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祁连山北坡森林资源变化及生态影响的研究

2017-09-16陈晓琴白迪

中国绿色画报 2017年9期

陈晓琴++白迪

【摘要】:祁连山北坡森林资源作为祁连山整体森林资源中的重要部分,对祁连山本身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祁连山北坡森林资源出现变化,对其整体的生态环境有非常大的影响,在当前的发展环境下,为了提升其整体的生态水平,对祁连山北坡森林资源变化以及生态影响进行研究,深入分析其不断发展变化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北坡森林资源变化重要性进行研究,从而使整个祁连山北坡的森林资源向良好方向上发展,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化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关键词】:祁连山北坡;森林资源变化;生态影响;可持续化发展

祁连山生态资源中,北坡森林资源的良好发展是其保证生态平衡的重要部分,在其生态发展过程中,森林资源本身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祁连山的水土和物种等都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在当前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引导下,通过研究祁连山北坡森林资源变化以及生态影响,能够为祁连山本身实现生态平衡和良好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

1.祁连山被北坡森林资源和整体的生态系统

祁连山森林资源对其区域生态平衡和物种保护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有效提升祁连山整体的生态水平,必须对其森林生态变化进行有效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且参考相关的历史典籍,对其森林资源变化和生态影响进行研究。

1.1史前祁连山北坡森林资源

根据相关的地质勘探和一些检测,祁连山北坡在距今十万年前,也就是史前发展阶段,其森林资源中很多都是叶林、灌木丛和天然草甸等植被覆盖,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自然环境出现了一定的变化,由于较湿润性的季风性气候逐渐降低,导致祁连山北坡的整体湿度下降,森林资源受到气候的影响,整体的森林群落开始出现向南偏移的情况,就此,祁连山整体的森林资源出现萎缩,森林面积逐渐减少[1]。有关学者对相关的历史典籍进行查阅,发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祁连山北坡至河西走廊的整体气候呈现出多雨,但是整体的温度非常低,森林资源非常丰沛,并且由于人口较少,所以并未遭到人为的破坏,从其整体上来说,非常适合畜牧业发展[2]。并且,由于历史上少数民族主要以畜牧狩猎为生,所以,历史上的祁连山北坡森林资源非常丰沛,可以称之为沃野千里,森林面积非常大,胡杨林、沙枣林遍布绿洲之上,同时也是由于其身森林资源丰沛,祁连山北坡的生态环境非常良好。

1.2从汉代到建国初期祁连山北坡的森林资源变化

汉朝,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发展较好的朝代,在经过不断的战乱后,汉朝在河西走廊区域设置郡县,并派兵驻守边界,人类的生产活动对祁连山北坡的生态环境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不断提升,祁连山北坡的森林资源在人为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开始出现变化。在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由于大力发展畜牧业,致使草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并且由于人为垦荒种植等活动,祁连山北坡的森林资源总体占有面积也出现了一定的程度的下降[3]。到明清时期,人口的增加和各种农业生产力的提升,祁连山北坡的森林资源和草甸遭到了进一步的破坏,物种减少,森林占有面积降低,草甸由于畜牧业的发展,出现了荒芜等现象,一系列的变化对祁连山整体生态环境有非常不利的影响,整体生态环境变得较为脆弱。到了民国时期,由于政治体制不稳定,并且政权交替、外来列强在中国发展等原因,祁连山北坡的森林资源遭到了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破坏,其破坏程度直接导致了祁连山生态系统出现严重的问题,整体森林面积出现急剧下降,森林资源出现严重的流失,由于植被整体的覆盖率出现严重下降,导致森林中的物种出现死亡,物种多样性无法保证,土地沙化现象也逐渐呈现出来。

1.3建国后祁连山北坡的森林资源现状

建国初期,我国各项事业都在不断的建设过程中,百废待兴之际,由于教育水平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等的认识并不足,许多人本身并没有较为科学化的生态价值观念,并且在祁连山森林资源开发上的政策并未做到科学性和长远性,在经过大力的垦荒和发展畜牧业之后,祁连山森林资源再一次遭到了破坏,森林资源出现了严重的下降。在不断发展中,我国经过了改革开放,并且在各项事业逐渐步入正轨,在进入九十年代后,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逐渐认识到了生态环境以及生态稳定的重要性,政府针对祁连山生态问题果断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有效实现了我国森林资源的发展,并且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开展荒山造林以及封山育林等活动,为有效解决祁连山生态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支持,直至发展至今,祁连山被迫森林资源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自然保护区,并且作为旅游胜地,本身的发展情况非常良好。

