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的本位功能

2017-09-15陈凯峰

城乡建设 2017年17期
关键词:建筑功能人居异化

■ 陈凯峰

建设文化

建筑的本位功能

■ 陈凯峰

在一般的物质认识观看来,时间和空间确立的是建筑的物象,也给定了建筑的时空位置,因此有了不同时代的历史建筑、不同文明的区域建筑等不同存在情况。然而,任何时空的、历史的、区域的建筑,都有共性内容,那就是建筑的本原,即人类本初至今对建筑提出的始终不变的“功能”需求,这并不是单纯的物质形态存在的问题。

以文化学理论而言,建筑的物象、建筑的使用,都是建筑的物质形态存在,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轴线上;而任何建筑通常具备的“功能”虽然也是一种存在,但显然与时空概念的建筑不同,是一种物质与意识结合的社会形态。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建筑在实际使用时有了个性特征和现象的出现。于是,作为社会形态存在的建筑功能,不可能与物质形态的建筑完全吻合,不仅人居史上的建筑功能是随社会需求类型的增加而发展的(参见图19-1左),人居中的个体建筑功能也是随社会结构的复杂化而演进的(参见图19-1右),这才有了发展至今的丰富而庞杂的人居现状。

图19-1 人居“建筑功能”发展演变示意图(左:古代“人居”画作;右:现代“建筑”实例)

不过,无论人居或建筑的功能是如何发展演变的,其建筑本质是不变的,都是有根源性的本原存在。这一建筑功能的本质或本原,可谓之为“建筑本位功能”。“本位功能”是什么?对此,应该有一个较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包括时空性人居建筑的社会形态认识,这是有文化科学要求的合理认识的获取。

第一,“功能”是建筑的核心内涵

在人类社会的文化总体里,建筑是以“物”的形态出现和存在的,是人类社会的主要基础设施,是为人类的生存或生活活动提供所需的空间环境。这一“物”的存在,之所以能满足人类生存或生活活动的需求,关键在于其“功能”具备社会存在和活动需求所提出的各种空间功能。如人类早期的生存需求,就是创造一个能规避天灾、防御天敌、“防寒避雨御虫蛇”的空间,使人类这一物种能较安全地得到生存繁衍;当人类不仅繁衍存续,还形成了日渐膨胀的社会群体,并有了群体的社会分工,使社会交往成为一种必要时,非仅居住的功能空间需求就产生了,人居区里有了集市、市场、店肆及商铺等功能建筑的出现(参见图19-1左)。又如人类近现代以来飞速发展,社会结构渐趋细腻复杂,传统产业不再是人类生存活动的唯一方式,传统人居便由此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功能类型繁多的空间需求,且当细腻的个性功能难以一一对应分别满足时,无区别的、模数化的、规整简约的现代建筑也就应运产生了(参见图19-1右)。

显然,人居的建筑并不只是“物”的存在,其“物”是有非“物”内涵的。当然,在文化科学理论的概念里,任何人类创造的“文化”的物质都不是孤立的,都是人类非本能行为的结果,其行为本身便都是一个具有一定意识支配的思维过程,其主导内容就是人们所赋予建筑的“功能”,包括其最基本的功能内容和功能空间。而且,这也是任何时空的人类建筑通常有的行为意识现象,以及其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北京故宫是一座以传统形制方式的“前殿后寝”总体布局营构的庞大的宫殿建筑群,主要建筑的“殿”“寝”居纵中轴线上,且以“前殿”的“太和殿”为最高等级,殿面宽十一间、进深五间加重檐庑殿顶(见“太和殿”透视图19-2左),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殿堂建筑。该“殿堂”功能内容明确,是国朝大事的各种最高典礼或礼仪举行的空间场所;而且,与其相呼应的是对这一空间的总体塑造营构,“前殿”依次有太和、中和、保和三殿,不仅这三殿相对于两侧及前后建筑为最高,均建在三层高的汉白玉石雕基座上,以最前面的太和殿的体量最为高大,使该殿成为整体空间中至高无上的建筑(见“前三殿”鸟瞰图19-2右)。显然,其功能赋予与空间塑造可谓是完全吻合,由此也可明确其殿的“功能”的建筑核心蕴涵。

