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心灵之旅
2017-09-15黄小青
黄小青
【摘要】在对少年儿童的教育过程中,学校和家长都希望孩子健康成长。如何有力地促进学校与家庭之间充分的交流与合作,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可以开辟一条家校合作的新途径——“家长随手一记录”,通过家长的随手一记,记录孩子在学习生活中的点滴收获、遇到的困难以及家长的所想所感。通过家长随手一记录,教师点评,达到互相交流经验,家校时时沟通,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关键词】随手记 家校合作 沟通 方式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212-02
家庭是儿童最先接受教育的地方,父母是儿童最早的老师。在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家庭教育是重要教育环节,它的教育和影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学校和家庭保持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合作是完成教育计划的重要条件。
近年来,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和谐,不合拍,使我们产生了很多困扰:为什么有的孩子在学校里表现良好,各项任务都能积极完成,回到家却什么事也做不了了呢?为什么有的孩子家庭作业明明丝毫不动,家长却能置之不理?面对来校与教师进行沟通的家长,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两句话:“我们平时都在上班,实在没有时间管孩子!”“孩子在家根本听不进我们说的话,老师你一定要对他严厉一点!”这些家庭教育抓不好的,父母只顾自己的工作,或者忙于其他事情,顾不上管理教育自己的孩子的,忽略了教育的季节,结果孩子的进步变慢,学习变差,甚至是变坏了。对此,我认为家长务必得重视科学的家庭教育,关注孩子成长和发展的每一个细节,这是一件急迫而重要的事,只有家庭与学校“联手”,才有可能给孩子一个灿烂的明天。
一、春夜喜雨的滋润——“随手记”的作用
在语文学科学习中,学生常有这样一困扰,如何才能又快又好的寫出作文,如何才能下笔成文、妙笔生花?探之诀窍,唯有写日记,只有坚持不懈地写日记,才有“下笔如有神”的一天。我认为的家长的“随手一记录”也应学习孩子写日记那样,天天一记,随时一记。
古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尤其是还处在发展阶段的小学生,模仿就是他们的天性。家长有意识地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而家庭又是大家生活的最主要的场所。我想,当您的孩子有一天回家,发现他的爸爸正伏在桌前认真地记录着有关他的一切,他会很震惊;当您的孩子连续一个星期回家看到他的爸爸在认真地记录着什么,他会毫不犹豫地向您学习。试问,您的孩子的写作习惯能养成么?
随手记下一笔,实现了学校、老师、家长、学生的直接沟通。它以“日记”的形式促进家校联合,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家校信息无缝隙衔接,家长与老师之间可以进行实时的信息交换与沟通,使家庭、学校全面掌握孩子的第一手成长信息,协同教育。随手记下一笔,可以提升家长自身的家庭教育理论和实践水平,同时,也是家校双方的教育更具针对性。
将一个班级的家长随手记,累积,修改,整合起来,就是一本探索家庭教育的最好的经验交流教本。每个学年一本,六个学年就能有六本活生生的家庭教育的新教材,对广大的家长都是具有实实在在的借鉴意义,这也许也是造福后人吧!
二、心灵的洗礼——“随手记”的准备
家庭教育能否取得成效,家长的教育观念正确与否是关键。家庭教育观念决定着家庭教育的走向,家庭教育观念不正确,会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因此,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的当务之急,是从转变家庭观念入手,积极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理念,并使之入脑、入心,形成正确的教育观、亲子观、人才观,使之成为家庭教育的行为指南。如:许多家长一谈到培养孩子成才,就自然地联系到智力开发、教育投资、热衷于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一讲到家庭教育,就认为只要盯住孩子的学习、辅导孩子的学习、保证孩子的学习就可以了,而对于孩子做人的教育则忽略了。古今中外的事例表明,一个人具备优良品质越多,其聪明才智往往发挥得越好。否则,纵有聪颖的天资,也会被不良品性和习惯所淹没。家庭是我们每个人的第一生活空间和成长的摇篮,从根本上说家庭教育就是“教子做人”。如果家长没有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教育好孩子的心情再迫切,效果也是很差的,甚至是事与愿违的。
三、五花八门的小诗——“随手记”的形式
十个手指各有长短,每位家长的文化水平、素养也有不同。“随手一记”的形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不一定要记在专门的本子上,有时候可能一张简单的小纸条,一条简短的说说,可能是长篇大论,也能是精炼语句,都能是记录孩子言行的证据,都能成为与教师沟通的手段。
记得有一次,无意间在空间看到一位家长发的无奈说说:熊孩子,今天都哭两次了,到底是想干啥呢?于是立马回复,讨论半天,毫无结果。第二天到校,叫来孩子一问,原来是学校里发生的不开心的事,于是花了10分钟顺利解决了这件事。其实,不要在乎“随手一记”记在何处,我想,能够促进教师和家长及时沟通的都是好记录。
总之,孩子的教育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是一个人能够承担的责任。孩子的成长,不是单靠教学的制约,教师的管理和孩子的自觉,更需要家庭的努力。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心灵健全的催化剂。家庭要配合学校,配合老师,扎扎实实地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才是当务之急。希望每个家长都能用心,用行动真真实实地记录下孩子成长迈出的每一个步子,哪怕微小的脚印。让家庭、学校、教师合作起来,一起为孩子搭建一座安全的桥梁。
参考文献:
[1]金秀梅,宗金东.家校如何和谐相处——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技巧[J].班主任之友,2008,8
[2]《心灵写诗——李镇西班主任日记(一)》:李镇西主编,科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