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的内在哲学分析
2017-09-16吴国林程文
吴国林+程文
摘要: 技术自身有其内在的进步性,取决于技术自身的内在逻辑。技术进步具有自主性,是技术实践、技术实体、技术知识相互促进的内在统一。技术人工物是技术的核心标志,也是技术进步的核心标准。技术进步体现在技术人工物的材料、结构及功能的改进上。从技术自身来看,技术进步是指能够生产出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更为有效的物品。
关键词: 技术进步;技术构成;自主性
中图分类号: B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055X(2017)03-0026-11
Doi:1019366/jcnki1009-055X201703010
技术進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然而并没有得到清晰的分析。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众所周知,技术有“双刃剑”之争,这种争论就意味着技术导致的技术进步是在于人、在于社会的伦理和价值的规约,而不是技术自身就是进步的。在我们看来,虽然技术的外在因素(如人的观念、社会和文化的价值、伦理观念等)对技术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但更重要的是,技术自身就是指向进步,正是技术自身的进步才是导致社会进步的直接因素。为此,本文仅从技术的内部,而不是从外部对技术进步展开哲学分析。
一、技术进步有其内在视域
对技术进步进行内在的哲学分析,我们需要考察一下进步的概念。
英文的“进步”一词(progress)来自于拉丁文progressu。据古典学家布克特(Walter Burkert)的考证,西塞罗首先使用progressu。progressu有两个相关的希腊词源,一个是epdoseis,另一个是prokope。它们大体表示个人能力的长进。[1] 可见,这里隐含了“进步”的基本涵义:长进。
实际上,进步(progress)这一观念的形成是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过程的。英国学者伯瑞在《进步的观念》一书中以详实的史料考证了进步观念的形成过程。伯瑞认为,进步观念最早萌芽于16世纪,然而直至文艺复兴后期,由法国哲学家伯丁从知识的角度辨识出过去时代里的整体上的进步,以及英国哲学家培根解释了各种进步观念之后,进步观念才得以正式诞生。在此后的三百多年间,进步观念在各个时代时隐时没,并应对了退步论和历史循环论的挑战。直至17世纪末和18世纪上半叶,随着理性主义进入社会领域,知识进步观才逐渐拓展为人类普遍进步观。到了十九世纪,进步观念由达尔文和斯宾塞的进化论思想得以在社会大众中获得认同。
在思想文化史上,进步观念主要是用来指人类处境的改善,即社会进步。它是指人们能够通过发展经济,运用科学技术使生活品质变得更好,是基于人类对自身理智的信任,相信人类通过理智的指引和自身的努力能够创造一个更加光明美好的未来。正如希腊哲学家芬尼斯说的,上帝并没有在一开始就向人类揭示所有的事情,但是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探究来发现什么是更好的。The ideal of progress: A Theoretical and Concise Goal-Structure Model. Current Research in Psychology, 7(1): 12.15, p. 13. DOI:10.3844/Ccrpsp.2016.12.15.https://en.wikipedia.org/wiki/Idea_of_progress. 现如今,社会的进步总是与人类的自由、政治的民主及经济社会的现代化相联系。
虽然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人们从两次世界大战中看到了现代技术能够给人类带来可怕的消极影响,使得进步思想招致了很多的批评,但是不可否认,它仍然是目前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重要思想。同时,对社会进步观念存在的疑虑并不影响“进步”这一概念的一般涵义的形成。
国内对进步观念的哲学研究并不太多,相对比较深入的有复旦大学的汪堂家教授。汪堂家认为,“进步”是人为自己和自己的生活世界所确立的价值标准,传统的进步观念是以线性的时间观为基础,意味着“已经、正在并将继续朝有利的方向前进”。[1] 也就是说,进步既体现为结果,也体现为过程,既是一种事实存在,也是一种价值选择。简而言之,进步意味着现在比过去好或者未来比现在好。“好”总是与规范有关。凡是符合规范的,就是进步的,也就是好的。哲学上“好”的观念意味着事物在自然界秩序中的三个特质:存在、目的和道德。[2]