2.祁连山北坡森林资源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祁连山总体的森林面积减少,长此以往,森林质量就会出现非常严重的下降,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祁连山北坡地区由于人口增加,人类生产和生活需要,导致其森林资源锐减,祁连山整體的生态系统出现失衡。但是在不断的发展中,经过了一系列的措施,森林和植被的覆盖面积已经实现了有效的提升,但是在其养护和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2.1森林火灾隐患非常大

森林的在不断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森林的整体覆盖水平实现了有效的提升[4]。但是在建设过程中,其本身的建设密度较大,并且种植的多为可燃性较大的青海云杉,以及柏树等林木种类,其本身的可燃性非常大,一旦出现火灾,树木之间的建设密度较大,树木之间的距离非常短,会一定程度上致使火灾蔓延的较为迅速。另外,林木之间的距离较小,林木在生长过程中会相互抢夺阳光等养分,林木的竞争非常激烈,林木出现死亡的几率将会不断提升,森林火灾隐患非常大,对祁连山北坡的森林资源发展有非常严重的影响。森林火灾问题严重,对其生态环境的影响也非常大。

2.2生物多样性出现严重下降

针对祁连山北坡的森林资源问题,政府也在不断的进行有效的建设,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其本身的建设结构不合理,导致其生物多样性出现严重的下降,生物多样性的下降,对祁连山的生态平衡也有一定程度的消极性影响[5]。据相关信息研究,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现有的林地结构中,大部分的林地整体性结构较为完整,但是其中有大约20%的林地,其结构过于单一化,森林中的动物和植物的种类非常少,生物多样性不高,对其生态平衡有一定的影响。endprint

3.祁连山北坡森林资源整体生态水平的提升措施

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政府针对祁连山的整体生态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促進其生态水平实现有效的提升,从而有效促进其生态水平实现了有效的提升,森林资源和植被覆盖率的总体面积也不断增加,但是在其建设过程中针对森林火险等级高以及森林生长过程中病虫害增加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首先针对林木生长问题,森林生长过程中,植株不宜过于紧密,并且在种植过程中,应该把天然林木与湿度相对较大的林木穿插种植,同时对林区的卫生状况进行严格化的检查和监督。从而有效保证其实现健康发展[6]。第二,针对病虫问题,主要是森林结构过于单一所引起的,需要经过科学化的分析和研究,提升森林物种多样性的水平从而能够有效促进其实现发展。另外,在自然保护区中,应该通过各方面的措施鼓励其主动进行创新,自主提升对森林养护的水平。

结语

祁连北坡的森林资源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在数千年的发展中,祁连山本身的自然环境对其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在近代发展中,由于人类活动较为频繁,以及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对当前的生态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在近代发展中我国人民和政府逐渐意识到了生态问题的严重性,并对其采取了有效的措施,通过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措施提升了祁连山的整体森林覆盖率,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对其进行科学化的研究,为祁连山的生态平衡和实现可持续化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汪有奎,杨全生,郭生祥.祁连山北坡森林资源变化及生态影响[A].国家林业局、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国林学会.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8野生动物、湿地与自然保护区论文集[C].国家林业局、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国林学会:,2009:4.

[2]汪有奎,杨全生,郭生祥,李进军,王零,袁虹.祁连山北坡森林资源变迁[J].干旱区地理,2014,05:966-979.

[3]汪有奎,贾文雄,刘潮海,陈文,赵成章,王启尤,汪杰.祁连山北坡的生态环境变化[J].林业科学,2012,04:21-26.

[4]石福习.祁连山北坡自然恢复林地物种多样性及关联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

[5]牛赟,刘贤德,杨逍虎,李威,张虎.祁连山北坡与坡前走廊降水和气温变化差异对比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6,09:89-95+103.

[6]王零.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足迹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1.

作者简介:陈晓琴(1985.02-),女,汉,甘肃天祝人,大学专科,林业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祁连山生态资源保护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