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引入对教学效果贡献率的实证研究
2017-09-15张朝瑜
张朝瑜
【摘要】引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现有水平越低越需要重视引入环节。引入方法既要能够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又要符合教学的规律性,还要与具体的教材内容相适应。通过对照教学实验,可以得出教学引入环节怎样对学生的心理活动产生影响的,可以测量出教学引入对教学效果的贡献率。
【关键词】教学 引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188-02
1.问题的提出
1.1生源水平下降亟需研究教学引入环节
近年我校学生的入学成绩一直偏低,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力明显偏差。老师们感觉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存在组织困难:学生的注意力要较长时间转移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来,并且容易分散;学生听课的指向性差,不知道本节课要解決的问题和学习的重点;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不能充分调动原有的相关知识,没有使新旧知识实现衔接,学习到的新知识是零散的,不系统的,不牢靠的。鉴于现状,提出本研究课题,探索教学引入怎样影响学生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及学生的认知活动过程,探索制定引入方法的理论依据,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
1.2部分教师对课堂教学引入环节不够重视
我校班额较大,物理科师生比小,年轻教师占比大,教师们备课的工作量很大,没有充分发挥出集体的规模效应。教师们备课的成果没能及时升华为全科组智慧的结晶,每年不得不做很多重复性工作,降低了教师们备课的效果。还有部分教师不够重视教学引入环节的重要性,造成学生感觉学习物理枯燥乏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最终降低了教学的效果,也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前景。鉴于现状,提出本研究课题,以期通过研究活动,使教师们掌握制定教学引入方法的规律性,提高教师们备课的效率,唤起教师们对教学引入环节的重视。
1.3学术界缺少对引入环节贡献的实证研究
教学引入环节对教学效果有没有贡献?有多少贡献?这需要细致的实证研究。目前搜索到关于教学引入的文献纯理论研究居多,实证性研究很少。不少教学引入方法的效果无法得到证实。本研究课题运用教学实验和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对引入方法的教学效果进行实证研究,客观地测量出教学引入对教学效果的贡献率,并运用统计分析软件作出相应图表,把相关数据直观地展示出来。
2.制定引入方法的理论依据
2.1引入方法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是人们在智慧活动中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是人们认识活动的操作系统,普遍认同由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为主体构成。非智力因素是智力以外的对学习活动起起动、导向、维持和强化作用的心理因素,是人的认识活动的动力系统,普遍认同包括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好的引入方法要能够高效地调动学生智力因素,使之积极参与到认知过程中来。好的引入方法还要能够快速地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为认知活动提供必须的动力支持。
2.2引入方法要符合建构主义学习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
第一,教学引入能够为认知建构的过程创设情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学习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建构自己理解的过程。要想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增加学生的求知欲,顺利实现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意义构建,教师就必须创设出有趣的引入方法,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强化学生的学习行为。
第二,教学引入是学生最近发展区内的桥梁。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恰当的引入方法可以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认知的内驱力,产生学习动机,让新知识与学生现有水平之间的距离更容易跨越。
2.3引入方法要与教材内容特点和教学目标相适应
研究人教社八、九年级物理教材发现,按照教材内容的特点和教学目标,可以把初中物理教学内容分类为概念课、概念应用课、实验课三大类,其中,概念课又可划分为人文历史、工具、仪器的使用、物理量的测定、常见生活现象等五个小类。初中物理教学的目标也包含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这些差异性和复杂性,决定着教学引入方法的差异性和灵活性。每节课的引入方法必定要与本节课的教材内容特点和教学目标相适应。
3.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引入方法对教学贡献的实证研究
3.1教学实验对象和方法
选取广州市第七十五中学初二9班为实验班,初二8班为对照班,两班的学生人数均为43人。两班平时各单元测验和期中考试成绩几乎相等。自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引入方法对学生心理活动和学习过程的影响”量表、“透镜单元考试”量表,进行对比教学实验。
3.2教学实验目标假设
恰当的引入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产生学习需要,提高学习的意志力。恰当的引入方法能够激发学生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使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进而提高学习成绩。通过教学实验能够得出引入环节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怎样的影响,能够测量出引入环节对教学效果的贡献率。
3.3教学实验过程
3.3.1前测:以学校上周统一组织的期中考试成绩为前测数据。运用Excel软件进行图表分析结果如图1,可以看出,两个班的成绩折线图基本重合,即说明两个班的前测成绩基本相当。
将两个班的期中成绩录入到 SPSS 数据库中,通过软件分析两个班的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个班的成绩做对比分析结果如表1。endprint
第一个表格“组统计量”中,两个班的平均分分别为70.3721和70.1628,表明两个班的物理平均成绩相同。第二个表格“独立样本检验”中,sig值为0.341,由于sig=0.341>0.05,说明两组样本的方差差异是不显著的,符合方差齐性的假设。既然方差是齐性的,那么在t检验中可以看到sig.(双侧)=0.961>0.05,表明两个样本之间的均值差异不显著,两样本之间无差异。
3.3.2教学实验:教学内容为人教社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这一单元,实验周期为两周。在实验班授课时精心设计了小品、游戏、视频及实物展示等引入环节,创设教学情境,在每节课的后半段还对引入环节中的教学情境有针对性地呼应。在对照班授课时,保持其他授课方法和内容完全不变,只是缺少教学引入环节。同时对每两节对照实验课做完整的录像。
3.3.3后测:课后认真观看教学实验录像,分析对比两个班级学生表现的差异性。对实验班初二(9)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用统计数据实证研究引入方法对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学习过程的影响,按平时成绩把学生划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平时成绩在80分以上优,60-79分为良,40-59分为中,40分以下为差(其中差生为3人,因偶然性大,不做分析)。
学完全单元后进行单元测验,测量教学效果,并填写“透镜单元考试”量表。运用统计学原理分析两班学生答题正确率的差异性,实证研究引入方法对教学效果的贡献。
4.教学实验结果
4.1调查问卷结果统计如表2
4.2单元测验各题正确率直方图如图2
4.3单元测验各题正确率录入 SPSS 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对比分析如表3:
5.教学实验结果分析
5.1分析表2可得:初中生普遍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随着现有发展水平的降低而降低,用恰当的引入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对他们的学习活动有明显的正面影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成绩越差的学生或者班级越需要重视教学引入环节。
5.2分析图2可得:初二9班每题的正确率都比八班高过5%~19%,平均值为9.9%,即恰当的引入方法对教学效果的贡献率为9.9%。特别第14题,9班比8班的正确率高出31.13%,这道题特别切合课堂上采用的引入方法。说明本单元采用的教学引入方法是有效的,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物理学习成绩。
5.3分析表3可得:F=1.366,sig=0.252>0.05,说明方差具有齐性,不必进行校正。从T检验结果看出:sig=0.002<0.01,说明实验班初二9班的单元测验正确率极其显著地高于对照班初二8班的单元测验正确率,说明用恰当的教学引入能提高物理学习成绩。
6.实证研究结论
恰当的教学引入方法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明显的正面影响,特別是对成绩越差的学生的正面影响越大。本次教学实验中采用的引入方法是有效的,能提高物理学习成绩,教学引入环节对教学效果的贡献率为9.9%。
参考文献:
[1]陈友勇.初中生物理思维水平现状与教学对策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4
[2]朱坤亮.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导入艺术探析.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3]周燕.基于学生视角的初中物理课堂引入方法浅议.中学物理,2014(03)
[4]张学锋.新课标下中学物理的引入方法.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03):95
[5]张辉蓉,朱德全.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实验研究中学教育学刊,2007(12)64-6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