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子”之手与“子”偕行
2017-09-15张玲仙
张玲仙
【摘要】幼儿园新址迁建工程启动之际,笔者带着疑问——幼儿对新建幼儿园会有什么想法、期盼?通过与大班幼儿的直面对话来了解他们的喜好,并创意性地开展“设计最喜欢的幼儿园”主题活动,邀请幼儿自主设计最喜欢的幼儿园。当幼儿呈现出各类“设计方案”,独特的童心世界令人赞叹。透视此次幼儿共绘园所建设蓝图的契机,将其内在的质与精神归纳为三点:体现民主思想、呈现艺术风姿、调整成人思路。由点及面,在民主意识融合中的“以儿童为本”的精神业已渗透进更多的园所综合发展领域,如筑互动的师幼共建课程、创宽松的选择性环境、促自主的幼儿自我决定行为等,使之成为新时期幼儿园管理改革的推力。
【关键词】设计 精神 民主 推力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166-02
一、设计前传
随着2010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及省市级有关幼教三年行动计划的政策文件出台,重视幼教事业的发展成为现时代的呼声,同时掀起了幼儿园基础建设的热潮。在“擂”了四年“雷声”后,2013年下半年我园在镇政府的主导下也加入了这股潮流——启动幼儿园迁建工程。
为了做好搬迁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笔者约了设计师、建设管理人员一起参观了本地区新建的幼儿园以及新建之地的周边环境。之后,设计师征求笔者意见:园长对设计幼儿园有什么想法、要求?笔者简述心中期待:幼儿园要设计得大气一些、独特一些、有品质一些,不一定得设计成花花绿绿的城堡式造型。笔者又在20多位教师中征询意见:老师,您希望我们未来的新幼儿园(风格、色彩、结构及其它)是怎样的?梳理教师们的建议:在风格上,有希望是欧式的,有希望是田野风格的,还有希望是英式的;在色彩上,有希望清新淡雅的,有希望鲜艳明快的;在结构上,有希望是前后错落的,有希望是整体环抱式的……不一而同。
二、设计正传
幼儿园的小主人是谁?是幼儿。既然如此,那建造的幼儿园得让幼儿喜欢,而不是园长、教师喜欢就够了。于是,开启了一段积极性的、建设性的行动旅程。
(一)了解幼儿心愿
要新建幼儿园,幼儿会有什么想法?有什么希望呢?笔者和大班幼儿展开了一次对话:
教师:我们幼儿园的房子旧了、也不够用,想要建一所新的幼儿园。小朋友喜欢住新幼儿园吗?
幼儿:喜欢!
教师追问:小朋友最喜欢怎样的新幼儿园呢?
幼儿1:我喜欢新幼儿园象城堡一样。
幼儿2:喜欢神秘的幼儿园。
幼儿3:喜欢象彩虹一样的幼儿园。
幼儿4:漂亮的屋顶上插旗的。
幼儿5:新幼儿园要有花。
幼儿6:我喜欢漂亮的幼儿园。 ……
幼儿争相表态的积极性与思考出乎成人的料想之外。原来,他们的愿望是和园长、教师的希望不一样!回味他们的想法,却又在儿童心性的意想之内。
(二)设计最爱之园
1.我的设计我作主
了解幼儿喜好后,笔者请幼儿设计一所自己最喜欢的幼儿园,幼儿非常兴奋。但幼儿是否有相关的经验?笔者再行启发、铺垫工作。
教师:老师想请小朋友帮个忙。刚才这么多的好建议能不能把它画下来,以后给设计师参考?
幼儿:行!
教师:大家来设计自己最喜欢的幼儿园。可是,设计最喜欢的幼儿园要设计哪些地方?哪些东西?
幼儿们回应:有房子和草地;要有门和窗子;要有屋顶和彩旗;有滑滑梯,有小朋友在玩;有小草、花和树。
教师:小朋友说的都是在幼儿园外面能看到的,那么幼儿园里面可以设计些什么呢?