西方文明史上的主体建筑基督教堂,同样是由功能来完成其总体构思和空间组织的。始建于12世纪中后期的“巴黎圣母大教堂”(法语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位于塞纳河畔,坐东朝西,沿袭的是西方传统基督教堂的建筑功能空间的构成。总体是由四个基本功能空间组成,自前而后依次为教堂广场、教堂门厅、礼拜主堂、耶稣祭坛四部分,这四个基本空间所成整体,均基于耶稣之母“圣母(玛丽亚)”,基督信徒们怀着对“圣母”崇敬之心汇集于宽大的广场,而后入西向尖拱券门洞的门厅,过门厅后便是五纵的中厅(高约35米)及两侧各两廊(高9米多)构成的主堂,可容近万人礼拜,主堂的东端尽头是半圆平面而穹顶的(耶稣基督)祭坛,其建筑整体全宽47米、进深125米,以一对60多米高的塔楼分峙两侧为正立面(见图19-3左);这四个基本空间的功能是演进式的,就像是一部戏剧的情节推演,由广场、门厅等渐进叙述的推演而渐入佳境,到主殿堂的礼拜、祭坛而达情节的高潮,宛如进入了有穹顶空间的天堂(见图19-3右),对“圣母”的崇拜便在这一连续的空间中得以实现。

毫无疑问,无论是中国传统建筑、还是西方传统建筑或其它文化区的各时期建筑,“功能”都是所有建筑的核心内容。若没有“功能”的蕴涵,任何人类的行为结果的构筑空间,都只是“空间”而已,不具有明确的空间使用意义。以人类的文化性质论,不可能是人类文化创造的产物,其所构也成不了严格意义的“建筑”。

第二,“建筑功能”主导着人类的建筑过程

实际上,人类的建筑过程是由“功能”引导而完成的。或者说,“功能”是人居建筑的本原动机,也是建筑生命存续使用的基本主旨。动机是建筑的起点,人类因之而动、而作,作人居所需的建筑;主旨则支配着这一“作”的人类行为的建筑过程,不仅居用空间形成时需要有主旨,居用空间完形后同样需要有主旨,以维持所成空间的建构与使用的统一性,即以基本主旨贯穿其全过程,而不致始构而终弃,弃本原“功能”而不用或异用,这也是建筑最不愿意有的存在现象。

人类的建筑过程有两方面的理解认识:一方面是营造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存续的过程。若以时间概念来看这两个过程,其实就是“建筑”生、存全过程中相继出现的两个构成时段的基本环节。而这两个不同时段的“建筑”环节,虽然其基本物态大致是不变的,却有“功能”内涵问题需要辨识。对同一“建筑”来说,这两个环节的“功能”应该是统一的;如果“功能”内涵不统一,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则是建筑的“异化”。而判定建筑是否存在不同生存环节的不统一或“异化”的现象,主要根据其“功能”,这是建筑的客观必然,也是人们认识时的基本评判标准。

其一,建筑营造过程可能的功能“异化”。

在日趋规范的现代建筑的营造里,建筑的生产或产生通常有一个非常程序化的过程,那就是需要经过立项研究、规划设计、施工成形等基本的程序过程,且在一般情况下,贯穿这一程序过程不变的是“功能”。然而,尽管“功能”在立项研究时就已先期确立,但程序化过程中的立项后各个环节或步骤都可能会有异化的变数存在。

首先是规划设计的变数存在,规划设计的方案可能有立项及规范外的主观意识的“创造性”变异。在建筑学理论里,空间形式是与功能相呼应和协调。什么内容的功能就需要什么样的空间形式,尽管人们并不提倡完全的“功能主义”,但“空间形式服从功能内容”这一点还是可以为大多人认可的。只是现实的建筑,却在设计环节出现了许多变异现象,非功能要求的造型、无功能意义的饰构、没有功能需求的空间等大肆横行,其空间形式完全凌驾于功能内容之上(参见图19-4左),怪异、庸俗之极!

