的双重作用,将相似的知识相互关联,引起共鸣,对思维习惯进行有意识地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人所熟悉的概念就是围绕课程目标,借助相关的内容,发挥学生想象创设合理的场景。利用场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能够唤醒学生的主题意识,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这一思想意识的培养,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对于所学内容会更加得心应手。此外,情境教学法具有极高的趣味性,这一特点与小学生心智非常契合,更利于学生的学习,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我们常说兴趣是学生情感体验的来源,认识则是提升知识能力的保障。小学生由于认识的局限,对于一些知识并没有获得真正的感受,也无法理解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创设情境教学法针对这一现象,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利用情境法教学的过程是学生缩短与语文学科距离的过程,使学生在主观感受中认知语文的存在。情境法的利用其实就是与学生心灵的对话,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唤醒对知识和自身的有利思考,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二、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应用现状探析
情境教学法作为新兴的教学方法,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为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所应用。尤其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更加凸显它的积极性与高效性。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衍生出许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这一学习方式的应用。
(一)理论认识不清,存在教学偏差
情境教学法对于有些教师来说还很陌生,在新的教学要求下不得不采用这一方式,因而对这一教学方法的认识也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作深入研究,对内涵也没有深刻的认识。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老师一直秉持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但是,在当前的应试教育模式之下,教学的开展却与之前的教学目标相背离,所有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开展也都围绕此目的来进行,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忽视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因此,在应试教育理念和传统教学评价体系的双重影响之下,创设情境教学法也无法落到实处,学生得不到展示自我的机会。
(二)教学创新不足,缺乏教学成效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育形式一味的追求教学进度,强调学生应试能力的提升,课余时间老师都会给学生布置很多习题,题海战术充斥着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像创设情境教学法这样的现代科学教学模式,往往没有应用的空间。在这种教育形式下,学生缺乏对知识的反思和总结的过程,也根本没有时间进行反思总结,课堂之外的时间基本都被繁重的作业任务占据。根据正常的教育规律,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良好的反思和总结会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所学知识,起到溫故知新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学更是如此。通过对课堂知识的反思总结,也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对于后续教学的开展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三)教学改革流于形式,忽视内涵挖掘
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创设情境教学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很多教师不注重教学模式内涵的挖掘,教学创新流于形式,对于教学效果总体提升不明显。大多数的小学语文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未有实质性的改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因为,新一轮课程改革进行的时间较短,而要想使老师和学生接受这些全新的教学形式和教育理念需要一定的时间。其次,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观念的影响已经根深蒂固,要想从观念中移除这种不利的影响,也需要经过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综合以上几点原因,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并未得到实质性的实施,即使实施,也大多流于表面形式,并未真正起到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作用。
三、小学语文开展创设情境教学法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情感引入,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创设情境教学法,首先要注重情感代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一直以提升学生的应试成绩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对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并未给予足够重视,并且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对于小学生的关注程度也明显不足,忽略学生的情感变化,这对正处于成长关键阶段的小学生来讲,并不是值得提倡的教学模式。
(二)充分利用童话,挖掘课本故事内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童话故事内容,也蕴含的很多故事内涵,是开展情境教学法的有效载体。由于童话本身的生动性和故事性,许多童话的故事情节都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演绎,这对于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好童话教学的这一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在教学之前选择一些合适的童话故事,然后将语文教学内容与童话故事的情节进行有机融合并适当的对童话故事进行加工和整理。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采取角色扮演的形式将童话故事表演出来,由于童话故事本身的丰富性和游戏性,小学生会积极的参与其中,如此一来,小学生在表演和观看童话故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就掌握了相应的语文知识,与传统教学形式相比,不仅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通过童话的表演,为语文教学课堂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情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创设情境教学法,可以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实践中,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创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情境教学法的适用灵活度与应用空间,让学生更好的融入现代课堂,提升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代入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