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下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空间形态优化

2017-09-15查晓鸣

城乡建设 2017年17期
关键词:人居广场空间

■ 查晓鸣

地下空间

地下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空间形态优化

■ 查晓鸣

地下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空间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城市优化城市空间形态的新手段。我国在地下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空间开发利用集中在建筑工程技术层面,对于如何系统地、一体化地规划设计地下生态人居环境空间则缺少系统的研究。本文力图对地下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的内涵、优化的基本原则、开发利用优化模式进行总结与分析。

一、地下城市生态人居环境亟需空间布局优化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地下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空间开发利用进入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阶段,具体体现在数量和规模上。城市中心区生态人居环境密度高、地价高、土地资源紧缺等问题也使得地下生态人居环境空间开发的发展得到推进。城市中心区的过度开发导致了一系列城市问题接连出现,基础设施的不足、使得地下空间开发作为填补基础设施的改造与增容;中心区的繁荣增加了交通流量,利用地铁整合城市交通促进地下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空间大规模开发建设。为保护历史性建筑与传统城市风貌,地下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空间开发成为联系城市历史,保存城市风貌与城市景观的重要手段。

(1)协同发展的原则:通过地上与地下生态人居环境空间系统的相互作用,进而拓展城市空间容量、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2)开发规模预测的原则:立足于国情与地方发展的实际情况,增强规划实施的可行性,不能盲目开发建设,依据地下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预测开发的强度和深度。

(3)结合人防的平战结合的原则:与城市人防建设紧密结合,规划考虑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的需求,将地下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空间开发利用与人防工程相结合,实现防空、防灾、

平战结合的设计思想。地下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空间作为城市防灾减灾空间,具有抗震性能强、防风雨、防灾等功能,对战事防护也有一定的作用,结合城市规划设计提高城市防灾能力、展示提高城市防护能力。为发挥地下生态人居环境空间的防灾减灾作用,做到平战结合的设计,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生态人居环境空间。地下生态人居环境空间平战结合具有双层意义,一是城市地下生态人居环境空间开发利用时在功能上兼顾平时防灾与战事防护的要求;二是在城市生态人居环境人防工程的规划建设时,应将地下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空间的规划体系纳入城市生态人居环境规划的要求中,符合一定规模、功能、布局和形态的要求。

二、空间开发利用优化模式探讨

地下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空间开发是促进城市生态绿色系统、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综合防灾减灾系统发展,实现对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结合地上生态人居环境空间对城市形态优化的有效手段。从地下城市生态人居环境规划的宏观到微观控制体系,结合地下生态人居环境空间的特点灵活规划设计开发的指标与时序。

(1)土地混合利用:办公、商业、居住等功能在公共空间下的集聚并根据大区域范围内的主导功能确定或根据不同时期的需求进行灵活调整运用,土地混合利用对提高城市活力和吸引力、促进社区多元化融合及形成紧凑型城市具有重要的意义。土地混合使用不仅节省了土地资源,而且能够降低区域内的交通拥堵,在获得高质量的生活品质、高水平的文化艺术设施,保护历史文脉的基础上实行紧密的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结构形态,解决了我国耕地资源紧张的问题。

(2)TOD模式:Cathorpe提出的“公交导向的土地开发模式”(TOD)是发达国家对轨道交通周边地区研究所提出的以交通走廊为发展轴线、交通站点为发展节点,加强周边建设密度、综合功能建设、步行慢系统、形成紧凑型网络化的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空间形态。TOD理论将城市运行小路与城市公共交通站点的显示功能高度重叠,将基础设施建设高品质化、缩短绿地公园的距离,将原有的城市规划布局分级成城市中心、公园绿地,更注重中心核心区的效率与轨道交通、公共交通的协调性发展。注重步行系统和城市生活圈的有机联系。

(3)竖向分层:地下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空间开发垂直分层,满足各类地下设施的功能要求。紧凑的城市生态人居环境功能形态使得单体地下建筑之间的联系变得紧密、尤其是正在开发建设当中的项目需强调高层建筑地下的相互联系和垂直空间上的统一规划设计。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与地下生态人居环境空间利用性质、功能、区位、地形和地质条件相关。国内外土地制度的不同使得地下空间在竖向分层的标准尚不统一,但基本原则是一致的。先浅后深、先易后难,有人在上、无人在下。根据不同深度的开发强度分为几种(如上表中所示)。