图19-2 北京故宫前殿“功能”与“空间”关系图(左:“太和”主殿;右:“三殿”总体)

图19-3 巴黎圣母教堂“功能”与“空间”关系图(左:“教堂”总体;右:“主殿”穹顶)

图19-4 现代营造过程功能“异化”示意例图(左:“设计”异化实例;右:“施工”异化漫画)

其次是施工成形的变数存在,图纸的实物化也可能有设计及规程外的客观社会上“贪欲性”变异。建筑功能的实现,不是在设计图纸上,而是在施工成形后,图纸的实物化是功能实现的关键。一般而言,施工是按设计图纸及施工规程完成的,什么样的设计图纸就决定什么功能的建筑实物产生,并由规程监管。其实,人类社会的建筑工程并不是简单的建筑问题,还与诸多社会因素相关,特别是经济利益的因素,当贪婪的欲念出现时,社会巨资投入的建筑工程就完全可能出现已不鲜见的“楼歪歪”现象(参见图19-4右),其原有的立项及设计功能焉能不“异化”?

其二,是建筑存续过程常见的功能“异化”。

成形后的建筑,按常理而论,既有功能已具备,随后就是功能建筑的真正实现。而实现功能的合理做法就是按既定功能来使用,这也是真正的功能建筑。当然,这也是所有建筑的共性,如最常见的生活活动的居住建筑、办公建筑、教学楼、科研楼、医院、商场以及生产性的厂房、车间等,其立项时所给定的功能,在设计施工完成后的正常使用中,已真正实现了与之相应功能意义的蕴涵。不过,有些建筑却可能在成形后的使用中主观或客观地无法完全实现其既有功能。

现代以来,最常见的是各种“临时性”馆场的永久建筑营构,这似乎是一类尴尬的功能建筑。一方面是功能建筑需求的“临时性”;另一方面是功能建筑结构的“永久性”。而且,此类建筑还甚具普遍性,诸如各种运动会、博览会等,特别是“奥运会”“世运会”“世博会”等不易申办的会。比如,2010年在上海举行的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Better Life)的“第41届世界博览会”,有二百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展,除了主办国的中国建了世博中心、演艺中心、主题馆、世界气象馆等许多场馆外,尚有40多个参展国投资了自建馆,而会期却只有半年。那么,以“功能”使用的概念论,严格意义的建筑便仅存半年,此后的建筑就是事实上的功能“异化”,建筑空间可能用为非“世博会”的其它功能(如世博中心馆的图19-5左),也可能用后即拆除或空置了空间的场馆(如各国自建馆的图19-5右);而不管是那一种情况的“异化”,其原构的“永久性”建筑“功能”实际上已不存在了,即便是若干年后在原地再办一次“世博会”,其主题已改变,所需功能空间当然也已不同,则这些场馆还能再用吗?

图19-5 现代建筑存续过程功能“异化”例图(左:“使用”异化;右:“拆空”异化)

可见,人类建筑的营造和使用的建筑全过程都需要“建筑功能”的主导,也只有在本原“建筑功能”的主导下,才能有科学合理的建筑使用。

第三,建筑的本位功能就是“居”

建筑内容的核心是“功能”,任何建筑都是有一定功能蕴涵的“功能建筑”,其生、存过程也由“建筑功能”主导。故而,建筑离不开功能,只要是建筑,就必定有相应的功能存在于其中。建筑是随人类社会的发展需求而分化的,分化至今,有许许多多不同类型的建筑,这些已分化形成、或正在分化的建筑类型也大致是以“功能”为基本标识的。无论建筑怎么分化,所形成的建筑类型是什么、有多少,都源于人类建筑功能最早的分化点。即,建筑是有根本功能的。那么,其根本功能是什么?

