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YJB阜宁组油层精细识别与“假性”干层的认识

2017-09-15蒋阿明童益珍

复杂油气藏 2017年2期
关键词:试油水层假性

蒋阿明,童益珍

(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江苏 扬州 225009)

YJB阜宁组油层精细识别与“假性”干层的认识

蒋阿明,童益珍

(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江苏 扬州 225009)

YJB阜二、阜一段油藏储层主要发育砂滩、砂坝、河道及泛滥平原等4种沉积微相类型,根据不同砂体的沉积特点及测井响应特征,利用大量的试油、测试及生产动态资料,细分沉积微相砂体类型,建立了油水层精细识别图版,弥补了常规测井资料应用的局限性。同时,结合储层压裂改造效果提出了“假性”干层的新认识,并建立了相应的测井解释图版。通过重新解释,释放了一批“假性”干层的潜力,为老油藏精细评价提供了依据。

砂滩 砂坝 河道 泛滥平原 “假性”干层 精细识别

随着油藏的深度开发,测井精细评价工作显得愈发重要[1-4]。一些上世纪80,90年代投入开发的老油田或油藏,由于受当时测井条件的影响,其取得的单井测井资料基本为常规测井资料[5-6],主要包括微电极、双感应-八侧向、声波时差、自然电位、自然伽马等曲线,较大程度上制约了测井新技术在油气藏评价中的应用[7-10]。同时,随着压裂等储层改造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些原测井解释为“干层”的储层,也即“假性”干层,通过二次试油获得了较高的产能,展示了老油藏挖潜调整的巨大潜力。基于上述条件和认识,以YJB油田阜二、阜一段油藏为例[11],在深入分析油藏特征的基础上,借助精细的沉积微相研究[12],利用常规资料开展精细测井评价研究,弥补了常规测井资料应用上的局限性,取得了明显效果。

1 问题的提出

YJB油田位于金湖凹陷卞闵杨构造带,是1988年投入开发的相对整装断鼻油藏,主要含油层系为古近系阜宁组二段(E1f2)、一段(E1f1),储层为孔隙性砂岩。阜二段储层孔隙度为11.8%~25.4%, 平均17.7%,渗透率为(1.3~1 425)×10-3μm2,平均91.4×10-3μm2;阜一段孔隙度为7.7%~21.9%,平均16.3%,渗透率为(<1~139.5)×10-3μm2,平均10.3×10-3μm2,储层非均质性较强。

阜二、阜一段油藏含油井段长,其储层沉积微相差异很大(图1)。E1f2为一套滨、浅湖亚相沉积,主要发育砂坝和砂滩两种微相类型;E1f1为河流相发育区,水系特点以干旱的间歇河流为主,亚相类型主要为河床亚相和漫滩亚相,主要发育河道和泛滥平原微相。如果不考虑沉积上的差异性,仅依据试油资料建立电性参数交会图(图2),则在图中可以发现:无论深感应还是6 m底部梯度测井,其电阻率值在5~10 Ω·m之间时,油、水层混杂,分区性较差,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进行油水层识别误差较大,无法满足老油田精细评价的需求。

图1 阜二、阜一段不同沉积微相砂体测井特征曲线

图2 阜二、阜一段声波时差与感应电阻率、6 m电阻率交会图

2 不同沉积类型油层精细识别方法

本区主要发育4种沉积微相类型,不同沉积微相砂体反映的电性差异明显,因此通过开展精细沉积相研究,准确划分出沉积微相类型,并按照不同的沉积微相砂体类型建立相应的电性图版,可以极大提高油水层判别的准确率[13-14]。

2.1阜二段砂坝砂体

从建立的声波时差与感应电阻率、声波时差与6 m电阻率交会图(图3)上可以看出:油、水层分区性明显,电阻率、声波时差等几个参数就可以清楚区分油水层。油层感应电阻率大于或等于10.0 Ω·m,6 m电阻率大于或等于10.0 Ω·m;水层感应电阻率小于7.4 Ω·m,6 m电阻率小于6.0 Ω·m。图中有2个油层点漏失,分别为Y11-3井4号层(井段1 645.4~1 646.0 m)和Y16井3号层(井段1 488.3~1 489.0 m),其测井一次解释均为干层,由于层薄及高阻屏蔽的影响,电阻率不高。对于E1f2砂坝砂体,小于1 m的薄层较为少见,砂层厚度一般大于4 m,电阻率较高,一般在10 Ω·m以上。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对于感应电阻率在7.4~10.0 Ω·m之间、6 m电阻率在6~10Ω·m之间的砂坝砂体,要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综合考虑层厚和井所处构造位置(是否在油水界面之上)。在油水界面之上的薄层(<1 m)可能为油层;如果厚度大,可能为干层或水层。

