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课程优化研究
2017-09-15赵剑史丽娟王乐乐邹凤华谷赫
赵剑++史丽娟++王乐乐++邹凤华++谷赫
摘 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是该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专业产生初步认识以及制定学习计划和职业规划的一个重要环节。地方本科院校以应用型研究为主,传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导论主要以理论为主,很难在职业规划上给学生一个直接的指导。因此文章对其课程设置进行改革,提出全新的面向地方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课程结构,提出全新的一体化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及手段,加强企业参与式的教学方面的改革。将其教学内容分为理论课程和企业工程师实践讲座两部分,重点是讲座部分,通过聘请具有企业背景的工程师或教师开展相关专题的讲座和本课程的学习,不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科学体系的框架、原理及与其相关的知识,更能使新入学的学生在职业生涯早期能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特点,确定自己职业发展方向,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改革;教学理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对计算机系统认识必不可少的环节。地方本科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增加实践教学比例[1-3],应用型本科大学也围绕IT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断改革和完善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4-6]。本课程总学时为60学时,传统设置全部为理论课时,改革后将其分为两部分,其中32学时将理论课程的基本原理进行课堂讲解,对于一些深度的理论课时将其移除,留在后续具体课程中深入讲解,28学时将以企业工程师实践专题讲座的形式将目前计算机学科研究的热点方向深入浅出的讲解。
本课程概括了计算机系统的一般性知识,是计算机专业学生认识系统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科学体系的框架、原理及与其相关的知识。通过聘请具有企业背景的工程师或教师开展相关专题的讲座,使新入学的学生在职业生涯早期能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特点,确定自己职业发展方向,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
1 教学基本内容的改革
1.1 理论
理论课程分为九大部分,首先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概述,主要讲解计算机的产生、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特点和分类及计算机的用途。主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及特点。然后讲解计算机工作原理,重点掌握计算机数据是如何表示的和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接下来主要讲解高级程序设计语言,重点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构成,了解程序设计的步骤。软件与操作系统,掌握操作系统的特征及功能。
数据结构与算法,了解和掌握数据结构的相关概念,理解查找和排序的基本方法。计算机网络,掌握网络的体系结构及其互聯硬件,了解网络协议及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数据库系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Access建立数据库表。多媒体技术,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及媒体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最后讲解软件工程,了解并掌握软件设计的一般过程及软件的生存周期。
1.2 企业工程师实践讲座
讲座部分分为7个专题,首先为概论及总体介绍,重点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科特点、发展方向、就业方向以及针对学科特点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学习学科基础知识,制定就业方向。然后为程序设计,重点介绍常见的程序设计语言及各种语言的应用,使学生了解到计算机中常用的程序设计语言及其特点、优势和发展。接下来为嵌入式技术,重点介绍嵌入式系统的概念、特点、分类及应用领域。使学生了解掌握主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应用领域和发展方向。
计算机硬件及相关原理,重点介绍计算机学科中数字逻辑、组成原理、体系结构及接口技术等的基本原理及应用,介绍在这些课程学习过程中需要采用的方法及将来的应用方向。数据库及大型关系数据库,重点介绍数据库及大型关系数据库的特点及目前主流的关系数据库,使学生了解到数据库及大型数据库的应用及发展方向。
手机程序开发,重点介绍基于Android(安卓)系统手机开发的目前的特点发展,使学生了解手机程序开发需要掌握哪些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为物联网技术,重点介绍物联网的起源,全面介绍了物联网的发展状况,使学生了解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的基本构成、物联网管理以及中国物联网建设。
2 课程改革的创新性
2.1 企业工程师讲座尽早确立职业发展方向
通过理论教学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相关知识同时,通过聘请具有企业背景的工程师或教师开展相关专题的讲座,使新入学的学生在职业生涯早期能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特点,确定自己职业发展方向,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
2.2 考核方式改革
由传统的期末考试成绩定最终课程成绩等级改革为以下结构:
期末成绩(100分)=平时成绩(10%)+期末考试(50%)+课外学时考核(40%)
其中平时成绩(10%)=课堂出勤情况(5分)+课堂作业(5分)。考试(50%),期末考试为基础知识综合考试,考试时间为2个小时。课外学时考核(40%),专题讲座需要学生交学习体会及计算机发展方向研究报告,共计2次,每次20分,共40分。
改变以往的考试为主考核方式,以平时的积累为主,兼顾学生自己的学习体会,可以全面地提升学生对计算机学科基础的理解程度。
3 结语
通过对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的教学现状和教学存在不足等研究发现,该导论课程的教学需要进行适当改革,基于这点,我们试图探索该导论课程的教学新模式,即理论课、实践讲座一体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重点构建新的教学模式运作机制,提出全新的面向地方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课程结构,以及全新的一体化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及手段,加强企业参与式的教学方面的改革。
[参考文献]
[1]王志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8(3):18-20.
[2]王志英,蒋宗礼,杨波,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9(2):30.
[3]杜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5(27):190.
[4]王育坚,马楠,牛选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J].计算机教育,2015(23):61-65.
[5]王月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电子制作,2015(3):92.
[6]曹伟,李峰,周书仁,等.基于专业认证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持续改进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6(2):114-1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