技术同进步观有着天然的、密切的联系。技术在人的视域和人的世界中存在,被人所理解,为人所创造,凝结着人的目的性,并包含有人的意志和价值选择。比尔德认为,“与进步的观念密切相关,也与对过去二百年中所发生的一切和世界正在发生的一切进行阐释密切相关的所有观念,其中最具相关性的莫过于技术”。[3]9 这是因为,虽然社会进步的根据是人,但是,人是通过技术这一实践手段来实现社会进步的。技术中不仅蕴含着关于自然的哲学和一种方法,也因其内在的属性而不容置疑地巩固了进步的观念。
技术自身有其内在的进步性。虽然技术是人创造的,但是,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和技术规律来创造技术。许多的技术哲学家注意到了这一点,认为技术具有自我增长的特性。哲学家们将技术具有的进步性比拟为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现象,认为技术进步是一个自我生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并不像是参与者,而更像是选择性的环境那样发挥作用”,[4]49把人的作用看作是相对技术来说的外在因素。埃吕尔是对技术自主性进行分析的最具代表性的哲学家,认为“所有与技术相关的事物都有一种自动增长(即不是出于计划、期望和选择的增长)的现象”。[5]87“技术‘实体——它有其自身的本质、独特的存在方式,以及一个不受我们的决定力量控制的生命。”[5]93不少学者从生物进化的角度讨论技术的自主性问题时,甚至认为技术处于一种“失控”的疯狂增长的状态,人类对技术的增长无能为力。虽然我们也许无需如此悲观,然而,技术进步有其自主性却是不争的事实。endprint
技术进步的自主性,意味着技术进步的主导力量是技术的内在逻辑。技术进步运动的方向是固有的,由每一阶段具有的技术结构和本性所决定,复杂的、独立的技术系统是由技术本身形成的,而不是由社会形成的。任何新技术的产生必须是产生新技术的基础已然存在,当一项特定技术出现时,它几乎总是必然地遵循着某些其他技术的指引, 总是建立在已有的技术基础之上的对已有技术的推进。“当一个新的技术形式出现时,它会使许多其他技术成为可能,并成为其产生所需要的条件。”[5]87比如发动机的出现为飞机、汽车、潜艇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此外,一项技术的出现也常常对某些其他技术的产生提出了要求。每一个技术问题在被解决的同时,总会造成或产生出一些新的问题,不断产生的新问题的解决使得技术持续的扩展,并使相关的技术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技术系统。比如,飞机的出现,对建造机场、铺设飞机跑道、维修以及驾驶飞机等技术提出了要求,同时这些设施和服务与飞机技术形成一种相互依赖和促进的关系。技术进步的自主性主要表现在技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自在性与自我扩展,以至于有哲学家认为,任何掌握了足够多的最新技术的人都能做出有效的发现,此发现合理地遵循它之前一些发现的指引,并且合乎逻辑地预示接下来将是什么。[6]
技术进步的自主性并非指技术进步与社会生活其他方面不具有相关性,而是指技术是决定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技术自身各要素之间有其互相促进的内在逻辑。
二、技术自身的构成分析
对技术进步进行内在的哲学分析,必须建立在对技术自身要素及其结构的分析的基础上。
从古希腊到现代,技术概念从原来的技能、技巧涵义,扩展到工具、机器、自动装置、制作、制造、操作和技术知识。在诸多对技术概念的定义中,现今较有代表性的定义认为技术(technology)是“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依靠自然规律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来创造、控制、应用和改进人工自然系统的手段和方法”[7]。这一定义中包含了技术的主要因素:人类的社会需要,自然规律,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对人工自然的创造、控制、应用和改进。人类的社会需要是技术由以产生的外在原因;自然规律,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对人工自然的创造、控制、应用和改进却是技术得以实现的内在因素。技术的要素关乎对技术本质的理解。在哲学家们对技术系统的要素进行的分析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陈昌曙教授和国外著名哲学家米切姆(C.Mitcham)教授的分析。陈昌曙教授认为技术包括三类要素:工具、机器、设备等物质实体要素,知识、经验、技能等智能要素和表征物质实体要素和智能要素的结合方式和运作状态的工艺要素。[8]78-82米切姆教授从功能的角度提出技术由以下四类要素互动整合而成:(1)作为实体的技术,包括装置、工具、机器、人工制品等要素;(2)作为活动的技术,包括制作、发明、设计、制造、操作、維护、使用等要素;(3)作为知识的技术,包括技艺、规则、技术理论等要素;(4)作为意志的技术,包括意愿、倾向、动机、欲望、意向和选择等要素。[9]212-213