图3 不同沉积微相砂体声波时差与感应电阻率、6 m电阻率交会图

2.2阜二段砂滩砂体

E1f2砂滩砂层厚度普遍小于4 m,大部分厚度小于2 m。由于多数井为多层合试,单试资料较少,油层资料点多,油水层差异明显,油、水层之间基本没有空白带(图3)。其中水层点为Y9-2井9,10号层点(井段1 927.0~1 936.0 m),油层在界限附近资料点多,且有1个单试层点,为Y9-2井的6号层(井段1 913.8~1 915.6 m),该层酸前测试日产油0.064 t,酸后日产油1 t,由于处于构造低部位,距油水界面很近,正好与试油资料吻合。总体上,油层感应电阻率大于或等于7.1 Ω·m,6 m电阻率大于或等于5.0 Ω·m;水层感应电阻率小于7.1 Ω·m,6 m电阻率小于5.0 Ω·m。

从图3也可以看出:砂坝与砂滩由于沉积微相的差异,含油层电性上也存在差异:前者比后者要求高,这也符合常理,砂坝砂体厚度大,岩性颗粒粗,而滩砂颗粒细,泥质含量较高,因此含油层电阻率标准略低。

2.3阜一段河道砂体

根据E1f1河道砂体的试油资料与对应层的电性参数建立了电性交会图版(图3)。图3表明油、水层分区性明显。油层感应电阻率大于或等于8.0 Ω·m,6 m电阻率大于或等于7.6 Ω·m;水层感应电阻率小于8 Ω·m,6 m电阻率小于7.6 Ω·m。

2.4阜一段泛滥平原砂体

同样根据识别的E1f1泛滥平原砂体的试油资料与对应层的测井参数编制了电阻率与声波时差的关系图版(图3),图3反映出的油层和水层差异性同样比较明显,油层感应电阻率大于或等于8.7 Ω·m,6 m电阻率大于等于8.6 Ω·m;水层感应电阻率小于8.7 Ω·m,6 m电阻率小于8.6 Ω·m。

3 “假性”干层的认识与精细识别 结果

在上述E1f1河道、泛滥平原砂体电性标准图版中,出现“油干层”、“水干层”、“干压油”等“假性”干层。“油干层”:试油时获得了油流,但没有经过压裂等储层改造措施,产量不高,以前把这种层称干层,其实应为油层,如Y4-1井E1f1216~21号层(井段1 768.4~1 804.8 m),1989年3月试油,酸前、酸后测液面日产油均为0.88 t,当时试油结论为干层,实为油层;“水干层”:试油时产水,水量不大,认为干层,其实应为水层,如Y3井E1f1320~23号层(井段1 832.6~1 843.0 m),1989年5月试油,测液面日产水1.1 m3,当时试油结论为干层,应为水层;“干压油”层:试油时基本没有液量或油量很小,认为干层,经过压裂等措施后,获得了工业油流,具有一定的产能,应为油层,“单压油”层也即“干压油”层,为单独试油的层,如Y19-2井E1f1315~17号层(井段1 683.3~1 705.4 m)(图4),1993年6月试油,测液面日产油0.8 t,7月投产后,不出油,10月进行压裂,11月投产初期日产油6~8 t,高峰时达18.3 t,一直生产至2010年12月,累产油4.133×104t,后转至上部E1f129~11,13号层生产。

图4 Y19-2井测井曲线

通过进一步分析研究认为:YJB阜宁组油藏在上世纪90年代初乃至之前,针对储层改造采用的措施方式主要以酸化为主,总体上E1f2效果较好,E1f1效果差;之后对E1f1储层开始采取压裂改造方式,特别是针对E1f1大厚层河道砂体,压裂效果明显,因而出现较多的“干压油”、“单压油”等砂层。单独对“油干层”、“水干层”、“干压油”层、“单压油”层电性参数进行研究,油、水层电性界限非常清晰明了(图5)。油层感应电阻率大于或等于8.0 Ω·m,6 m电阻率大于或等于8.0 Ω·m;水层感应电阻率小于8.0 Ω·m,6 m电阻率小于8.0 Ω·m。因此,有了“干压油”层、“单压油”层的实证资料及其重新认识,明确了一批“假性”干层的实际性质,从而提高了图版的识别精度及二次解释的符合率,为油藏精细评价及调整挖潜提供了依据。

