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教育的三大法宝
2017-09-15代桂兰
代桂兰
芬兰是一个位于欧洲北部的国家,人口550萬,每年将5.9%的GDP用在教育上,实行12年义务教育。芬兰的教育备受人们称赞,在全世界的教育排名中名列前茅。芬兰的教育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令人刮目相看,有以下三大法宝。
法宝一:摒弃功利思想
“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给他最好的人生。”这是芬兰前总理阿赫曾经说过的话。芬兰在教育方面所努力的,是不让一个孩子落后,尽力帮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最适当的位置,拥有精彩的人生。芬兰的各所中小学注重的是孩子们心理素质的培养、精神的锻造、交际能力的提高,而不是考试分数或学习成绩。几乎每所中小学都把“给孩子一个美好的人生”作为校训,他们的教育理念是“育人”,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微观体现。
芬兰的教育形式十分灵活,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兴趣和要求,离开课堂,到超市里去上“采买课”,到野外去上“狩猎课”,到农场去上“秋收课”,到游泳馆去上“水上自救课”,甚至到火灾现场去上“火场逃生课”。这种灵活的教育方式,激发了孩子们的潜力和潜能,从而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和状态下,愉快学习,快乐成长。这对于完善他们的性格、心理,增强他们的生存能力、生活能力,也都是不无裨益的。
法宝二:尊重学生个体
芬兰是全球学生成绩最均衡、落差最小的国度。从1985年开始,芬兰不再根据成绩分班,每班有20名学生,教师兼顾每个学生,如果某个学生学习有困难,整个班级会帮助他。芬兰有30%的学生受惠于辅导老师,学校配备“特别教师”帮助学生。他们对待移民子女,即使无芬兰国籍的孩子也能免费上学,政府还额外拨资金,让他们学习母语和芬兰语。
在芬兰的中小学里,普遍设有奖学金,而且数额不菲。但这些奖学金奖励的对象并非那些所谓的“学习尖子”和“考试状元”,而是师生公认的“全才生”。换句话说,即使某个学生各科成绩都很一般,但其交际能力较强、心理阳光向上、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则同样可以拿到数额不菲的奖学金。而且师生都觉得校方在这方面做得很公平,大家心悦诚服,这其中也包括那些未得到奖学金的“学习尖子”和“考试状元”。
在芬兰,国家规定:教师有免费补课的义务,如果哪名学生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教育标准,那么,教师就要主动给学生进行课外的免费补习。芬兰教育工作者认为,只有这样做,才能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而不使他们掉队,这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学生的尊严。
法宝三:实行减压教学
在全球范围内,芬兰学生的课时最少,课后复习时间最短。学生上课时间每天平均约6小时,家庭作业1小时。芬兰学生的假期也是最长的,暑假至少两个半月。芬兰学校的规模普遍较小,虽然学校是政府出资,但是政府对学校实行最低程度的行政干预。教科书交由民间出版社,根据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由见识广博、经验丰富的人编写,政府不监督教科书内容。芬兰的教师也有很大自主权,只要教学内容符合课程纲要,可灵活应用教具和课本,自行决定怎么教学生,包括全权主导教学进度,学校不对教师进行评级,避免恶意竞争和向学生施压。在高中阶段,芬兰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决定课程。
芬兰在坚持素质第一的同时,还在学校内采取了一系列的减压举措,如考试不排名次,无论是学生间还是学校间,均不做名次比较,学校不追求升学率,如此一来,学生学习无压力,教师教学无压力。虽然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是必留的,但教师从不批改这些作业,而是让学生对照正确答案去自行批改,然后将自己在学习中的差距和存在的问题上报教师,以便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芬兰的学生只在16岁时有一次强制性的标准化测试,即升入大学的测验,但学生可根据兴趣决定考试科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