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宫:北京名片之外更是中华文化名片

2017-09-16南亭

商业文化 2017年19期
关键词:单霁翔名片故宫

文/南亭

故宫:北京名片之外更是中华文化名片

文/南亭

坐落于北京城中轴线上的皇城故宫,虽不能绝对地说是每个到北京旅游之人的必去景点,也会作为“北京名片”出现在大大小小的旅游攻略中。

前人谈起故宫,或许还停留在买票难、人流庞大、开放区域小的印象里,而在年轻一代,故宫俨然变成文化“网红”,一举一动都引发诸多关注和追捧。

这种转变,源于一个人的上任。

故宫看门人的故宫改造史

2012年1月,单霁翔就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上任的前5个月时间内就踏遍故宫每个房间,磨破布鞋20双,成为落成近600年来第一个走完故宫9000多间房屋的人,且能准确报出故宫文物的总数量:1807558件。

走访完故宫每个角落之后,单霁翔提出并实践了详实的故宫整改计划:

●全面禁烟、禁火,一个打火机也不准带入;每片垃圾落地,2分钟内必须清理干净。

●宫殿屋顶不能有草,“飞鸟将草籽带到房顶,草生命力强,生长时会拱瓦,瓦松了,宫殿就要漏雨,木头就会朽毁,建筑就要大修。”在此之后,紫禁城屋顶澄黄一片,再无纤草。

●厉行禁车,“英国白金汉宫,法国凡尔赛宫,日本皇宫,都不许车辆穿行,这是一个文化尊严的问题!”一下子,所有私家车被请走,只可用自行车、电瓶车,连年事已高的印度总理辛格参观时都没有破例。

●清理违章建筑,之前搭建的3600平米的彩钢房和11200平米的临时建筑,全都被拆得干干净净,只留黄瓦红墙,让故宫古建重回纯粹之美。

●单日限流:2015年6月13日,故宫正式实行单日8万人限流,并将售票口搬到广场上,开放32个售票窗口,一举解决买票难问题。售票处的大屏幕时实更新当日余票,如果当日票数售完,游客还可以预约订票。

●优化游客观览体验:增设休息座椅;引入冷光照明设备,使往日因怕明火而黑黢黢的宫殿焕发光彩;关闭诸多低俗展览,举办众多精品展览活动,2015年9月举办的“石渠宝笈”特展展出全卷《清明上河图》,引发轰动,吸引众多中外游客疯跑占位,展出到凌晨还未关闭。

●扩大开放区域,倡导周边古建筑群整体申遗。

“如果你说你文物多,可是99%的文物都在库房睡觉,观众看不到;如果你说你观众多,可是70%的观众只走中轴线,不看那些展览,那故宫所有的‘世界之最’便没有意义。”于是,单霁翔把故宫更多的区域向公众开放——2012年故宫开放面积比例为48%,2014年增加到52%,2015年为65%,2016年扩大至76%,未来会超过85%。在201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90周年的院庆日,自建院以来首次开放城墙,故宫专门修建了步行木栈道,并设置数个观景台拍照点。游客可以站在城楼上看看风景,和自己经常拍的最美角楼零距离接触。

“现在我们正在建神武门的馆,同时,故宫博物院北院区在建,香港文化故宫博物馆几年后建成也可以大量展示故宫的展品。我们想方设法把更多文化资源让更多的人更好享用,更多的人能够从中吸取智慧和营养。”单霁翔表示,虽然故宫的门票价格多年没有涨过,但故宫从未想过要涨价,“相反,在未来,如果得到社会理解、经过有关部门同意,在条件成熟时可以考虑免费开放。”

太庙、社稷坛、景山、北海、端门、皇史宬……围绕故宫的这些明清古建筑群和古典园林,若整体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将在古都北京核心区域形成怎样的世界文化遗产群组?这个想法看似太大胆,缺乏操作性,但单霁翔觉得很有实现的可能性。自从有了这个想法,他就在各种场合反复地讲,希望尽快探讨启动故宫周边的古建筑群和古典园林整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以提升这些文物古迹的保护级别和监管力度。

人们说他是故宫“掌门人”,他说自己是故宫的“看门人”。每早8点,他都向西沿故宫巡查一圈。“当朝霞满天的时候,当日落西山的时候,当月亮升起的时候,望着故宫,我心底就漫出一种,静静守护故宫的幸福。”

2020年,故宫建成600年,单霁翔的心愿很简单:“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9000多间房屋,180多万件藏品,想必它们蕴藏的美和价值,会在一个又一个600年里,不断地流传,光彩于世。

故宫文创产业大放异彩

令故宫在年轻人心中大放异彩的除了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还要归功于那些精美异常的故宫文创产品。

“故宫淘宝”的官方微博粉丝数量79万多人,而故宫淘宝店铺粉丝数量达到惊人的108万。而众多粉丝之中,年轻人占大多数。在人们都在讨论年轻一代被日潮韩流吸引、不关注传统文化之时,故宫文创以一件件精美的文创产品证明着传统文化的勃发生命力和年轻一代对传统的强烈归属感。

故宫文创汲取了故宫文化宝库的精华,并赋予现代风格,创造出的产品风格复古精美,但趣味性、实用性和互动性都贴合时下年轻人的心理,才深受年轻人追捧:朝珠耳机、“朕亦甚想你”折扇、如意拖鞋、各色传统纹饰的精美胶带、宫殿牌匾冰箱贴、“丝毫勿虑,尽量发胖”的骨瓷碗……每一件单品的开发既蕴于深刻的文化典故,又具有十足的趣味性,令人爱不释手。而官方微博的产品推介文案也是精品辈出,将历史典故、卖萌、趣味性完美融合,同时剔除段子的油滑,足称营销文案典范。

文创产品对接的还有大众在生活中的审美需求,“面向不同阶层、不同人群,我们会根据他们的生活需求做各种文化创意产品。首先我们要研究人们的生活:人们现在过什么样的日子,需要什么样的文化,需要什么样的东西,接受信息需要什么样的工具。”比如故宫开发的一款给9至11岁孩子的应用类APP“皇帝的一天”,想让孩子们通过体验清代皇帝一天12个时辰是如何度过的,希望他们以己观人,更合理地规划时间。

到2016年为止,故宫已经研发了9170种文创产品、上百个产品系列;仅2015年一年,故宫文创产品售额高达10亿,利润近亿元。但故宫文创并不是简单的商业行为,而意在文化传播。这些钱最终全投入到学院、知识讲堂。2016年,故宫举办两万多场教育活动,为的就是让现在的孩子们,更多关注和了解传统文化。

单霁翔说:“想让人们把更多的博物馆文化带回家,推出的东西就要有故宫文化,所以我们将深入挖掘故宫产品、古建筑的信息和文创产品对接起来。”

猜你喜欢

单霁翔名片故宫
包包,也可以是你的名片
我家的环保名片
单霁翔的再也不敢
雪中故宫
和单霁翔的四次“偶遇”
不会丢的创意名片
单霁翔:用“新”守护故宫
单霁翔:故宫“看门人”
故宫
会展名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