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各类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自主探究
——“基本不等式”教学案例
2017-09-16江苏省南京市临江高级中学李仲胜
江苏省南京市临江高级中学 李仲胜
创设各类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自主探究
——“基本不等式”教学案例
江苏省南京市临江高级中学 李仲胜
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人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设计探索性与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课堂教学关键是“问题情境”的设置,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本文中,笔者结合高中数学《必修5》中“基本不等式”这一节内容的教学,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以问题为中心组织学生自主探究。
一、创设应用性问题情境,开展探究性活动
在讲授“基本不等式”这节课时,如果按照教材内容直接给出定理,学生会觉得很枯燥。我在教学中精心设计了如下问题:
问题1:我们教室前面的花坛是边长为13米的正方形(如图1)。现想种植四种不同颜色的花,请问:能不能设计出面积相等且长和宽分别为6米和7米的小长方形方块?如果能,设计出图案(如图2)。若把正方形的边长改为(a+b)米,小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a米和b米,情况又会怎么样呢?
问题2:求正数a 和b的等差中项和等比中项,并猜想它们的大小关系。能不能根据问题1来验证?
问题1的提出使学生产生了兴趣,同学之间马上议论起来。他们觉得问题有趣、亲切,于是大家都跃跃欲试设计图案。经过分析,动手操作,互相交流,互相探讨,最后设计出如下美丽图案(如图3、图4、图5),有些同学还涂上了各种颜色。
从设计的图形中可直观得出:S正方形≥4S小长方形(当a=b时,取等号),即:,对于问题(2),要求正数a和b的等差中项和等比中项,同学们认为太容易了,但要比较它们的大小时,同学就有点疑惑了,难以确定。老师给足时间,让学生仔细猜想,认真讨论,并在关键时引导他们用特殊值来思考或观察问题(1)的结果,找出问题之间的关系。于是同学们都积极参与,经过思索、比较、验证,终于猜想出(a>0,b>0),这样学生在愉快、有趣的活动中不知不觉探究到了数学定理,这时再给出基本不等式的定理已是水到渠成了。
二、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开展探究性活动
证法1:用不等式基本性质:由(a-b)2≥0 得:(a+b)2-4ab≥0,∵a>0,b>0,(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
显然,④是成立的。当且仅当a=b时,④中的等号成立。
证法3:用问题(1)中的正方形面积大于或等于四个长方形面积之和,得:(a+b)2≥4ab,从而可得:
通过创设开放性问题3并进行一题多解,可使学生拓宽视野,并从几何图形中(如图6)直观认识基本不等式定理,深刻理解基本不等式定理的意义,尤其能通过图形理解定理中的等号条件。在课堂上多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多开展这样的探究性活动,既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本的知识,又能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三、创设变换引申问题情境,开展探究性活动
在课堂例题的教学中,如果就题讲题,不思变换,学生往往印象不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理解其中奥妙,若能通过一些让学生感到意外的变例加以刺激,使他们无意之中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往往可以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和高度注意,从而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以上几个方面的变化有一定程度的关系,但不尽相同。给学生以神秘感,教师正好利用这点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通过例题讲解和引申问题的探究,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不等式定理的“一正、二定、三相等”,并且知道怎样利用基本不等式定理求最值,问题4、5看似简单、容易,但设有陷阱,能使粗心大意、考虑不周全的学生受到挫折。同时,问题难度是递进式的、有层次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这样能使学生紧紧围绕问题,逐步深入开展探究,从而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提高,得到升华。
四、创设质疑性问题情境,开展探究性活动
在课堂练习中制造明显错误,通过就错论错,错中见正,不仅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辨别是非,解决疑惑,走出困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求知欲,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令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就更好了。看下面例题:
∴所以x+y的最小值为9 。
出示问题6后,学生个个睁大眼睛,上下来回看了一遍又一遍,如此答案,在学生看来似是而非,但错在何处却又迷惑不解,课堂气氛随即活跃起来。大家都觉得两种解法都对,但又不知道答案为什么会不一样,不能辩明事理。教师若一语道破了玄机,则不仅会使课堂教学失去生机,更重要的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教师不着急,让学生自由探究,终于有一双慧眼发现了问题(6)的甲方法中,两次用到基本不等式定理时,等号成立的条件不一致,故甲方法是错的。通过对问题6的探究,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定理,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开展探究性活动
在课堂上或课后,老师可适当对定理、例题等知识进行引申推广,创设趣味性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提高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思考与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我在这节课的课外练习中补充了下面的问题:
问题7:
观察上述各小题的结论,探究其规律,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让同学们经过观察、思考与探索,自己得出结论:“若干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大于或等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总之,通过对定理、例题等知识的引申推广,创设一些趣味性问题让同学们思考与探索,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类比等解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让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出一些性质、公式,可让他们有一定的成就感,使他们的学习兴趣更浓,学习热情更高涨。
由此可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有针对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的问题,为学生创设探究性活动的氛围,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达到最佳效果。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