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洪流中警徽熠熠生辉
2017-09-16吴昊强
◎文/吴昊强(陕西网记者)
暴雨洪流中警徽熠熠生辉
◎文/吴昊强(陕西网记者)
2017年7月26日,绥德县遭受了百年不遇特大洪涝灾害,局地最大降雨量达247.3毫米,城区无定河汇流后洪峰流量达4970立方米/秒,大理河洪峰流量达到3160立方米/秒,远超过保证流量。全县各镇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无定河和大理河沿线镇村和城区受灾尤为严重,县城内12座大桥全部漫水,旧城街道积水最深处达到4米,淤泥堆积高达1米多。
“在最危险的地方,公安民警总是冲在最前面。”当暴雨洪水铺天盖地而来,绥德县城区惠民小区群众梁志强感触最深。倾盆大雨中,眼看洪水就要来到,绥德县公安局全警出动,冒着暴雨洪水挨家挨户通知,安全转移群众,演绎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奋战5个小时,转移群众1万余人
从7月25日23时开始,哗哗的大雨就下个不停。26日凌晨,全县启动防汛I级应急响应预案,绥德县公安局全局出动,300余名民警以城区12座大桥为中心,分为12个小组,冒着暴雨,迎着洪流迅速分散到各个小区、商铺……
险情惊心动魄,转移刻不容缓!一时间,长鸣的警笛响彻全城,居民们从睡梦中被惊醒,外面大雨磅礴,城区各街道汪洋一片,没过膝盖的洪水夹着泥沙汹涌奔腾,闪烁的警灯和反光背心在漆黑的夜晚显得格外耀眼,警车喊话器不断传出“沿岸的群众请马上撤离”大家慌忙穿上衣服,扶老携幼,在民警的指挥下,迅速向就近山上撤离。
凌晨1时许,洪水汹涌而至,冲上大理河桥面,沿河公路瞬间被淹没,一名群众还惦记着路边的三轮车,被民警一把拉住,转眼间三轮车被洪水冲得无影无踪。
民警顶着瓢泼大雨,迎着不断上涨的洪水,逐户排查,挨家挨户敲门,劝离尚在熟睡中的群众,不放过一个角落。遇上一些不听劝阻或麻痹大意的群众,民警们甚至反复地说服他们转移。
“老人家,你不能留在这里了,大水随时都有可能把这里淹没,必须跟我们离开!”“大哥,快带着小孩离开这里,外面的大水就要涌进来了!”“大娘,不要急,我来背你!”“把小孩给我,我来背!”在转移群众的过程中,许多民警的家里也进了水,家人也需要转移,但他们顾不上回家,顾不上自己的家人孩子,顾不上休息,一次次争分夺秒,投入到紧张的战斗中。
撤离一直持续到天亮,即使在洪水最大的时候也没有中断,全局民警安全转移群众1万余人。
一晚上停电,通讯中断,民警们靠对讲机联系,靠吼转移群众,许多民警的嗓子喊哑了。“我们要坚定信心,发扬吃苦耐劳精神,连续作战,全力以赴打一场抗洪抢险救灾攻坚战、持久战,把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绥德县政协副主席、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成飞在抗洪救灾紧急部署会上的要求,成为了全局民警的使命与誓言。
被救群众:没有公安民警,我就被洪水冲走了
26日5时,大理河流量3160立方米/秒,达到本次洪灾最高峰值,水势趋于平稳,但警报并未解除。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天亮了,雨还在下。
暴雨洪水袭击过的绥德县城,满目疮痍,惨不忍睹。
“肯定有群众被困在家中了,时间就是生命,我们要立即行动,迅速救援。”经过短暂休整,民警不顾险情仍在继续,又一次投入到洪水中。
薛家畔种子公司附近是居民集中区,也是这次受灾最严重的区域。26日5时30分许,100多名居民被困,其中有老人和孩子,撤离到楼顶的群众惊魂未定,眼睁睁地看着院子里车辆被冲走,屋子里亲人被困,却无能为力。
绥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城区中队中队长高希带着民警田刚和白博琦在这里疏散转移群众,这里集中了几个小区,可是警力有限,水已经到了齐腰深处,还有一些人没有转移。他们迅速发动群众,成立了临时救援组,拉起警戒线,搭建长梯子,民警田刚从居民楼抱出孩子,一步一移地挪过来,回到安全地带,来不及歇息,又转身回去。
天亮了,撤离的人群在寻找亲人,突然有个妇女大哭:“我母亲还在楼里没出来,救救我母亲!”高希和队友们再次回到齐胸的积水淤泥中,摸索着在楼里找到老人并背出来。看着安然无恙的老母亲,这位妇女一个劲拉着高希的手:“你们真是人民的好警察,谢谢,谢谢你们。”老人也说:“没有公安民警,我就被洪水冲走了。”
3个小时后,这几座楼里被困的100多群众全部被转移到安全地带。
在人民生命财产遭遇危险的地方,总有人民警察的身影出现。
27日中午1时多,已经连续奋战34个小时的张家砭派出所副所长雷明川,带领民警来到城区受灾最严重的惠民小区。此时大多数居民已经转移,只剩下一位老人,在搀扶老人转移中,雷明川一下身陷齐胸的淤泥中。就这样,雷明川和他的同事们转移沿河群众1万余人,救援20余人。
