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地区寒潮暴发特征研究
2017-09-15杨晓宇
杨晓宇
摘要 基于2001—2010年白城市地区5个气象观测站的逐日气象观测资料,以及最新的寒潮预警信号的发布标准,对发生在该地区的寒潮天气过程进行统计,分析其区域分布特征和长期变化特征,并对其原因也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2001—2010年白城地区共计出现蓝色寒潮146站次、黄色寒潮7站次,9月至次年4月均有可能发生寒潮,最早开始为9月6日,最晚结束为4月30日。出现寒潮最多的月份是10月,最少的月份是1月,这主要与气候的季节性转换有关。寒潮开始期趋于推后,而寒潮结束期提前,说明气候变暖是寒潮发生变化的主要气候背景。
关键词 寒潮;预警标准;时空特征;成因;吉林白城
中图分类号 P4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5-0214-01
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是指每年9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发生的大规模冷空气向南暴发的天气过程[1]。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冬季气温升高,寒潮发生频次及强度均有所减弱,但每年仍然有一些地区因寒潮引发的暴风雪或大风降温造成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现对白城地区寒潮暴发的特征进行研究,以期为寒潮预警及防御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文使用白城地区5个气象台站(白城、洮南、镇赉、大安、通榆)2001—2010年冬半年(上年11月1日至当年4月30日,下同)逐日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实况及高空形势场实况资料[2-3]。
1.2 统计方法
对白城地区寒潮天气过程进行统计,对于连续多日的天气过程,只要其达到预警信号发布标准,按多次过程处理。寒潮蓝色预警标准:24 h内最低气温下降8 ℃以上,最低气温≤2 ℃;或者已经下降8 ℃以上,低温还将持续,最低气温≤2 ℃;寒潮黄色预警标准:24 h内最低气温下降10 ℃以上,最低气温≤2 ℃;或者已经下降10 ℃以上,低温还将持续,最低气温将≤2 ℃[4-5]。为了表述方便,分别将达到这2个标准的寒潮天气过程称为蓝色寒潮和黄色寒潮。
2 结果与分析
2.1 寒潮地域分布特征
统计结果表明,2001—2010年白城地区出现寒潮次数最多的地方是白城市40次,其次为镇赉38次,大安为31次,通榆出现30次,最少的地方是洮南19次。其空间分布呈现从北向南逐渐减少、自西向东逐渐减少的趋势。造成白城地区寒潮地域差异明显的原因:一是水资源差异,大安市地处松嫩平原腹地,水资源充足,境内“一江两河”(嫩江、洮儿河、霍林河)环绕,水域面积在吉林省处于第2位。通榆县境内有2个流域,县内有3条河流,3座中型水库及683个自然泡沼,水域总面积9 259.33 hm2,洮南境内的洮儿河是嫩江的支流,由于海水(海冰)的热容量要明显高于陆地,受海洋的影响,沿海地区降温幅度一般不及内陆地区剧烈。二是纬度差异,白城和大安的纬度比较接近,镇赉、大安、通榆的纬度依次降低,而冷空气一般自北向南影响,从而导致寒潮频次北部多于南部。
2.2 寒潮逐年分布特征
统计结果表明,2001—2010年10年间白城发生蓝色寒潮最多的年份为2006年,13次寒潮天气过程中共有25站次达到标准;最少的年份为2005年,仅有5次寒潮暴发,有9站次达到寒潮标准。根据寒潮发生次数年变化曲线和趋势线来看,寒潮年发生次数有线性减少的趋势。另外,2001—2010年间,前5年中寒潮最早发生在2001年的9月6日,最晚为2004年的4月30日。后5年中寒潮最早出现在2008年的9月23日,最晚为2008年的4月9日。寒潮的开始日期在逐渐推后,而结束日期却在不断提前,这一现象与气候变暖密切相关[6]。
2.3 寒潮发生典型形势场分析
多寒潮年和少寒潮年同期500 hPa距平场有明显的不同。在寒潮发生得多的年份,中纬度高度场偏低,最大偏低25 hPa,表明冷空气比较强。同时,太平洋西北部地区偏高,最高偏高50 hPa,表明副热带高压强度较强。冷暖系统都较强,南北温度梯度大,形成我国东部地区的冷暖交错,寒潮过程发生频繁。而在少寒潮年,中纬度高度场仅偏低10 hPa。寒潮发生得多的年份极涡中心较常年明显偏强,位置明显偏南,且处于第一象限,与东亚大槽相连,东亚大槽较常年明显偏强,距平中心达-20 dagpm,控制区域扩展到贝加尔湖附近及我国东三省以南地區,而乌拉尔山地区为正距平,由高压脊控制,在中纬度地区等高线基本呈东西走向,环流平直,盛行西风。
3 结论与讨论
白城地区出现寒潮次数空间分布呈从北向南逐渐减少、自西向东逐渐减少的趋势。寒潮主要发生在秋季,占总发生次数的43.2%,冬季为28.8%,春季为28%。寒潮年发生次数有线性减少的趋势,且寒潮的开始日期在逐渐推后,而结束日期却在不断提前,这一现象与气候变暖密切相关。寒潮发生多少,不仅与气温的绝对数值有关,还与气温的变化有关。
寒潮冻害历来备受关注,张培忠等对影响我国寒潮的冷高压进行了统计研究,指出冷高压主要出现在亚洲大陆中部,有2个冷中心,高压移动路径以自西向东为主。李 锋等从北极区近30年环流变化入手,研究其对我国强冷事件的影响,这些研究对认识寒潮天气具有重要意义。
4 参考文献
[1] 康志明,金荣花,鲍媛媛.1951—2006年期间我国寒潮活动特征分析[J].高原气象,2010(2):420-428.
[2] 孟祥君,吴正方,杜海波,等.1961—2010年东北地区寒潮活动的时空特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1):142-147.
[3] 魏凤英.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寒潮灾害的变化特征[J].自然科学进展,2008(3):289-295.
[4] 邵宇翔,李周.一次寒潮背景下降水相态变化特征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6(1):89-95.
[5] 杨光.吉林省寒潮天气特征及原因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6(9):247.
[6] 陆相霖.2013年1月中国寒潮天气过程变化特征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7(10):2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