幼儿们回应:要有桌子、椅子、玩具;要有房间、小床……
教师:……我们还应该把自己最喜欢的风格设计进去。
大班幼儿在园生活经验最丰富,以上师幼对话内容既是幼儿的想象表现,更是生活经验的再现,这些经验为随后的自由设计提供了“给养”。
幼儿在自由设计过程中,时而安静,时而与同伴交流经验,时而向教师“讨教”:我设计的屋顶花纹怎样?最后收工的幼儿小浦舍不得让自己的设计图纸留白,涂上满意的最后一块色才开心交“设计稿”。
2.我的设计共分享
展示设计作品。展示幼儿的“设计图纸”,一份份“方案”想法各异、设计不同,流露着童真,洋溢着童趣。在请幼儿向同伴介绍“最爱之园”设计方案时,笔者记录下幼儿的介绍:①“我设计的幼儿园地上种了许多花,屋顶上也长许多小花,幼儿园里有彩色的石子”(如下图);②“我设计的滑滑梯象杯子一样,墙壁是五颜六色的,有小朋友在外面看红旗,有小朋友在里面玩积木”;③“我喜欢城堡样子的幼儿园,屋顶有三角形的、有圆形的,窗户象嘴巴一样”;④“我的幼儿园是高高的,一层一层很多”;⑤“我设计的幼儿园是小兔房子,有游泳池,有比赛的地方”;⑥“我的是小熊房子”;⑦“我设计的幼儿园是火箭房子”……
“最喜欢的幼儿园”设计作品画例:
看着一幅幅“未来之园”,幼儿间一次次响起掌声,一次次为同伴喝彩。
完善设计“图纸”。介绍结束后,对有少数思维局限、设计单调的“图纸”,教师与幼儿同伴介入,提示、共议改进意见,如“在幼儿园操场上可以增加些什么?”“幼儿园形状可以有什么变化?”等等,通过进一步引导,帮助幼儿丰富、完善设计方案。
当幼儿最终的“设计方案”摆在教师、建筑设计师们面前时,每一个人在欣赏的同时都感叹着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意,感受着独特的童心世界。
三、设计后传
法国学者加斯东说:“任何一次意识领悟都是一次意識的扩展,一束光亮的聚射,一次心理统一性的增强”。记录着这次“设计幼儿园”行动,笔者随之涌现出一些思考,捕捉到一些断想。endprint
活动断想一:质与精神的存在
对任何一项教育活动,不仅要从事实层面和技术层面作出思考,更要从价值层面作出追问。那么,这次由幼儿园建设引发的幼儿共绘园所发展蓝图的契机,其内在的质与精神又是什么呢?展而言之,有以下三点:
1.体现了民主思想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注:以下简称《指南》)中提到:“幼儿园和班级里的重大事情和计划,请幼儿集体讨论决定。”为使师幼间树立共同愿景,教师带动幼儿一起共谋幼儿园发展,明确定位“新幼儿园要让幼儿也喜欢”。 也就是说,幼儿园建设不只是园长、教师的事,还是幼儿的事。再者,让幼儿参与管理,鼓励幼儿设计自己最喜欢的幼儿园,幼儿在得到尊重中、在积极参与中产生了主人翁意识,使幼儿很乐意去从事这项活动。所以,上述的“设计幼儿园”活动,体现了“以儿童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了“与儿童对话、用智慧办园”的民主管理思想。
2.呈现了艺术风姿
“最爱之园”的设计,给予了幼儿表现、创造的机会,展现了幼儿情感表达、艺术创作的风采。我们已无需分辨幼儿究竟是在绘画还是在设计勾勒,也无需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一份份有个性的方案、独特的幼儿园布局构图、丰富的内容涵盖,可以看出幼儿那颗稚嫩、明媚的童心,使人感受到一种童稚的欢乐与清新。在其背后,承载着幼儿的热情与期盼,承载着作为小主人的一份担当。已然,迹化于方寸上,寄情于笔墨中。
3.调整了成人思路
一份份凝聚儿童精神的“最爱之园”,打破了成人世界的思考。也因此,幼儿的创作与思维拓展了设计者与管理者更多的设计理念与灵感,幼儿园建设工作不再固守着“大气一些、独特一些、有品质一些,不一定得设计成花花绿绿的城堡式造型”的思路,而是要做让幼儿也喜欢的事情。
所以,有了这么一段有意义的行动传,新建幼儿园的设计图与环境建设在可行性的基础上会更多地体现儿童风,使这所未来的新建幼儿园让迈入园区的幼儿喜欢!
活动断想二:精神可以无处不在
梳理“设计自己最喜欢的幼儿园”活动精神之关键词,那就是:民主、尊重幼儿、师幼共议、让幼儿喜欢,这些都指向在民主精神关照下的“以儿童为本”的管理观。谈到民主,曾有学者做了一个心理学试验:实验者将一群孩子随机分为三个小组,分别安排三种小组领导方式:民主型、专制型、放任型。实验表明,民主管理的小组创造力、团队精神、和谐相处最佳,而专制小组的顺从是民主小组的10倍。另外,在“当代中国新型学校管理理论的构建”中提到,学校管理变革的力量生成中“学生”也是一支变革的力量。如对学生生命性的尊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学生对学校生活的参与,就是将学生的力量吸收到学校变革中了。当我们意识到民主、幼儿力量的重要性后,那么,由点及面,我们不仅仅去做“让幼儿设计最喜欢的幼儿园”的事情,还可以把其中闪现的“以儿童为本”的民主管理精神渗透进更多的领域,使幼儿的力量成为推进幼儿园管理改革的力量之一。
1.园所课程:筑互动的师幼共建课程
每一所幼儿园都在实施统编的课程或园本化的课程,而课程计划基本上是教师在开学前预先完成的,这纯属教师本位的思考与安排。在《儿童的一百种语言》中提到:“我们真心相信我们的课程是历经协调过程后的结果——教师与幼儿共同建构的协商课程……从这里开始,由幼儿接手,将课程内容带到无法瞻前、无法预期的方向,所以机灵和熟练的教师必须跟随在旁,谨慎引导、准备、细察和探索……在我们的课程中,教师珍惜幼儿的想法更甚于自己或教材编辑者。因此,我们计划的座右铭是‘从幼儿们的想法着手。”上述引文阐明,我们日常的课程其实是可以改变现状的,由幼儿选择课程、参与课程的建设,使之动态生成并成为幼儿园课程建设的一项特色。比如说,我们课程中的一些主题、项目来自于幼儿的选择、经验与兴趣,教师有意识地、敏锐地协助幼儿达成学习目标,收集、记录幼儿的想法,适时提供给幼儿继续探究下去的新方法,“刺激”幼儿更进一步去发展能力、发展课程。所以,课程建设并不是教师一方所承担的事情,幼儿可以成为课程的贡献者。