图5 E1f1“假性”干层声波时差与感应电阻率、6 m电阻率交会图

4 结论

(1)在油藏缺乏测井新技术资料的情况下,通过细化沉积类型,建立不同微相砂体的油水层识别图版,可有效提高油水层判别精度,弥补常规测井资料应用的局限性。

(2)结合储层压裂改造效果提出了“假性”干层的新认识,建立了“假性”干层的测井解释图版,为深入挖潜油藏潜力提供了新的依据。

(3)通过对YJB油田阜二、阜一段油藏进行新一轮精细识别,共有29口井增加油层108层,油层总厚度324.2 m,解放了一批“假性”干层,同时也进一步深化了对该油藏的认识。

[1] 王贵清,丁娱娇,魏玉梅,等.油藏评价区块测井精细评价技术[J].国外测井技术,2012(4):14-16.

[2] 张景皓,宋子齐,何羽飞.岩石物理相分类与油层有效厚度研究——以HQ地区长6特低渗透储层评价为例[J].国外测井技术,2014(1):7-12.

[3] 苏明飞.低渗砂岩储层测井评价与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1(32):61-64.

[4] 闫伟林,赵杰,郑建东,等.松辽盆地北部扶余致密油储层测井评价[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4,33(5):209-214.

[5] 侯雨庭,赵海华,汤宏平,等.鄂尔多斯盆地长73隐蔽型致密砂岩储层测井评价[J].测井技术,2015,39(4):491-495.

[6] 刘晓敏.基于常规测井资料的礁滩相储层储集类型分类[J].测井技术,2014,38(1):99-103.

[7] 李娜,何小菊,高秀丽,等.低孔低渗储集层测井评价技术综述与展望[J].国外测井技术,2013(3):8-14.

[8] 范姗姗,章成广,郝建华.低渗透储层流体测井识别方法研究与应用——以塔河油田石炭系为例[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2,9(4):452-457.

[9] 张菲,孙培安,张乐.高分辨率阵列感应测井在薄层评价中的应用[J].石油实验地质,2012,34(5):510-513.

[10] 冯进,潘卫国,管耀,等.非均质性油藏测井评价新技术及其在南海东部的应用[J].中国海上油气,2015,27(3):37-45.

[11] 阎振华,胡望水,熊平,等.金湖凹陷杨家坝油田阜二段、阜一段沉积微相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11(2):61-66

[12] 王娟茹,邵先杰,胡景双,等.复杂小断块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以杨家坝油田为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9,16(3):76-78.

[13] 陈同飞,蒋阿明,张菲,等.薄砂体油层常规测井精细识别技术及其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4,36(12):117-120.

[14] 蒋阿明,陈同飞,张菲,等.GJ地区阜二段滩坝砂体薄油层识别[J].复杂油气藏,2015,8(1):1-5.

(编辑 谢 葵)

Fine identification of reservoir and understanding of ‘pseudo’ dry layerin Funing Formation of YJB Oilfield

Jiang Aming,Tong Yizhen

(ExplorationandProductionResearchInstituteofJiangsuOilfieldCompany,SINOPEC,Yangzhou225009,China)

1st and 2nd members of Funing Formation in YJB reservoirs mainly developed four types of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including beach sand,bar sand,channel sand and flood plains sand.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sedimentary sandbodies and logging responses,using a large number of testing and production performance data,subdividing types of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sandbodies,a fined identification chart of oil-water layer was established to compensate for the limitations of conventional logging data.Meanwhile,combined with the fracturing effect of reservoir,a new knowledge for ‘pseudo’ dry layer was proposed,and the corresponding logging interpretation chart was established.The potential of a number of ‘pseudo’ dry layers has been released by reinterpreting,which provides a basis for the fine evaluation of old oil reservoirs.

beach sand;bar sand;channel sand;flood plains sand;‘pseudo’ dry layer,fine identification

10.16181/j.cnki.fzyqc.2017.02.007

2016-08-30;改回日期:2017-02-15。

蒋阿明(1967—),高级工程师,现从事勘探及储量综合研究和管理工作。E-mail:jiangam.jsyt@sinopec.com。

TE325

:A

猜你喜欢

试油水层假性
黄渤海不同水层中浮游植物对灰霾添加的响应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超声引导下压迫联合瘤腔注射凝血酶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观察
高压电缆大截面分割导体焊接后的机械性能及缓冲阻水层设计
水稻水层管理田间试验总结
井下作业试油工艺技术探讨
试油测试技术与发展方向
探索高温高压深井试油技术的优化与应用
高压油气井试油工艺分析
8例血小板假性减少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