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符号简析

2017-09-16

山西建筑 2017年23期
关键词:索绪尔能指所指

王 琦 琪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装饰与装潢·

江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符号简析

王 琦 琪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在简述了城市现状问题及江南地区传统民居概况的基础上,结合部分索绪尔符号学的重要理论原理,以苏州的吴一鹏故居为例,对其建筑装饰部分中的雕刻艺术进行了符号学的解析,以此加深对传统建筑装饰文化的理解。

传统民居,索绪尔符号学,能指与所指,装饰

1 研究背景

1.1 现象与问题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房地产业空前繁荣,这在促进建筑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埋藏了隐患。参差不齐的建筑形式与风格混乱堆积,使建筑失去了原有的特征,导致城市整体的协调发展受到影响。其中有两个明显的问题:1)文化趋同现象严重,城市传统文化环境遭到破坏,地域特色丧失。2)在当代城市建筑的设计上存在传统元素滥用现象。笔者认为出现以上问题的部分原因是因为人们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理解与把握尚且不足。为了更加全面了解传统建筑文化,就理论层面上而言,倘若仅从建筑学的研究角度上思考则很难得出较为理想的结论,研究成果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可以借助其他学科的理论成果来拓展研究思路,借鉴其研究方法,以便获取更为成熟的结论。

1.2 江南传统民居简述

江南地区人杰地灵,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秀气的地理面貌与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其民居建筑在风格上的独树一帜。江南传统民居建筑作为江南地区传统建筑类型之一,有着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因江南传统民居的价值部分体现在其建筑构建的装饰特点上,且可以说装饰是一个地区传统建筑文化和城市历史演变的直接映射。故研究建筑装饰对于进一步了解江南地区传统建筑文化特征,把握文化精髓有重要意义。

江南地区在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过程当中也显现出了上节里提到的问题,因此文章试图借助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将建筑看作是一种符号体系,并尝试运用符号学术语来解释传统建筑里的装饰艺术。

2 索绪尔符号学理论

瑞士的语言学家F·索绪尔是现代符号学的创始人。他是提出把对符号的研究当作是一门新学科这一观点的第一人。他在对现代语言学产生深远影响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中预言,将有一门专门研究“符号系统”的学科出现,并为其做了初始的理论准备[1]。

1)符号的能指与所指。在符号学里,能指与所指是一对最基本的术语。索绪尔在他的符号体系里指出符号包括能指和所指两个部分。索绪尔认为能指是“声音—形象”,所指是“概念”。在索绪尔看来,两者都不是客观的物理实体。能指“是声音留下的印迹,是声音给我们的印象”,而所指是社会性的“集体概念”[2]。

2)索绪尔符号体系与建筑。建筑作为时代变化的见证物,它身上承载了无数岁月的印记,如果将建筑的表皮、组合规律、构件比作符号,将建筑的整体呈现看作是一种表达语言,那就存在一门建筑语言系统,它可以被看作是由多种符号组成的系统。建筑因时代和地域而有所不同,其构成和表现也就不同,因此可以说建筑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这也就是索绪尔所讲的符号体系。因此,索绪尔符号论的引入对探讨建筑设计是有意义的。

在建筑系统里,可以借用“能指”与“所指”这一对术语来表示建筑里的符号,并且可以赋予其新的解释。索绪尔根据语言学对“能指”和“所指”的定义,他认为“能指”和“所指”均不是客观存在的物理实体。但在建筑里,建筑的表皮、空间类型、结构都可视为“能指”,即建筑里的能指可以是客观的物理实体。其通过这些物理实体所传达的精神思想、文化内涵、居住者的美好愿景甚至是设计师与建造者的艺术灵感则是建筑符号的“所指”。

任何一座建筑除了砖瓦木石,更重要的意义是蕴涵着人们的思想、情感。其建筑式样、装饰和艺术上的独到之处,使每一座建筑除了作为一种工程技术的组合体外,更包含着技术、艺术与意识的完美融合[3]。因此在建筑研究中要把握好建筑符号中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在了解砖瓦木石等其本身属性以及建造原则的基础上去理解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刻的思想与情感。

