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透了的金海英:40岁是舞者的黄金时代
2017-09-15王跃
王跃
在798艺术区程昕东国际艺术空间内见到金海英那天,正巧是她40岁生日。那是个空旷的水泥空间,午后,太阳透过天窗恰投射下一个狭长的阳光舞台,金海英一席白色长裙,在光影中自在起舞,像与自己的一场无声的对话。10月8日,她的个人舞蹈专场《无音》将在天桥艺术中心小剧场上演,作为给自己的一份生日礼物,也是对四十年人生的参悟。
朝鲜族姑娘总是给人以能歌善舞的印象,而金海英又是里面极特别的一个。出生在吉林省图们市的她,从小就显露出对舞蹈的灵性。三岁时,她就会对着镜子跳自己的编舞,花样百出,灵动自如。妈妈本希望她当个医生,但却难以招架天赋的力量。在十二岁时,她顺利考入了中央民族大学舞蹈系预科班,小小年纪就成为了一个北漂。
1996年,十八岁的金海英又成功进入铁路文工团,成为职业朝鲜族舞演员。进入院团并非意味着光鲜的生活。起初,团里宿舍不够,她只好住地下室,与老鼠、蟑螂同居了一年。那时,年纪轻,任务重,面向12个铁路局,每年要做四百场慰问演出,三分之二的时间她都在外地跑,有时一天得跳五场。但每个月100块的工资却只够她填饱肚子。为了资助她参加舞蹈比赛,母亲提前退休来到了北京,在韩国餐馆儿打工,而她自己也要到夜总会走穴。最深的记忆是1997年的圣诞节,一场演出就能挣300块,是她工资的3倍,晚上下起大雪,演出结束后怎么也打不到车,她和妈妈硬是从东三环走回了西二环外,足足走了三个小时。
上天会厚待努力的人。三年后,金海英的朝鲜舞独舞《俏皮的孙女》拿下了2000年的孔雀杯全国少数民族舞蹈比赛独舞二等奖,2003年其独舞《蝶恋花》获得了中日韩国际舞蹈比赛铜奖……。又两年,金海英遇到了她的真命天子,正在清华大学读研的一位韩国留学生,他“很憨厚,踏实,中文也说得很棒”,两人一见钟情。“他很心细,我老出差,他会把各种药都备好,放到我的箱子里。”半年后,两人结婚,一年后,儿子出生,一切都那么自然而然。
可是谁又能想到,命运和金海英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结婚三年后,一通来自烟台的电话,把金海英的心撕碎了——致命的车祸让老公与她的爱情永远停留在了热恋期。这种只会出现在电影中的情节竟真实地发生在自己身上,金海英只能苦笑着默默承受,承受着失去爱人的孤独,婆家的埋怨,单亲母亲的艰辛……
何以解忧 ?唯有舞蹈。过去的十年里,可以说是舞蹈解救了她。五年前,金海英因一场表演来到了798艺术区,当代艺术的别样气息登时让她眼前一亮,同时让现代舞闯入了她的生活,那种源自内心的、自由的肢体表达为金海英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她开始跟着中央民族大学现代舞班的孩子们一起上课,到世界各地演出时也不忘向当地的现代舞团取经……她张开了身体的每一个毛孔,汲取着自由的养分。
在金海英看来,民族舞有明显的风格,现代舞则是完全私人的表达;跳民族舞时,气息是提着的,而跳现代舞则是自由的释放。它看似更轻,却很有挑战——跳了几十年民族舞,她的身体很容易起范儿,她要刻意训练自己放松,“就这样自然地甩手、甩头,解放肢体,生活中什么样就什么样。”
虽没有20岁年轻舞者肢体柔软,但金海英觉得自己的优势在于心智和状态的成熟,这点恰恰是现代舞最可贵的——对事物的认知、对生命的理解越深,舞蹈则愈见味道。四十年的人生底色,丈夫离开后的十年生活,于她都是一筆可观的积淀。同时,现代舞也改变了她的性情。以前她遇事爱纠结,易急躁,现在她学会了放下,尤其对生命的理解:再努力也不一定能如愿,所以,放下执念,顺其自然。
《无音》是她的首次个人专场。为此她筹划了三年,直到去年遇到了编导金成勳,加之她一直以来的贵人、著名艺术经纪人程昕东的相助,才得以实现。而金海英自己挑起制作人的担子,从场地、舞美到宣传一手包揽,个中辛苦五味杂陈。
《无音》的灵感来自朝鲜族的经典舞蹈萨尔普里,表现女人的隐忍和解厄,金海英用现代舞的方式来演绎,突破自己的界限,探索民族舞与现代舞跨界的可能性,颇具实验色彩。《无音》的上半场,金海英身着白色婚纱,将一台黑色三角钢琴拉出来,钢琴好似他的爱人、他的儿子,割舍不掉的,她挣扎、坚持;下半场,穿梭于都市间,她与男舞者相遇,若即若离,未来会怎样呢?
此时无声胜有声。《无音》是金海英对前半生的回应。三十岁时,好像站在钢琴上舞蹈,如临悬崖,她会恐慌、无措。而近十年生活的打磨,让她坚韧,她说,“没有归宿,就先放一边,解决不了的事,就不要纠结。”于她,40岁是舞者的黄金时代,是一个活透了的金海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