7月26日21时10分,已经近一天一夜未休息的巡特警大队民警王文强,从手机微信群得知在轻化公司家属楼一位84岁老人被困,随即向中队长汇报,并迅速组织5名队员,在请求蓝天救援队援助后,立即赶往轻化公司家属院。洪水过后,街道和家属院内淤泥没过大腿,沿路到处是废弃物堆积,夜晚行走十分艰难,王文强和队员们手挽手,生怕有队员陷入淤泥发生意外。
在轻化公司家属院2号楼1单元301室,他们找到被困老人,老人体重180多斤,左腿胯部受伤,无法行走。当时也没有担架,王文强和队员们将卧室的木门拆下来,将老人平躺在木门上固定后,用肩膀扛住木门,慢慢抬下楼道,奋力趟过齐腰深的泥水,抬至警车上护送至医院救治。老人紧紧拉着王文强的手激动地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
面对严峻的抗洪形势,广大民警一直坚守在大雨里,坚守在洪水里,坚守在岗位上……到26日下午6点,全县安全转移群众5.9万人,解救被困群众350余人。
直到这时,奋斗了一夜一天的民警,才吃上县局送来的方便面……
“在这场战斗中,没有一名民警、协警退缩,他们用辛勤与汗水,打通了被困群众的希望之路,展示了绥德公安英勇无惧的形象。”绥德县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李永平说。
民警:在“小家”和“大家”之间的抉择
“大水也冲进了民警的家园,在抗洪一线救助群众的民警们无暇顾及转移自己的财物,全局160名民警家中进水受损,100余辆民警的私家汽车和摩托车、电瓶车被洪水冲走或浸泡在泥水中。据不完全统计,全局民警损失高达1500多万元。”绥德县公安局政工监督室主任薛斌说。
张家砭派出所民警李东谕,来不及转移自己13万余元新买的小轿车,立即投入抗洪抢险中,与其他民警一道,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了十几个小时,但自己在不足300米外停放的汽车,却被洪水无情冲走。
巡特警大队辅警马刚,在中队长马乐生的带领下在一家属楼中发现十几名被困群众。此时正值子洲清水沟大坝决堤,沿河两岸再次警戒,马刚等人不顾个人安危,迅速跳进院子,将十几名被困群众送上房顶,再从房顶转移到地面,最终转移到安全地点。
群众安全了,马刚的膝盖却严重划伤了,他继续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风里雨里,处处有他的身影,最终导致伤口感染,骨膜炎膝关节积水肿大,无法正常行走。医生诊断后,建议立即住院,可马刚执意不肯住院,“在这救灾的紧要关头,大家都在一线奋战,我作为老兵,绝不能给组织添麻烦,自己的伤病自己心里清楚,回家输液就好。”7·26洪灾以来,马刚所在处突中队共救援被困群众10余人,疏散群众1000余人。
7月28日,榆林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明赶往绥德察看灾情和听取抗洪抢险汇报后,激动地说:“在重大灾害面前,绥德公安广大民警、协警和武警消防官兵迅速反应,积极作为,在党委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全体参战警力不怕困难、不讲条件、不惜代价,始终坚持战斗在抗洪抢险的最前沿和服务群众的第一线,谱写了一曲忠诚担当、爱民为民的英雄赞歌,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普遍好评。”
连续奋战,服务抢险救灾大局
“幸好有你们来,不然连出门都不安心。”薛家畔一居民家门前塌方严重,看到民警、协警正在热火朝天地处理险情,连连称赞。
暴雨停了,洪水终于过去了,公安民警没有停下抢险救灾的脚步,而是头顶烈日,脚踏淤泥,又连续参加灾后重建——
他们穿上雨鞋,拿起了铲子,挖运淤泥,清扫街道路面;
他们满面尘土,疏导交通,指挥救援车辆赶赴最需要的地方;
他们全副武装,警灯闪耀,巡逻在城区的大街小巷,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在灾后重建的日夜里,绥德公安民警以人民为中心,发扬了抗灾救灾的奉献精神和优良作风,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继续战斗在抢险救灾一线,让党委政府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王成飞说。
抢险救灾期间,绥德县公安局各级领导、全局民警全力投入到抗洪抢险救灾各项工作中,共出动警力5240人次,车辆599次,备勤352人,铲除淤泥、疏导交通、维持秩序、发放救灾物品,营救被洪水围困群众1743人,转移疏散群众5.3万余人,救助被困车辆800余台,挽回经济损失近亿元,全体公安民警斗志昂扬,连续奋战,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