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分析在教师纠正性反馈有效性研究中应用初探

2017-09-15陈曦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30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综述效应

【摘要】教师纠正性反馈有效性研究是当前研究热点。本文在对元分析方法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提出了元分析在教师纠正性反馈研究中应用的方法步骤。

【关键词】反馈有效性 元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0-0062-02

教师书面纠正反馈是外语写作教学中反馈的主要形式,也是外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教师纠正性反馈对提高学生第二语言能力的效果就受到了质疑。当前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研究周期各异,外语教学中教师纠正性反馈是否有效至今仍有争议。部分研究人员也发现纠错效果不佳,不利于激发学生后续写作的能动性,进而认为教师的纠错是没有效果,应当取消(Bitchener et al,2005; Kepner)[1]。

一、元分析

当前虽有学者对国内反馈有效性进行传统的文献综述,但传统文献综述具有主观性强,文献容易覆盖不全,忽视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元分析是对同一主题下多个独立研究结果进行数量综合,从而概括其总体效应值的研究方法。与传统综述相比,元分析最大的特点就是遵照严格的步骤,采取统计手段对定量研究进行整合分析,能较客觀地总结利用以往研究的结果,按照统计学原理做出判断。Hunter等人更认为,元分析是一种研究范式。依据概率原理和误差校正原理可以求出相应的集中趋势和离中趋势指标,其集中趋势指标就是效应值,通过计算效应值对以往研究进行合并分析。在语言教学研究领域,针对某一问题如教师纠正性反馈有效性方面常有许多学者进行研究。因此,需要使用元分析对所有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对这些研究所揭示的总体效应大小作出估计和判断,克服传统综合方法较为依赖综述者主观分析的缺点。

二、元分析综述

国外已有多名学者对教师反馈的有效性进行元分析,总体上多数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认为教师纠正性反馈对学生第二语言习得有积极作用但作用效果并不一致。Russell(2006)对56个研究进行元分析后也认为教师纠正性反馈对学生写作能力发展有积极作用,同时发现反馈的影响是可持续的,即时反馈效果效应值大于延时反馈的效应值但也提出当前研究还需要在实验环境、最佳反馈方式、针对性纠错反馈与普遍纠错反馈、同伴反馈与教师反馈及测量方式对反馈效果影响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研究。Norris & Ortega(2000)对1980年至1998年间发表的49篇反馈有效性文章进行元分析[2-3]后,认为显性反馈效果优于隐形反馈效果,同时提出反馈效果的不同测量方式会影响反馈效果。Li(2010)将22篇公开发布论文和11篇博士论文纳入研究范围,对反馈变量进行编码后的元分析,并且隐性反馈效果保留时间长于显性反馈效果保留时间,短时反馈处理时间的作用效果优于长时反馈处理时间。Lyster &Saito;(2010)的元分析综述还考察了学习者年龄与纠错反馈的关系。总体上元分析综述的结果都支持,反馈对第二语言能力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4],且这种作用效果是可持续的,但是不同的研究报告中对纠错反馈的效应值大小却不一致。但也有学者对此持反对意见如Truscott(2007)在对过去相关研究进行元分析后认为教师纠正性反馈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有负面作用,即使有积极的作用其作用也非常有限。同时提出测试环境、延时测定时间、学生逃避、重复写作等因素会造成效应值偏大,但学生写作能力实际上并未提高[5]。

三、元分析方法在教师纠正性反馈有效性研究中应用步骤

1.检索相关文献

以“反馈”、“重铸”、“重述”、“纠错”为检索词,利用万方博士论文数据库对涉及教师纠正性反馈博士论文进行了系统检索,剔除重复文献和重复发表数据,并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再次筛选。

2.设定文献拟纳入标准

①研究中教师纠正性反馈作为独立变量;②研究中设置对照组或控制组;③研究中教师反馈的效果可以从其他处理效果中分离出来;④研究结果中包含被试人数、平均成绩及标准差;⑤文章发布在核心期刊;⑥反馈通过书面或对话方式进行;⑦以写作总体质量作为反馈效果评价标准等。

3.设定文献排除标准

①研究未设置对照组;②同一研究数据用于多篇文献;③研究数据不全;④文章发布非外语核心期刊;⑤未将写作总体质量作为反馈效果评价标准等。

4.变量编码与数据提取

按照反馈方式、学习者学习阶段、学习者专业、持续时间对文章中涉及实证研究进行编码并提取数据。其中反馈方式分为直接反馈和间接反馈,口语反馈和写作反馈,学习者学习阶段分为大学、职业技术学校,持续时间分为长期、中期及短期。

5.元分析步骤

本文采取的元分析步骤为:①确定元分析对象;②制定检索策略,收集与教师纠正性反馈有效性相关的研究文献与资料;③制定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原始研究文献;④收集、提取必要的数据信息,包括结果数据、图表、被试对象基本信息等数据;⑤建立一览表,对纳入原始文献进行描述和汇总;⑥异质性检验;⑦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合并效应量估计模型;⑧估计合并效应量进行统计推断。

四、结论

本文在对元分析方法进行介绍,对教师纠正性反馈进行回顾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教师纠正性反馈研究现状,指出当前研究存在不足,提出了元分析在教师纠正性反馈研究中应用的具体方法步骤,为下步元分析在教师纠正性反馈研究应用提供了基础。

参考文献:

[1]蔡金亭.元分析在二语研究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01:105-115+159-160.

[2]杨颖莉,林正军.重述与提示反馈对英语过去式习得作用的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02:60-64.

[3]李勇,邓红霞.教师书面修正性反馈对英语写作复杂度的影响[J].外语研究,2012,02:55-62.

[4]王颖,刘振前.教师反馈对英语写作准确性、流利性、复杂性和总体质量作用的研究[J].外语教学,2012,06:49-53.

[5] Ferris, D.,& Roberts, B. (2001). Error feedback in L2 writing classes: How explicit does it need to be? .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10(3), 161-184.

作者简介:陈曦(1989-),女,汉族,云南会泽人,硕士研究生,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育,二语习得。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综述效应
SAPHO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综述
基于迁移学习模型的小样本学习综述
画与理
知识追踪综述
共指消解技术综述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Washback Studies Used in Practice Teaching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A Rough Research on Numerical Cultural Connotation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