陈昌曙教授提出技术的主要因素应包括工艺性要素,用工艺性要素表征实体性要素和智能性要素的结合方式和运作状态。这也就是说,工艺性要素是包括在经验性要素、知识性要素与实体性要素的相互作用之中的。既然如此,在一定意义上讲,我们可以把工艺定义为技术的一种特定表现或特定的实践行为。因此,笔者认为,工艺性要素并不能作为技术的要素。米切姆教授对技术要素的分析的独特之处在于提出技术的要素应包含意志。意志性技术是指:作为技术需要、作为技术动机或行动和对技术的同意。米切姆教授认为“技术已经与不同种类的意愿、动力、动机、渴望、意图和抉择相联系[9]340”。意向性无疑在技术中发生了重要的作用,它左右着人们在技术过程中的每一步选择,但是当我们仔细考察意向性,就会发现意向性因素在技术中具有特殊性,即它仅显在地存在于技术人工物的设计与制造过程中,一旦技术人工物的设计和制造过程完成之后,意向性因素便反映在技术系统的各要素所形成的结构或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中,其自身不复存在。实际上,技术过程中表现为意向性的选择往往是建立在人们对科学规律和技术原理的掌握之上的,反映了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技术选择,可以作为意志知识归结为技术知识的一部分。
从技术的内在来看,技术要素包括经验性要素、实体性要素和知识性要素。其中,经验形态的技术要素,主要是经验、技能这些主观性的技术要素;实体形态的技术要素,主要以生产工具为主要标志的客观性技术要素;知识形态的技术要素,主要是以技术知识为象征的主体化技术要素。[10]但以上关于技术要素的分类主要是从技术这一系统本身的存在论意义角度审视的。其不足在于,它没有从过程角度来审视技术自身。因为技术不仅仅是一个静态的系统,其本身更是存在于过程之中,在过程中显示出技术的特质。技术的系统与过程是统一的。为此,从过程角度考查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从技术的过程来看,技术有一个从设计、制造到制成品的过程。设计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预期目标,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计划等等,人首先要在思维中创造出行动的最终结果,这表现为他的创造物的形象,表现为目标和计划等”[11]13。设计通常始于人头脑中的一个创意,这一创意在不断地修改、检验和改变中形成人关于技术的构想,通常表现为对人工物依照心中的想象进行构图。设计和发明常常是交织在一起的同一过程。发明通常也是源于发明者的想象力,可能是通过试错来开发一个新创造,也可能是建立在对已有技术基础上的新设想。发明者通常会通过收集信息、进行试验、绘制草图、精心思考来进行,建立在设计的基础之上,结合物质的因素不断调整设计,将构想的人工物变成可能实现的存在。在技术的产生和进步的每一步中,意志知识作为理性的基因,作为“最适合(fittest)”“正确(right)”与“最好(best)”的选择意向,结合自然规律、技术原理和技术规律,在技术的设计、制作和制成品中体现,并使技术人工物达到尽可能完善的状态。endprint
制作是将设计发明结合物质条件(原材料、工具、机器),将构想的人工物通过人的活动以及生产工具变成成品。在这个过程中,涉及运用适当的材料、运用制作的经验和技能,遵循相关的自然规律、技术原理和技术规则。其中,制作和使用技术人工物都是技术活动;技术规则、技术规律和技术原理是技术知识最核心的内容,是关于如何通过设计、操作和制造得到技术人工物的知识。可见,技术的过程涉及技术实践活动、技术人工物和技术知识的运用,其实质是技术知识与技术实践相互作用通过工具、机器、设备一起将技术材料制作成技术人工物。
技术人工物作为制成品是技术的一种实体存在,是技术得以实现的最终形式。一个技术人工物是由结构、功能与要素三者的统一决定的。[12]技术人工物反映各要素之间形成的关系,而稳定的关系就成为结构,它们共同实现技术人工物的功能。同时技术人工物又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因而,从技术的内在构成来看,技术人工物形成可以用要素、结构、功能、意向和环境进行完整的描述的技术人工物系统模型。[13]36见图1所示。图1技术人工物的系统模型
从技术人工物系统模型来看,技术人工物的要素、结构和功能都是实在的,这里的要素实在与结构实在是受到功能实在制约的实在。技术必须是有功能的,因为技术人工物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功能,它能够完成人所交给的任务——实现功能。没有功能的技术,是不能称为技术的。人们发明技术是为了获得功能。“技术如果不发挥其特有的功能,就不具有技术的本质,就不成其为真实的技术。”[14]42