从中国古文明人居来看,“建筑功能”的根本或源头是“宫室”。

先秦《易传·系辞(下)》载曰:“上古(时),(人类)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其“上古”的早期人类生存,由“穴居”易为“宫室”,其“宫室”应该就是具有人类文化意义的居所的“建筑”。后来的唐韩愈在《原道》一文中亦曰:“(古时)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然后为之‘宫室’”。“木处”指“巢居”;“土处”指“窟居”,两种居所均有不宜,故而为之“宫室”。而“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尔雅·释宫》载语),“宫”“室”二字均指人类早期居所,或者说是古中国文明区人类最早的“建筑”,其“建筑功能”就是“居”。清焦循所撰《群经宫室图》二卷本,就有对传统“宫室”概念的概括,上卷有“城、宫、门、屋”四类,下卷有“社稷、宗庙、明堂、坛、学”五类,以及诸多图或附图(参见图19-6左),这实际上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功能性基本分类,分为大人居的“城”、小建筑的“社稷”等不同建筑空间,被综合性地统称为“宫室”。若以现代建筑功能类型的概念而论,其实已有许多非住宅的建筑类型出现,包括公共性建筑的分出,如《群经宫室图·下卷》所载述的“宗庙”便是一类传统时期常见的公共建筑,其功能已有别于仅为生活起居的一般宅院,是中国传统宗族社会中通常必有的族群“殿堂式”公共建筑(参见图19-6右)。

图19-6 中国人居功能由“宫室”到“殿堂”演化例图(左:“宫室”古图;右:“殿堂”实例)

以西方古文明的人居来看,其“建筑功能”的根本或源头是“Palace”。

西方文明的人居被认为是源于爱琴海的“克里特(Crete)岛”,岛上曾有一座规模约2.7平方公里的人居城市—“克诺索斯”(Knossos)。与所有的人类文明早期人居区一样,该人居最初的建筑也只有生之“居宅”与死之“墓葬”,随着人居社会的发展,出现了管理者或统治者,并分出了不同的群体阶层,最早的族群头领乃至国王也就由此产生。人居中的“居宅”便也相应地有了不同阶层的功能需求。据考证,“克诺索斯”城始建于公元前17世纪的“米诺斯”王宫(Palace of Minos)就是这样出现的(参见图19-7左)。这也是迄今所知西方文明人居史上最早、最大的核心建筑,功能的分化就是不同社会阶层的居所在此城中的区别。西方文明形成后,社会功能需求日渐增多,人居区及国家也在膨胀和分化,分出众多的国家和大大小小的人居。但不管西方社会如何分化,社会结构如何复杂,在其西方文明的整个传统时期乃至近现代,有一种功能是大致不变的—对“基督”的宗教信仰,以致无论其传统的人居区怎样规划建设,基本上都以“基督教堂”为主体建筑(参见图19-7右),这是西方传统人居区的共性特征,也使宗教建筑成为西方社会的一种特殊功能需求。

图19-7 西方人居功能由“Palace”到“教堂”演化例图(左:“Palace”复原;右:“教堂”实例)

此外,西亚、北非、南亚、中南美等其他文明区的人居,同样有其“建筑功能”的源头。西亚文明源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构的土坯日晒砖屋,也由此创构了拱券结构及穹顶建筑,以及后来由穆罕默德居屋演变的伊斯兰教寺;北非文明源于尼罗河流域的土石泥屋,却以巨石墓塔著称史上,后来又因客观环境条件邻近西亚而被“伊斯兰化”;南亚文明主要源于“恒河—印度河”流域的土石砖屋,更多的是各种石窟,包括精舍(Vihara)、支提(Chaitya)及多种宗教混杂的石窟群,并在中古中后期兼蓄了伊斯兰文化;中南美文明是由玛雅、印加、阿兹特克诸文明混合而成的,均源于土石屋及人居城,尽管其文明突然湮灭于中古后期而成谜,但仍遗存众多大体量的宗教性石塔庙,诉说着其文明曾有的辉煌。这些人类文明区的人居,无不源于客观自然环境的易构居屋,虽然后来都随社会的发展而有了许多不同的功能建筑,但建筑的根本是相近或相同的,都源于居住建筑。

因此,建筑功能在各文明区的人居史上是发展的,且随社会需求的发展而分化,分化出许多不同的功能需求,但其功能空间的使用仍是“居”;而建筑的功能就是“建筑本位功能”。那么,以人类各文明区的人居根本及源头而论,建筑功能本位于人类之“居”也就显而易见了。

(作者单位:泉州市建筑文化研究院(筹))

猜你喜欢

建筑功能人居异化
新型建筑功能材料专题引言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建筑设计中建筑功能与建筑造型的关系研究
浅谈建筑设计中建筑功能与建筑造型的关系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绿化设计构建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