3 吴一鹏故居的符号学解析

3.1 故居简述

吴一鹏(苏州山塘街人(1460—1542)。明朝弘治六年,吴一鹏考中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后来做了正德皇帝的老师。嘉靖年间官至礼部尚书)故居是典型的江南民居,又叫玉涵堂。故居历史悠久,是苏州最大的古建筑群。2011年12月,玉涵堂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房屋现分四路五进,除主厅玉涵堂为明代遗构,其余都是清代及民国年间的建筑。因其建筑年代历史悠久,加之该建筑群落极具鲜明的江南地域特色,因此对其进行理论研究是有意义的。装饰作为传统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反映出一个城市建筑历史演变和文化特征[4]。本文便是针对故居内尚保存完好且独具特色的建筑装饰特征进行符号学的解析。常见的建筑装饰有雕刻、彩画、灰塑、立匾等几种主要艺术类型[5]。笔者通过对故居进行实地考察,认为在故居内最有特色的装饰形式是雕刻艺术。

3.2 砖雕饰

全宅有砖雕门楼共五座,外形均呈传统“T”字形门样(如图1所示)。门楣、横枋作为主要的装饰部位,其雕刻装饰十分讲究,多将图案直接刻于砖上。门楼上主要采用的是画幅式的砖雕,呈一组两幅式对称分布于横枋左右,中间雕刻有文字。门楣端部亦有对称雕刻的“云头”。传统建筑的“云头”装饰往往变化丰富,主要形式有:灵芝式、回纹式、云回式、花锦式[5]。通过调研,笔者认为故居内的云头样式主要是“云回式”(如图2所示)。云是存在于世界的物理实体,人们将抽象后的“云”的造型作为一种装饰图案,并人为赋予它吉祥之意。故按照上个章节里对符号的释义,“云”即符号的能指,它所代表的吉祥之意则是符号的所指。以此类推,可以说这些被赋予了美好寓意的雕刻图案均可视为一种装饰性的符号,其能指便是带有人物情景的民间故事题材的砖雕图案造型(如图3所示)以及各种植物或几何装饰纹样的砖雕造型。这种装饰性的符号的所指为“显示住宅主人贫富贵贱和生活理念”和借物表达吉祥寓意以便获得心理上的安慰。

3.3 木雕门窗饰

经调研,故居窗的形式主要为整面墙多扇连体的木窗户和由3扇组成的单个窗洞的窗户(建筑的外墙立面为主)。住宅1层为雕版长木隔窗,木框镂空不做玻璃,兼采光和装饰的双重功能。2层的单元窗样式为木框内嵌玻璃式,木结构的形式有井字形和工字形。下槛墙由整墙木裙板做成。

雕版长木隔窗的装饰性较其他类型的窗户更为讲究。绦环板和裙板均雕刻有云纹样,裙板处还有小朵的兰花雕饰。此处,云与兰花的形象便是窗符号中的能指,其所指是房屋主透过自然景物所传递的精神寄托。兰是花中四君子之一,象征品格高洁。故居主人借助“兰”这一能指来暗示自己的高尚情操,亦可以此来告诫后代做人做事要像兰花一样淡泊、美好。

隔扇木门上的装饰纹样同长木窗(如图4所示),皆以“云”“兰”为能指,装饰之余所指向的便是居室主人对美好生活和人文情怀的向往与追求。

4 结语

通过对传统建筑进行实地调研,并借助符号学的分析方法进行理论研究,不但可以帮助人们从不同角度去看待、理解古建筑遗产,而且可借此来发掘古建筑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为当代住宅的设计与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参考价值,对弘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具有现实意义。

[1] 安娜·埃诺.符号学简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2] 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90.

[3] 张奴寰.古建筑的符号[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4] 《外国建筑史》编写组.外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5] 过伟敏.建筑艺术遗产保护与利用[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16:202,215.

OnanalysisofarchitecturaldecorativesymbolsoftraditionalcivilianresidenceinSouthoftheYangtzeRiver

WangQiqi

(CollegeofDesign,JiangnanUniversity,Wuxi214122,China)

The paper indicates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cities and the survey of the traditional civilian residences in South of Yangtze River, and interprets the engraving art of the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with the example of Wuyipeng Former Residence in Suzhou City by combining with the important theory of the semiology by Saussure, so as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decorative culture.

traditional civilian residence, semiology by Saussure, signifier and signified, decoration

1009-6825(2017)23-0203-02

2017-06-04

王琦琪(1992- ),女,在读硕士

TU238

:A

猜你喜欢

索绪尔能指所指
遗忘者
论《群音类选》的编选类分及其官腔类所指
正义概念的所指霸权和能指反抗
索绪尔的语音价值理论初探
语言与文字:艺术视野下的文字与图像关系研究之四
火柴迷宫
〇引进与诠释——语言哲学视域中的索绪尔思想研究(2)
被“延异”的语言*——德里达对索绪尔的批判再审视
索绪尔与海德格尔语言观*——本体论层面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