2.生活游乐:创宽松的选择性环境
学者王富仁在《把儿童世界还给儿童》一文中提到:“儿童不但要生活在成人世界中,还要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他在成人的世界中接受教育,获得更快的发展,但也要在自己的世界中获得自己的自由,感受生活的乐趣,体验世界的美和人生的美”。其中道出了“尊重儿童、以儿童为本、给儿童自由空间”的呼声,这更是现时代教育的一种呼声。如《指南》中强调:“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支持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做事;或提供必要的条件,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想法。”所以,除了幼儿参与课程建设外,我们还可以在生活、游乐中精心设计环境,为幼儿提供多种选择的条件和机会,更多地尊重幼儿,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尊重幼儿的内心需求。比如,在用餐管理上,除用餐固定菜以外再配置幼儿可选择的餐点;在双层床铺午睡间,设置选择牌“今天我睡上(下)铺”,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喜好进行选择、协议;设置攀爬墙时,提供如恐龙园、海底世界、美丽太空、美丽大森林等图案,让幼儿投票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图案墙板进行设置;在户外晨间锻炼时,改变单备一种活動器械的习惯,可提供2-3种器械供幼儿选择性开展健身活动;在区域学习或兴趣活动中,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探究、喜好决定“今天我选……”,等等。如此,幼儿在生活、游戏中获得自由、乐趣,积极性、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有利于活跃幼儿的思维,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和创造意识。
3.行为规范:促自主的幼儿自我决定行为
行为规范在幼儿的学习生活中是不可少的。平时,做什么事情有什么样的行为规范,往往是教师统一规定好,教师再据此管理幼儿的行为。这样的弊端使幼儿很被动,有些行为规范是幼儿所不理解、不以为然的,幼儿甚至会抵触某些要求。《指南》中提到“鼓励他们讨论制定规则并自觉遵守”,特别是大班幼儿“能与同伴协商制定游戏和活动规则”。所以,我们不能因幼儿弱小而无视他们的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的存在,可多给幼儿一点自主权,让幼儿成为决定自己行为的主人。教师要抱着平等意识,引导幼儿共同探讨游戏、区域活动、学习、生活方面的行为规范,共同讨论班级制度,解决一些常见的行为问题。如幼儿都想玩同一种玩具时怎么办?想去的区域已经满人数后怎么办?做好手工后如何整理?外出秋游时应该注意些什么?等等。根据幼儿的建议形成共同遵守的约定,并在实践、游戏过程中逐步完善。
这样做的意义在于:满足了幼儿的民主要求,在决定行为规范上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幼儿共同约定的规范使幼儿容易接受,也容易转化为幼儿的一种意识形态存在,使这种约束既起规范作用,又发挥激励作用,改变由成人意识决断下的幼儿被动接受现象。
当然,幼儿有自己的身心特点,有不一样的需求,而且整齐划一的行为规范容易培养出缺乏个性的人,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这是绝对不可行的。所以,共议的行为规范也可以做到灵活、具有弹性,这是培养有个性幼儿的需要。
总之,由幼儿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我们要抱着尊重而不放纵的态度,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有了以上的传记与思考,今后的管理中我们不妨让思想落实到更多的行动上,使我们的管理转型,使我们的教育转型。我们可以多问问自己:今天我的工作人本了吗?常常的叩问与反思,有助于我们自身形成真正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也会逐渐减少“闭上你的小嘴”式的命令、让幼儿绝对服从教师式的管理、过多批评指责式的求全幼儿等等现象。通过转变观念、行为,我们终究会感受到:幼儿园各项工作会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状态,而且幼儿园的文化气质、幼儿在园生活的性质都会更富灵气和生机。所以,我们有必要把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出来,使之成为幼儿园变革的重要内在力量。
执“子”之手,与“子”偕行。当我们尊重童心,倡导师幼同行,那么,这种互通共进的精神无处不在,亦可推动新园所在各个领域散发光芒,成就美誉。持之以恒,定会凝结为一种高品质的园所文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年.
[2]卡洛琳·爱德华兹、莱拉·甘第尼、乔治·福尔曼编著,罗雅芬、连英式、金乃琪译:《儿童的一百种语言》,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吴遵民、李家成著:《学校转型中的管理变革——21世纪中国新型学校管理理论的构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