地下空间开发强度表

三、国内一体化开发项目实例

(一)北京中关村西区

建设概况:中关村西区地下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空间开发基于“地下整体规划开发、地上分步推进、高密度低容量”的开发策略。总占地51.44Ha,地上建筑面积100万m2,地下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空间开发面积50万m2,规划用地38.36Ha。

项目特点:建立步行交通体系:二层慢交通步行休闲系统将各个建筑与步行道连接起来,也是换乘空间,连接建筑与公共绿地、广场,并在地铁换乘区域和公共交通空间设置了自动步行道。地下两层主要以商业为主,与地铁换乘和地上空间连接通道联系起来,通过采光窗、采光井将自然光线引入地下空间中以便改善地下空间中的公共环境。呈现开发密度高,总体比例低:办公楼容积率5.1、综合科技贸易用地容积率为5.9、金融资讯用地容积率3.0、西区道路广场和公共绿地的比例占总的45.4%;但总容积率仅为2.0。绿化景观空间:以中心广场为核心,连接楔形开放式绿地并结合二层步行平台,选择与北方自然条件适宜的绿植,使中关村西区充满了绿色生态、环保、开放式等基调的公共绿化空间。一体化地下空间开发:地下空间的开发面积约50万m2,以“综合性市政环廊+地下空间+地下环形车道”为开发理念的三位一体的开发模式。在国内首次建设地下交通环廊系统,总长1.9km,断面净高3.3m,环廊道路宽7.2m,双车道单向环形地下通道(见图1)。

图1 北京中关村西区平面图

立体慢交通步行系统;高密度集中开发,一体化地下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空间开发模式,综合市政环廊+地下空间+地下环状车道;多层次景观生态。

(二)上海人民广场

建设概况:七个主体建筑,在北面中轴线的市政大厦;上海大剧院;城市规划展览中心在东侧;地铁站;南侧是地

建设概况:静安寺广场于1999年10月建成,占地8214.6m2,包括一个下沉广场、地下商业建筑、华山路地下通道的预留通道、地铁风井和残疾人电梯亭等。下沉广场面积为2800m2;地下商业空间8215m2,分为两个层面,在华下商场、地下变电站、地下停车场;上海博物馆(见图2)。

项目开发动因:随着改革开放以及上海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1993年对上海人民广场进行综合改建,1994年国庆竣工。广场综合改造包括主体建筑的建设、市政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和景观绿化工程的建设。

特点:地下城市生态人居环境步行系统及停车场:保证了人车分流的有序组织流线。同步地下通道连接地下商业街将地铁站人流吸引、疏散,地面步行慢交通环境得到改善。人民广场地下停车库及各个大楼与绿地之间的延伸空间下以地下停车相连通,泊位率提高并将配建停车场、广场公共停车场以及绿地公共停车库等相连接。地下商业开发:R2线车站设计在地下三层,R2线区间上是R1线;位于地下二层的华盛商场起着疏散地铁客流量的作用;地下一层为商业开发,如香港名店街、迪美商场;西藏中路的步行街通过地下通道与路东商业大厦地下商场相连通,世茂国际广场,来福士广场等联通,对商业的繁荣带来商机。环境与景观:为保护人民广场的景观节点和历史风貌将该地区流线架空、冷却塔地下化,通过调整社会车辆、公交线路限制,梳理周边南京路、南面金陵路、东至西藏路以北、以西的黄圃路的范围内形成配套基础设施地下化,景观生态环境地上化的公共活动空间。

图2 上海人民广场平面图

优化地面人流组织流线,过境人流地下化;联通各大广场、地下街及商场,增加地下商业的可持续性;优化景观节点保护历史风貌,基础配套设施地下化。

(三)上海静安寺广场山路上设置服务出入口,面对下沉广场(见图3)。

开发动因:考虑到地铁人群的组织流线,积极改善生态环境,疏散大量的地铁乘客,将人流吸引至购物、就餐、下沉广场的区域,设计一个生态、高效、与下沉广场立体化复合的三维综合体。