三、技术进步的内在表现
从技术自身构成来看,技术进步体现了的各要素之间相互促进的内在逻辑。
在技术活动中,无论是发明、设计、制作等技术行为,还是生产、操作、维修等技术工序,都是在技术知识的指导下以人工物为对象的活动。在技术实践的过程中,技术总是追求更有效的结合和组合方式,更有效地运作秩序,以达到对人工物更好的制作和使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会在人们对操作方式進行选择和运用中逐渐得到改进。比如无论是弹钢琴还是驾驶汽车,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总是能做得越来越好。在技术实践获得进步的过程中,人们会在技术的实践中获得新的经验和认识,其中有一部分会转化为技术知识,促进技术知识的增长。
技术本身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制造出更好的技术人工物。技术总是会对人工物的性能有所要求和期待,技术知识的更新和技术实践的进步往往为人们创新或改进技术人工物提供设想,并为设想的实现提供必要的条件。其结果要么是原有人工物得到改进,要么是制作出新的技术人工物。同时,技术人工物的进步能够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拓展新的空间,并为获得新的经验和认识提供可能。
技术知识在现代技术中承担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没有相应的技术知识,现代技术不可能实现。新的技术知识的掌握,往往带来跨越式的技术进步。一方面,技术原理的发现常常会带来基于原理性的技术发明,例如美国的约瑟夫逊博士在1962年提出的“约瑟夫逊效应”,即用电磁场控制在极低温度下产生的超传导现象,就是一种技术原理的发现。根据这个原理制作的“约瑟夫逊元件”,可以使它保持通常状态或处于超导状态,从而起到像晶体管一样的作用。像约瑟夫逊效应及元件这样的技术发现和发明对技术进步具有放大效应,会引发出该领域乃至其他领域的技术变革。另一方面,技术知识扩展了原有的知识领域,能解决原来科学知识所不能回答的新问题,比如:认知技术提升了人的认知能力,如延展认知;量子算法可以解决原来的经典计算的复杂性,等等。[15]307-324由上述可知,技术进步是实践性技术、实体性技术和知识性技术相互促进的内在统一。
技术人工物是技术进步的集中体现。科学的进步由更好的理论(知识的增长)证明,技术的进步由更好的人工物或更好的人工物制作过程(效益或效率的提高)证明。[9]309技术人工物是技术的核心标志,对于技术自身来说,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制作出更好的技术人工物。
除了基于新的技术原理创造出全新的技术人工物之外,由于技术拓展实践空间和追求效率的本质属性,已有的技术永远不会停留在某一固定的水平上,而是会不断变化发展。因而技术人工物总是要发生变化的。但是对同一系列的技术人工物,相对来说保持稳定的是它的核心要素、核心结构与专有功能的协调统一。围绕核心要素、核心结构和专有功能,技术人工物的要素、结构和功能不断改进和完善,技术系统内任何要素(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的长足发展,都可以使整个技术提高到新的水平,即技术进步。核心要素、核心结构与专有功能的统一决定技术进步水平的高低。
首先是技术人工物材料的改进。要素与结构构成了技术人工物的物质基础,而功能是由之形成的高阶对象。功能的变化总是与要素和结构的变化相对应。由于要素总是由合适的材料以一定的结构显现出来,因而原有材料性能的开发以及新材料的出现,都会有助于技术人工物功能的提升。例如航天器上普遍使用的泡沫陶瓷,是把炭系、硅系和硼系的一些耐高温陶瓷做成疏松多孔的泡沫结构,通过材料本身的耐高温性能和结构上的隔热功能,使得里面的温度高达上千度时,外面还处于室温状态。除了泡沫陶瓷之外,航天器中用的隔热材料通常还与涂料搭配使用,在最大轻量化的情况下,最大满足隔热效果和机械、力学强度。
