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质量改进在PICC导管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2017-09-15杨加红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9期
关键词:导管静脉护理人员

杨加红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中医院外科病区,江苏 南通 226400)

持续质量改进在PICC导管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杨加红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中医院外科病区,江苏 南通 226400)

目的 研究与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PICC导管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留置PICC导管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为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行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PICC知识知晓度、导管留置时间、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等,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在PICC导管护理中应用之后,能显著提高患者PICC知识知晓度,且能有效缩短导管留置时间,以及减少各种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持续质量改进;PICC导管;护理;应用价值

PICC导管即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其是由肘窝静脉沿血管上行,将外周中心静脉导管送入上腔静脉的一种置管方法,其特点在于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并发症少、留置时间长,且适合应用于长时间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同时还能减少护士工作量,减轻患者痛苦[1]。但是采用PICC导管时,置管期间容易出现导管堵塞、机械性静脉炎等并发症,因而需对患者加强护理,以便提高患者PICC效果[2]。因此本文对持续质量改进在PICC导管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留置PICC导管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8~85岁,平均年龄(45.12±4.68)岁。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9~77岁,平均年龄(46.23±4.57)岁。两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具体为:(1)制定护理方案。即根据患者留置PICC导管后发生外周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移位、导管感染等并发症的原因以及几率,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方案,具体内容包括日常护理、健康教育、PICC导管维护等。而参与护理的护士需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2)实施护理措施。首先利用多媒体、海报、宣传栏等,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要将PICC并发症类型、导管维护、置管具体操作流程以及处理方法等详细的告知患者,要认真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其次是对患者加强日常护理,即清洗导管、及时更换导管敷料、确保导管内部清洁、通常,避免出现导管堵塞。最后是定期对护理人员加强指导和培训,即将PICC导管并发症处理技巧以及维护技能等详细的告知护理人员,以便增强其护理技能水平,从而促使患者达到较高的护理满意度。(3)检查护理情况。即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考查,对其日常护理工作加强考核和测评,同时采用自制的PICC知识调查问卷,对患者知晓PICC相关知识的程度进行了解,并评选出最优护理人员,以此种方式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达到持续质量改进的目的。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PICC知识知晓度、导管留置时间、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等情况。即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以及PICC知识问卷,均为100分,得分与护理效果成正比。记录两组导管留置时间以及并发症,并发症如外周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移位、导管感染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PICC知识知晓度、导管留置时间、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PICC知识知晓度、导管留置时间、护理满意度等,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PICC知识知晓度、导管留置时间、护理满意度对比()

表1 两组PICC知识知晓度、导管留置时间、护理满意度对比()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n PICC知识知晓度(分) 导管留置时间(d) 护理满意度(分)观察组 40 88.61±8.79* 122.51±34.27* 97.54±2.35*对照组 40 74.32±6.54 158.94±36.53 76.87±2.41

2.2 两组并发症情况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2/40),其中1例导管堵塞、1例导管移位,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0%(8/40),其中3例外周静脉眼、2例导管感染、3例导管堵塞,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通常患者在留置PICC导管时,由于疏于日常护理,再加上专业知识较为缺乏,因而容易造成一系列并发症,并对PICC导管的治疗效果产生严重影响[3]。而在PICC导管护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其强调护理实施过程中,且是在全面理论管理的前提下发展而来的一种全新护理模式,采用此种模式对PICC导管留置患者进行护理,既能提高患者对PICC导管相关知识的掌握度,同时还能增强其自我维护的意识和水平,并能避免发生外周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移位、导管感染等各种并发症,从而促使PICC导管发挥出更大的临床疗效[4]。

本文的研究中,观察组PICC知识知晓度、导管留置时间、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等,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看出,持续质量改进在PICC导管护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持续质量改进在PICC导管护理中应用之后,能显著提高患者PICC知识知晓度,且能有效缩短导管留置时间,以及减少各种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1] 李春梅,焦月新,黄慧敏,彭金莲.持续质量改进在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05:33-34.

[2] 朱春萍.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01:124-125.

[3] 吴爱庆.持续质量改进在感染科导管护理安全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10:1679-1680.

[4] 罗月婵,黄 胜,吴晓婵,黄少平,黄桂芳.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在植入袖套式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17:115-117.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29.179.02

猜你喜欢

导管静脉护理人员
新型浅水浮托导管架的应用介绍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
活血化瘀法治疗颈内静脉置管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