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湘楚文化木雕对高校艺术教育的启示

2017-09-15文志勇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艺术教育启示

文志勇

摘 要:高校艺术教育不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艺术技能,更重要的在于它能够帮助学生具有对事物从审美角度进行分析的能力,因而开展高校艺术教育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的作用明显。本文就湘楚文化木雕的特点以及内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该类艺术品对于地区高校艺术教育,特别是综合人文素质教育的启示作用,为高校开展学生艺术教育工作提供了切入点。

关键词:湘楚;文化木雕;艺术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229.2-F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3-0232-01

高校的艺术教育包括以培养艺术人才为目的的专业艺术教育以及以提高人文修养和鉴赏能力为重心的同时艺术教育。两种教育尽管在教育方法上不尽相同,但是皆在教学过程中贯穿着对学生感知事物能力的培养。一些艺术品如本文提高的湘楚文化木雕,其作品表象是对客观事物的艺术表现,但是在本质上则是蕴含着对时代背景、社会形态以及生活形式的反映,而其深层次的寓意,只能通过学生藉由通识艺术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后才能有所感悟。

一、湘楚文化木雕的特点

湘楚地区的水土风情以及文化传统都有着相当的魅力。相对于帝王都城或交通重镇,湘楚之地作为靠近南部边陲的“休闲”地区,其生活格调相对基本,交往方式也趋向内敛,因此这一片以丘陵、山地和湖泊、河流为主的区域成为了一个相对充满浪漫情调的感觉。湘楚地区文化木雕则较好地反映了这一点,它通过对传统雕刻模式的沿袭,加以艺术家对文化和当地风土人情的修炼,辅以自身艺术风格的体现,从而充满着足够的神秘感。笔者认为湘楚文化木雕主要有两方面的特点:

1.湘楚文化木雕强调对雕刻对象灵性的塑造,雕刻手法简单,雕刻形式朴素。湘楚地区得益于其气候条件,自古以来就是木材生长的绝佳地区;早在战国时期,由单块木头或多个木头的榫接结构雕刻成的木俑就以朴素风格表现人物;先秦时期则以祭祀用的神、魔像为主,其时代审美充满着巫术特征;自东汉到唐宋时期,湘楚地区依靠佛教的传播以及衡山道教的奠定,其木雕充斥着宗教色彩;同时受中原文化影响,雕刻家吸收了戏剧艺术的表现形式来开展创作,作品强调局部对比、虚实结合,并单纯着重对人物的神态进行刻画,进而描写出人物的心理活动,使人物富有神韵,同时手法也偏于简单。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湘楚地区文化的木雕具有造型夸张的人物设计,不过分注重对人物或景色的写实刻画;其雕刻手法也偏于简单化,以线造型,大胆使用浮雕、镂空雕和圆雕技法进行搭配结合。

2.木雕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蕴意丰富。在艺术家进行雕刻作品创作时,我们能够感受出其对写实所抱有的态度,也即若即若离,在突出雕刻对象真实感和立体感的同时表现出一种浪漫情怀。在其他地区木雕注重使用价值的年代,湘楚地区文化木雕则是在满足装饰性雕刻的一般性功能的基础上,用一些人物故事、神话传说作为材料对作品进行加工,这是一种对生活的美化形式。该地区的雕塑作品因为艺术家对于立意的追求从而充满了一种对作品神态、意境的包容感,对真实生命的刻画也多通过创造无生命物质并对其状态和神韵进行主观化刻画。多样的雕刻内容和精妙的艺术手法是人们追求美学本质的体现,更是木雕具有生命力的本因。

二、湘楚文化木雕对高校艺术教育的启示

首先,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需要加强他们的民族文化教育,让学生能够对民族文化的内涵有系统而不失深入的了解。湘楚文化木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艺术鉴赏能力,丰富主观上对于美学意识的感悟,并且能够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民族风俗有具体的了解;同时作为传统文化的优良载体,对于木雕作品的了解能够帮助学生在感悟古人作者制作雕刻品时的心境,从而提升自我的创造能力,帮助自己养成在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目前,高校艺术教育并没有对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蕴意方面有所侧重,学生只会单纯从雕刻作品中借鉴灵感,丰富自己的艺术创作技能。其次,艺术教育须要发挥教育的带动作用,调动学生进行艺术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艺术教育可以实现对艺术技能的养成以及对艺术文化的传授,因此在学生对艺术品进行欣赏分析时,不能单纯让学生从表象上看作品,要从作品的内涵出发,带动学生在认识艺术技法的基础上领悟到雕刻作品的人文气息内涵,如对时代内容、文化传播现象的反映,以及一种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学生提高艺术认识,加强民族自豪感与荣誉感,在潜意识中实现对学生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再次,艺术教育要以地区性优秀文化遗产为基础逐步展开。如同湘楚文化木雕,对作品的深入了解能够帮助学生对三湘一带自古的地域文化以及民族风情有进一步的了解,这是高校艺术教育在实现美学价值与人文情怀统一功能的体现。艺术教育藉由有本土特点的艺术作品展开,也能将区域性的传统文化完美融入学生的美德教育中,在弘扬、传承优秀地区性传统文化方面意义显著。

三、结语

湘楚文化木雕的价值难以估量,现存的艺术品不仅仅从艺术手法和作品内容上对于专业艺术创作技能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在作品本身的浪漫思想以及夸张性刻画上对学生的完整美学素养的培养以及历史人文方面知识的学习大有裨益。高校应该重视在对学生的艺术教育过程中发挥优秀历史艺术作品的作用,传承民族文化,重视对学生在人格养成、素质培养等多方面的教育,藉此实现艺术教育的本质目的。

参考文献:

[1]向汝亭.小议湖南民间木雕区域性艺术特色[J].艺海,2014(03).

[2]唐伟军.东阳木雕在地方高校非遗教学基地中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大众文艺,2016(04).endprint

猜你喜欢

艺术教育启示
浅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