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结构论的人性论角度浅谈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观

2017-09-15王浩宇夏金中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王浩宇 夏金中

摘 要:文中主要从亚里士多德结构论的人性论角度出发,以《尼各马可伦理学》为依据对其结构论的人性论、至善、幸福的标准及幸福的至高境界进行了简要的阐述,粗略的梳理了他的德性幸福观学说。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结构论人性论;德性幸福观;善

中图分类号:D9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3-0075-01

通常情况下,哲学家以人性论为其哲学体系的基础和起点,尤其喜好作为伦理学思想的逻辑起点,往往持有什么样的人性论就会坚持相对应的伦理学思想。中国哲学史上具有价值论人性论的传统,如主张人性善的孟子和主张人性恶的荀子;西方没有价值论的传统,而是以结构论人性论为基础,把人性结构功能进行区分,各个结构功能的充分发挥,就能获得德性。

一、灵魂与人性结构

在《伦理学》的开篇,亚里士多德提到,“一切技术,一切规划以及一切实践和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标。”在他看来,一切存在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上帝不造无用之物”。这些事物必定为了某一目的而存在,那个目的就是善。不同的事物所追求的善不同。比如,石头的德性是坚硬,马的德性是奔跑,眼睛的德性是观察,耳朵的德性是听觉等等。概括起来说,就是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和目的性”的功能,充分发挥到良好状态。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目的,但是最终存在一个最高的目的,其它一切的目的和善都以它为目的,这个目的就是至善。他在研究人性时从人和动物的不同来论证,认为人的灵魂中有着和动物相区别的独特成分——理性。“人的活动不在于他植物性的活动,也不在于他的动物性的活动,人的活动在于他的灵魂的合乎逻各斯”。他还进一步解释說:“人的灵魂中有三种东西主宰着实践与真——感觉、努斯、欲求,而和这三者相对应的灵魂成分正是感觉灵魂、理性灵魂和营养灵魂。”和其他存在物一样,人心灵的各种成分各自持有的功能发挥到良好的状态,就是其各自的德性。理性灵魂是人的灵魂中的最高贵的部分。

二、人性结构和德性

人的德性在于灵魂所特有的理性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并协调人性结构的各构成要素的功能都能够发挥到良好状态。同时“灵魂植物性部分不分有理性,另一个部分即欲望的部分,则在某种意义上,即在听从理性的意义上分有理性。”

所以他说理性功能的发挥也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性以自身为对象的纯思能力的发挥,这是获得智慧之德的表现;另一个方面是在情感、欲望的表现中能够获得理性的特征,也即是获得有欲望的努斯,或者有理智的欲望的,这是人灵魂的非理性部分的功能达到了优秀状态的表征。”所以德性也应该分为两类,一类是理智的,一类是伦理的。“理智德性主要由教导而生成,由培养而增长,所以需要经验和时间。

伦理德性则是由风俗习惯沿袭而来,因此把‘习惯'(ethos)一词的拼写方法略加改动,就有了‘伦理'(ethikee)这个名称。”他还进一步指出,德性不是出于自然地,当然也不反乎自然,如果是自然的,就无法改变,培养和学习就没有用。但是要学习和教化必然也需要自然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使人性结构的各种成分发挥到优秀状态,才算有德性。

伦理德性和理智德性是如何获得呢?亚里士多德认为,作为人的伦理德性品格状态是一种“中道(中庸, mean,intermediate)”。中道是指“在应该的时间,应该的情况,对应该的对象,为应该的目的,按应该的方式……”表现出了适当的情感感受和欲望倾向,行为合宜。这样,人的情感行为,从一种个别性的状态提升为普遍性的成熟状态,情感和欲望获得了普遍的德性特征,这是情感感受到了理智的指导,分有了理性,即情感与理智相互涵厚、互相化通,使情感、欲望之发合乎理性。

三、德性与幸福

当代有许多学者认为“eudaemonia”一词应该翻译成“human flourishing”,这种绽放注定是在现实行为中有“好生活”,所以幸福和德性有天然的联系。“好生活”被亚里士多德作为伦理的终极目的,它要求我们的所有活动都要能够促进我们理智、情感、欲望的功能发挥到优秀状态,把我们心灵整体提升到了一个更有力量的状态,就像花朵得道了滋养一样茁壮茂盛,这也正是eudaimonia(幸福)的本源意义。当我们心灵各部分功能都能够充分发挥,我们获得各种对我们生活本身来说的好,我们就获得了好生活,也即实现了幸福,所以这就回答了为什么幸福就在于“合乎德性的实践活动”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告诉我们“幸福是使自己天赋的各种功能与潜力发挥到最大限度,其中最主要的是发挥人的理性机能。”他以结构论的人性论为逻辑起点,构建起了他以追求最高幸福为目标的德性幸福伦理学体系。强调伦理德性表现出的道德习惯需要教化和学习,以塑造人心灵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融通使之能把功能发挥到最佳状态。以便在理性的统辖下实现人的知、情、意、行能够相互涵养和融通。而理性是我们身上最高贵的能力,它思考最高贵的东西,理智功能发挥到优秀状态,是我们所能获得的最高德性,人们在对自身德性的修养与完善中实现人类的至善和幸福。

参考文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廖申白(译).尼各马科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3.

[2]詹世友.道德价值奠基:人性论路径及其分判——以荀子和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为例[J].人文杂志,2006(01).endprint

猜你喜欢

亚里士多德
同一个笑话讲三遍
同一个笑话讲三遍
同一个笑话讲三遍
亚里士多德妙对挑衅
亚里士多德 妙对挑衅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漫画
《西方三大师: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送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