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翻转课堂对于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2017-09-15贾晓琳
贾晓琳
【摘要】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正在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认可。本文通过对《三角形面积》一课教学实践的案例分析和教学反思,说明翻转课堂不仅可以提升课堂效率,更是帮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的一种有效方式。
【关键词】翻转课堂 教学效果 案例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0-0107-02
一、案例背景
《三角形的面积》是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上册中的教学内容,作为学生学习立体图形的基础,本节课程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和推导,注重空间观念的渗透和实践,历来是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记得在几年前上公开课的时候,大部分学生对于用两个三角形进行图形的转化比较好掌握,但对于用一个三角形进行公式的推导有困难,只有两个孩子想到了方法,却没有时间在课堂上进行深入探究。本次教学中,我结合翻转课堂的研究,将微课和学习任务单发到班级公共云盘中,让学生在家里提前探究学习。在微课中,我给学生提出了拓展思考:你能试着用一个三角形推导出它的面积计算公式吗?剪一剪、拼一拼,会是怎样的图形呢?此次翻转,让我和学生都受益匪浅。
二、案例描述
片断一:师生交流预习情况
师:同学们昨天大家回家观看微课了吗?学习的怎么样呢?
生:我通过昨天的学习,知道了我们研究三角形面积也要像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那样,运用转化思想把要研究的图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
生:我不但会用两个三角形研究,还用一个三角形进行了推导,也成功了!
生:我学会啦!我知道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了,我还会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了!
生:研究三角形面积太有趣了!我研究出好多推导的方法呢!
……
片断二:学生展示探究成果
师:三角形的面积到底如何计算呢?你是用什么方法证明的?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现在也请你与我和全班同学共同分享吧!
生1:我是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二倍。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
师:这位小老师给我们展示的是用两个三角形研究的过程,从拼摆转化到推导公式的描述都非常棒,思路清晰,有理有据。谢谢!还有哪位小老师也是用两个三角形进行推导的?
生2:我用的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钝角三角形……
生3:我用的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
生4:我也是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进行验证的,我还拼出了长方形……
生:我想到了,如果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还能拼成正方形……
师:真了不起,你真善于观察和思考,总结的也很棒!刚才的几位小老师都是用两个三角形进行了图形的转化及公式的推导,还有其他的研究思路吗?
周同学:我选择的是一个等腰三角形,我沿着它的高剪开,拼成了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三角形底的一半,长方形的宽等于三角形的高,长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的面积。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
师:真了不起!你居然用一个三角形就推导出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刘同学:我用的也是等腰三角形,不过是沿着它的中线剪开,把小三角形放在梯形的右边,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高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的面积。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
师:真棒!刘老师同样用等腰三角形,却从另一个角度入手进行研究,获得了成功!祝贺你!
姜同学:我是把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沿中线剪开,把上面的三角形沿高再剪成两个小三角形,放在梯形的两边,成了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三角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三角形高的一半,三角形的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面积。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
师:姜老师结合了刚才两位小老师的研究成果,用我们学过的特殊的三角形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让我们脑洞大开!谢谢你的分享!
王同学:老师,我有疑惑,我把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向直角对折,就像我们研究三角形内角和那样,折出了一个长方形。可是该怎么推导呢?
张同学:老师我想到了!不过我这里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但跟他的想法是一样的。如果把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沿底和高的中线对折,会变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等于三角形底的一半,另一条边长等于三角形高的一半,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正方形面积的2倍,正方形的面积等于邊长乘边长,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除以2乘高除以2再乘2,最后还是底乘高除以2。
王同学:哦,我明白了,谢谢小张老师!
……
事实胜于雄辩,翻转课堂确实有其神奇之处。不同层次的孩子,在课前自我学习和探究中都有了不同层次的初步体验。课堂上,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度、理解度、掌握度都有了明显提升,课堂氛围也更加活跃,翻转取得了超乎想象的成功。
三、案例反思
1.翻转课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新模式
与传统模式相比,翻转课堂将“知识传递”过程主要放在课堂外,学生借助于网络和多媒体设备,以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等作为学习资源,自主完成知识的建构,把学习的主战场从课内改到了课外。有人曾经担心这样的模式会削弱课堂教学的地位,实践证明,学生带着对知识的思考、体验和困惑进入课堂,不仅不会让老师无所适从,反而会让教师课前设计教学的目标更加明确。这是一个我们都在追求的“教学相长”过程: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在课前观看视频、完成练习时产生的疑惑,总结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供学生选择探究。学生则可以就自己在课前知识建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向教师、同伴请教,接受教师的启发和同伴的互助。学习的过程变得更加多样化和趣味化,交流、解析、分享,思维的碰撞带来知识的融会贯通,快乐的方式伴随效率的有效提升。众所周知,数学教学的核心是数学思考,根本任务是教会学生数学思维,翻转课堂用这种自我探究、个性学习的模式,为我们开辟了一条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良好途径。
2.翻转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翻转课堂强调学生的主动思考,但绝对不是降低对教师的要求。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依托于教师的思考能力,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在培养学生质疑意识,提升他们质疑能力上下足功夫。要在课前对教材进行深入地钻研和思考,全面深刻地领悟教材,游刃有余地驾驭教材,充分挖掘自己的教学潜力。要设计出特色鲜明、实用高效的教学设计,特别注重对问题的设置,课前检测、新旧知识衔接处、重点难点突破处,在恰当的时间提出恰当的问题,让学生觉得问题来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要设计出最合理的课堂活动方案,充分掌握学生的课前预习中反馈出的信息,考虑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结合学生学习特点,甚至结合授课的外部环境,力求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优。
教学视频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核心资料,能上一节好课,未必能录一段好视频。总结经验,我觉得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微、趣、精、浅。所谓微,就是说时间尽可能短一些,减少冗余信息干扰;所谓趣,就是动起来,资料要生动丰富,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所谓精,就是知识点要紧凑精准,目标性强,绝不能泛泛而谈;所谓浅,就是能够让学生易于理解,问题不能太深奥,要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有成就感。
总之,翻转课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不仅让教师开阔了眼界,更让学生得到了全新的学习体验。大胆尝试、及时经验、摸索规律,我相信翻转课堂能够在学生成长成才路上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