技术人工物结构的改进也是技术进步的体现。技术的要素、结构、功能是具有层次性、复杂性的。根据人工系统理论,技术人工物系统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每一层次都有要素和要素形成的结构,每一要素又可分为各子要素及其形成的结构,并具有一定的子功能,据此一直分到不能再分的技术原子,技术原子是原子结构与原子功能的统一,原子结构等值于原子功能。[13]相应地,在最优化理论指导下,总是采用实现技术人工物的最合理结构,最合理结构的层级越多、组合的方式越多,则越复杂,因而也越进步。比如神州十一号宇宙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站对接技术,科学家尽可能采用最优化的设计,仍然涉及多种多样复杂的层级和结构,运用的技术知识、采取的技术活动也是前所未有的复杂和多样。而对已实现的技术人工物来说,在其核心功能得以维持或改进的情况下,最合理的结构的层级越少、组合的方式越精简,则越进步。比如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由1500个继电器、18800个电子管构成,占地170m2,重量达到30多吨,只能完成每秒5000次加法运算,400次乘法运算。而现在集成电路计算机由一个集成芯片和相对十分简单的结构构成,并实现了互联网、云计算。这种情况下,结构的层级的减少往往与新的技术知识的突破和运用相联系。endprint
技术人工物的功能是技术要素和结构构成的高阶。要素和结构的改进最终会体现为技术人工物更良好的性能。某一系列技术的进步重要的表现通常是技术人工物的专有功能扩大,或者形成新的专有功能,但原有的专有功能将被包括其中。比如,计算机除了原来的运算功能之外,还增加了视频播放,数据处理、记忆和存储,键盘和鼠标等功能。此外,还可以接入一些外围设备,如打印机、扫描仪和复印机等,使计算机增加多种其他的功能。另外也可以是形成新的系列技术人工物,开发出不一样的新功能。比如,有了普通的铁路运输技术之后,人们又开发出了完备的高铁技术。
技术进步也可能表现为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环境也会影响技术功能的实现。比如,一台数码相机在日常环境中,其电池和有关操作都是正常的。但是,当我们携带这台数码相机到零下30摄氏度的野外,电量很快就耗尽,快门等也无法正常使用。因此,技术的进步表现为对环境的更好适应,抗震、抗压、抗折、耐热、耐寒、生态……等等。
技术人工物的要素、结构、功能与环境协调统一之间具有复杂的逻辑关系。先进的技术人工物,通常是在最优化的技术知识指导下,基于丰富的经验和技能,进行发明、设计、制作的要素、结构、功能的完美统一。
总之,技术进步首先体现在技术自身的进步,然后才有技术的外在进步,即技术对科学、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技术进步并不是仅仅指生产“更好的”“更合乎人类需要”的物品,而是指它能够生产出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更为有效的物品,而且该物品更加符合人性。
参考文献:
[1]汪堂家.对“进步”概念的哲学重审——兼评建构主义的“进步”观念[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03-113.
[2]ALEX T. Social Philosophy:Foundations of Values Education[M]. Manila: REX Book Store,Inc.,2005.
[3][英]约翰.伯瑞.进步的观念[M].范祥涛,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4][美]L.温纳.自主性技术[M].杨海燕,译.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5]ELULL J. The Technological Society[M].trans. John Wilkinson.New York: Alfred A. Knopf Inc, 1964.
[6]狄仁昆,曹觀法.雅克·埃吕尔的技术哲学[J].国外社会科学,2002(4):16-21.
[7]于光远.自然辨证法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8]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9][美]C.米切姆.通过技术思考[M].陈凡,朱春燕,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
[10]吴国林.论技术本身的要素、复杂性与本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91-96.
[11][德]F.拉普.技术科学的思维结构[C].刘武,吴明泰,吕强,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
[12]叶路扬,吴国林.技术人工物的自然类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
[13]吴国林.论分析技术哲学的可能进路[J].中国社会科学,2016(10):29-51.
[14]肖峰.哲学视域中的技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5]吴国林,孙显曜.物理学哲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