特点:绿色生态化:原基地商店和房屋拆除后改建绿地与建成后的静安公园融合起来,与北侧静安古寺形成地区的核心地区,为减少地面高差,设置下沉广场并在高出地面的顶板上覆土种植乔木形成与公园景观相连接的绿化空间。多功能高效化:设置合理的空间流线组织,增加地下疏散通道;设置购物、餐饮满足旅客购物和就餐的需要;设置露天看台和舞台,为市民提供休闲自助的表演平台;最后,立体化、综合功能的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空间组织提供了交通的可达性为城市提供了观光景点。地上地下生态人居环境一体化:静安寺广场设计充分考虑地面环境景观特征,将排风口组织在两个不同标高的喷水池不仅形成了城市景观点,也解决了排风口位置遮掩;将地铁风井、热泵等工程基础设施设置在静安寺广场周。

图3 上海静安寺广场平面图、剖面图

以32棵古树为景观轴线,创造地上、下结合地形起伏、立体化生态景观环境;由静安寺广场地下为中心向四周扩展,组织成为地下生态人居环境公共空间网络;运用下沉广场结合地下交通枢纽一体化设计,增加了地下生态人居环境空间的地面感。

(四)北京南站

建设概况:北京南站位于南二环和南三环、马家堡东路与西路之间,占地面积499200m2,主体站房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被称为“亚洲最大的火车站。”,集高速铁路、国有铁路、城际铁路、地铁和公交车、出租车等交通功能于一体是京津城际高铁的始发站。

开发动因:北京南站的前身是在马家堡兴建的客货混用车站,1988年,铁路部重新规划布局北京站将永定门站改为北京南站;2005年12月开工建设北京南站改扩建项目。

特点: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空间分层利用:立体分层布局分为五层,地上两层,地下三层以及高架环形车道。设置不同标高的进展月台,将不同的轨道交通分层,地下三层为北京地铁14号线站台;地下二层是北京地铁4号线站台;地下一层为换乘大厅;公交、巴士、自行车、步行进站位于地面层;一层为站台轨道层;二层是高架候车室(见图4)。车站提供一站式零换乘模式,最远换乘距离不超过两百米。外部公共空间绿化:北广场配置了绿化公园为乘客提供了室外休憩空间,在车站中部连接处建立一条贯穿南北的绿色通廊,不仅是车站外不得公共绿色空间亦是具有使用功能的出入站口通道。带动经济圈:2006年南站改扩建工程开工,作为北京参与京津冀经济圈经济合作的关键举措和桥梁在规划的北京南站经济圈,突出以商务、办公、物流为主的功能。

图4 北京南站平面图

利用车站一体化综合性开发,高效利用土地使车站融入城市生态人居环境;外部公共生态人居环境空间与联通功能整合使用;带动周围商业圈的综合发展,集聚商业圈发展动力。

四、地下城市生态人居环境建设建议

(1)地下城市生态人居环境具体的设计策略,使得地铁站域的外部建筑形式与内部生态人居环境空间形态和城市生态人居环境形态更好地融合。

(2)将整体利益和整体的构成要素进行更详细的解释和区分,加强地下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空间与自然环境和交通系统的整合。在地上、下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空间中最重要的就是空间的连续性,需要协调地上与地下的联系关系。

(3)地下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空间的整合是城市功能一体化综合开发;整合设计的关键是合理的组织流线构成一个连续、安全的地下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空间;整体规划、设计是以提高地下生态空间环境、打造人性化的生态人居环境空间为目标。

(4)从立体化城市基面的角度,描述了使用多层次的地下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空间基面的立体组织实现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空间整合。

(5)现代城市地下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空间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结合地下空间规划研究,将有助于城市生态人居环境形态向三维空间发展,以解决城市交通状况,增加开敞空间和绿地,节约土地和资源。

(作者单位:四川省简阳市建筑设计院)

猜你喜欢

人居广场空间
布鲁塞尔大广场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空间是什么?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在广场上玩
创享空间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绿化设计构建
广场上的大钟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
世界人居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