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风在护理专业中的重要性
2017-09-15陈颖超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对护理服务水平要求也有了更高的标准。在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中,护理教育一直致力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而在价值观与其人生观的塑造上属于比较薄弱,护理专业针对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因此,不能只重视理论与实践,更应该在追求学生技术水平的同时重视其综合素质的提升。而作为我国优良传统“家风”的传承就很好展示了丰富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把家风传承每一位学子,在高职院校推广应用,将会形成一种全新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为医疗事业的发展增砖添瓦。
【关键词】家风 护理专业人才 培养 渗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235-02
目前,高等院校护理专业人才被列为国家四大紧缺人才之一,加快护理人才培养成为国家人才培养的优先发展战略。 自我院在2007年被评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以来,为适应21世纪护理教育的需求,一直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强调学生要有对护理职业存有耐心、细心、爱心等素质要求,为医院、养老机构、社区等用人单位输送了专业护理人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论家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习近平总书记用言行告诉我们,他做到了,也相信每个人都能做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对家庭、亲情重视,由此可见一斑。众多的佳词美句如家和万事兴、天伦之乐、尊老爱幼、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厚德载物等,都体现了中国人的这种观念。
二、论护理专业人才素质
护理专业作为国家四大紧缺人才之一,也是国际紧缺的人才之一。我校已为国家各级各类医院、医药院校、康复机构、卫生行政部门、社区、家庭等场所输送符合社会发展的护理专业人才。但不容置疑的是日复一日的护理工作:繁杂、枯燥、重复性强,难免会出现生理负荷、心理困惑,使工作压力大,工作出现倦怠感。因此,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具有优良家风强化道德观与价值观的有重要性,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的渗透“家风”,从而使学生职业素养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能量,实现自己的价值,提升其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和竞争力,更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同时还能使我校在保证学生能够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促进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三、论家风的渗透
每一个学生都来自于不同的家庭, 从小就在家庭的熏陶下耳濡目染了优良的家风。如“知书达理、尊老爱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这些优良家风是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凝集, 是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怎样将家风传承渗透到护理专业学生道德价值观、人生观中,应以传承与弘扬优良的家风为渠道,引导学生发现与解读身边的家风,重点培养爱岗敬业、友善待人、勤劳坚韧的护理职业岗位精神,并且在一系列优良传统的家风推崇活动中把“家风”和“学风、校风”紧密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为社会输送与岗位需求相链接的优秀护理专业人才。
(一)说家风
家风作为家庭的文化和传统,体现了每一个家庭的精神面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因此,每一个学生在家庭或者整个家族的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中形成了的关于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总和,是家庭成员受到潜在的文化影响,新学期伊始,可以借助开展团日活动“谈家风”,说说自己的家风谈谈自己的看法,深入探讨家风的内涵,分析家风与班风、家风与校风的联系。通过个体之间的交流以及他们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变化来影响价值观,同时个体会对这些影响在情感和行为上形成固定的思想和行为,甚至内化成一些价值观念。通过慢慢的渗透、传承,使学生培养职业精神,塑造坚韧向上的职业品格,成为人生道路的指南。
(二)读家风
家风是整个家庭表现的总和,包含正面,但也有负面的表现,为使家风的正面意义发挥,学校不定期开展优良家风历史典故阅读,如孟母断杼、岳母刺字、朱子家训等优良家风,这些在家庭教育史上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佳话,对于每个人的心灵都是一种极大的震撼和影响。可以说,家风是一种无声的力量,但是却掷地有声,如同灯塔一样,指引着他们前进的方向,促使其“价值观”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激励着他们不断前行,提升价值观念的凝聚力,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同时可以促进学生爱家爱校爱岗。
(三)展家风
学校可利用比赛如征文、摄影、书法、黑板报等活动,搭建一座交流的平台和渠道,记述家风及其背后的故事,分享自己的优良家风,成为家风以及家风故事的汇集平台,并将家风传承的成果加以物化,鼓励学生生通过“展家风”活动开拓眼界、感触心灵、坚定理想。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不管时代怎样变化,以优良“家风”为指导培养学生,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培养学生的认真精神、敬业精神,树立起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服务对象负责的态度,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帮助学生实现长远的发展,满足学生的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郝红丽.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四结合”途径探索[D].云南师范大学,2016.
[2]卢逸,王静,周佼佼,何源.论家风教育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04):131.
作者简介:
陈颖超(1979-),女,汉族,湖南永州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护理教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