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教学反思
2017-09-15曾晓丹
【摘要】在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学改变生活》公共选修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手段多样化等不同途径,提高选修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公共选修课 心理 高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0-0116-02
在高职院校中,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健康理念。而在此基础上,公共选修课《心理学改变生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拓展课程,为关注心理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学生提供一种途径,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进一步教学改革的方式之一。
心理健康,一直是高校、研究學者关注的课题,对于在校学生来说,更想进一步了解心理学内容,尤其是贴近自身生活的有用内容。从笔者上课三个班级120人当中,只有一人不是首选这门选修课。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方面的关注还是非常大的。笔者同时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修课的课任老师,由于合班上课,课程人数较多,两周一次课,两个学期上完一门课,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在公共选修课上,笔者做了几点尝试。首先尝试小班教学,人数不超过40人。根据学生人数,分组教学,小组回答问题,小组完成任务。另外,在教学安排方面,更多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论,也取得预期效果。
一、以小组合作学习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合作与竞争),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在第一次课堂上,由每个同学抽签分组,进行简短自我介绍,完成团队破冰。由于选修课来自学校不同专业的同学,大家反馈彼此不认识,通过自我介绍和分组,让同学们找到一种归属感,对比随机分散选择座位,小组分组可以让他们有机会更了解更多同学,为深入交往提供机会。布置了两次小组作业,一个是小组展示,另外一个是小组讨论。在小组展示当中,给每个小组分解任务,从概念、来源、正反举例、作用、启示等方面,由各个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并在课堂展示,老师按照事先打分标准给各小组打分。各小组代表给各小组提意见和建议。
二、以学生为主体
在以往教学中,老师根据教学大纲,课程内容来定课堂教学。在选修课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反馈的感兴趣的知识点进行讲解或深化。在上一次课堂,提前告知下一次课主要内容,收集学生们感兴趣、想深入了解的内容,教师在结合教学大纲,在备课时候,可以增加和深入讲解学生们感兴趣的知识点。例如在人际关系交往这一章节,内容很广泛,切入点也可以很多。课堂的学生们感兴趣的是如何提高交往技巧,如何可以让沟通更顺畅(原话:如何愉快聊天)。
三、教学手段多样化
在现如今科技发达的时代,多媒体教学已经是非常普及了。多媒体教学给老师提供了很多的方便,教材内容、教材重点、难点,一目了然,节约时间,大大增加和丰富了教学内容。而对于学生来说,图文并茂,易于理解,好的课件也非常吸引人,可以集中注意力,学习丰富的知识内容。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某种程度上,成了老师们的依赖。可以没有板书、可以没有视频,但不能没有PPT。过度依赖多媒体手段,也促使学生只关注PPT的内容,也容易使老师照PPT读内容等。除了多媒体媒介,黑板也是教师们慢慢忽略的一种工具。为了节省时间,教师们可以提前准备好活页挂纸、卡片,在卡片上写关键词,在课堂总结时候,使用关键词进行梳理和总结。这些辅助教具的使用,也使学生眼前一亮,课堂注意力都集中起来了。充分利用教具,教学手段多样化,结合课程设计,真正提高教学效果。
四、建立课程沟通渠道
课堂的教学活动,是课程的核心部分。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除了上课时间、小组讨论,并无其他交流的机会。在本课程的延伸上,结合学生实际的沟通习惯,建立了班级的微信群。教师可以在上面分享心理健康知识,同学们可以相互讨论交流。在上课之前,教师还可以收集学生们对单元主题的想法和兴趣点。
五、思考与提升
1.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这一形式非常有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学生思考探索,学会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做好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要转换角色在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时,教师首先应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设计好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活动的要求;在小组深入开展合作与交流时,教师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为使小组学习富有成效,教师必须置身于学习小组中,适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指导与调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采用一种友好的、建设性的态度和行为,既不能过多地干预学生的学习过程,又不能对遇到阻碍的小组袖手旁观。在指导学生共同完成对新知识的总结和应用时,教师更多的应是一位指导者。教师需要倾听学生的总结发言,给予及时的反馈和建议。比如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总结和概括发现的结论,提供应用知识的情境。
2.以学生为主体,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充分结合学生的需要,可以把课堂内容贯彻下去。提前收集学生所感兴趣的知识点,老师针对性地备课,准备案例和讨论,真正做到分析学生,结合高职学生特点进行授课,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计任务和情景让学生融入和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成就感。
3.公共选修课学生作为学生自主选择提升的课程,学生学习欲望还是比较高。纯理论课程,不受高职学生欢迎。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大胆创新,真正让学生有参与,有体验,有收获,最终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丽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132-135.
[2]郭锦鹏.高校公选课的大学生学习心理、状态和效果分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11月第48期:277-278.
[3]李向阳,刘娜,王益民.谈心理效应在高校公共选修课中的应用——以青年心理学课程为例.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2年4月第14卷第2期:88-90.
作者简介:曾晓丹(1984)女,汉,广东揭阳,本科,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