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快讯
2017-09-15
保健快讯
起身头晕痴呆风险高
很多人都出现过站起身时因血压突然下降而出现头晕的情况。这种名为“直立性低血压”的症状一般认为并不严重,但最近的研究发现,它与痴呆症有关。
美国研究人员对1.15万名平均年龄为54岁的健康人进行研究,在实验期间,研究人员对实验对象进行了3次认知能力测试,结果发现,有“直立性低血压”症状的人,其认知能力的下降要比其他人多15%,而20年后他们患上痴呆症的风险比其他人高约40%。
研究人员表示,导致轻微头晕的血压突然下降,可能在老年时期逐渐损伤大脑并阻碍心智能力。建议有这种问题的人应尽可能保持心脏健康,从而帮助保护大脑。
来源《参考消息》
运动习惯也会“遗传”
怎样防止孩子变胖?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家长必须先动起来,因为大人的运动习惯对下一代影响立竿见影,“小胖子”多是跟家长学来的。
研究者选取了1000多对父母和子女,研究后发现,家长的运动情况会对孩子产生直接且巨大的影响。习惯久坐的家长每坐一分钟,子女会跟着多坐0.1分钟;父母每花一分钟参加轻度锻炼,孩子轻度锻炼时间就会跟着增加0.06分钟。
来源《广州日报》
中年时期健康晚年患心力衰竭风险低
美国西北大学的约翰·威尔金斯博士发现,中年时期保持身体健康强壮,晚年时患心力衰竭的风险会大幅降低。
研究者对4万多名参与者的健康记录进行追踪调查后发现,在45岁和55岁时都没有糖尿病、身高体重指数正常、血压处于正常范围内的人,在晚年阶段患心力衰竭的风险会降低86%。这类人群中的男性会因为未患心力衰竭而多活10.6年,女性则平均多活14.9年。
来源《健康咨询报》
雌激素为记忆力加分
近日,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研究者发现,中年女性在所有记忆测试上的成绩都优于年龄相近的男性;女性的记忆力会随着她们进入更年期而下降,这可能与雌激素水平有关。
这项研究选取了212名年龄在45~55岁的男女参与者,砑究者考查了他们的情景记忆、执行功能和语义处理功能,并通过认知功能测试评价其语言能力。此外,研究者还采用了“面部命名”联想记忆测试来考查他们的联想功能。研究结果显示,中年女性在所有记忆功能测试中的得分都高于年龄相近的男性。除了比较性别差异外,研究者还发现绝经前和围绝经期女性在许多关键记忆区域中的表现胜过绝经期女性。
这项研究成果显示,中年男女的记忆力差别和绝经后女性记忆力下降,与体内雌二醇水平下降有关,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导致人的学习和检索信息的能力降低。
来源《生命时报》
活性炭未必能净化空气
由于活性炭有吸附功能,很多商家声称活性炭具有除甲醛、室内异味等功能。这是真的吗?
活性炭含有大量微孔,能吸附有机污染物和某些无机物,其对物质的吸附能力取决于它的微孔分布情况和被吸附的物质的分子大小。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期随机选取了16个活性炭样品和4个火锅炭样品,对它们的碘吸附值和四氯化碳吸附值进行检测,公布的检测结果令人大跌眼镜,有些活性炭甚至不如火锅炭。
来源《北京日报》
享受生活的老年人更长寿
伦敦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发布了一项新研究成果,在老年阶段持续享受生活和个体的死亡率低直接相关,享受生活的时间越长,死亡的风险越低。
研究人员招募了9365名50岁以上的参与者,从2002年开始,每隔两年研究他们享受生活的程度,以及和个体死亡率之间的关系,一直追踪到2013年。
在回答四个关于生活乐趣的问题时,如果参与者对任何一个问题的回答是“从未或很少”,就被认定为参与者没有享受到生活乐趣;那些回答“有时或经常”的人,则被认定为很会享受生活乐趣。统计显示,有24%的参与者报告在任何场合下都没有感受到高水平的幸福感,20%的参与者报告了一种,22%的参与者报告了两种,另有34%的参与者报告了三种。在整个研究期间,有1310名参与者死亡。两组数据对比分析发现,在报告幸福感水平较低的人群中,死亡率往往会不断增加;相比无幸福感的群组而言,报告有两种幸福感的参与者,死亡率降低了17%;报告有三种幸福感的参与者,死亡率降低了24%。
研究者建议,想要长寿,老年人应该学会享受生活,知足常乐,少发愁,少发火,保持平和的心态。
来源《生命时报》
大脑三十岁才成熟
18岁是成年的标忐之一,然而美国《神经元》杂志刊登的哈佛大学一项研究发现称,人的大脑18岁时还发育不全,要30岁才算成熟。
研究人员为确定大脑成熟年龄,对一系列有关成年年龄界定以及大脑发育的研究展开梳理分析,并找了一些成年人作为参考样板。研究发现,从青春期到二三十岁期间,大脑变化的关键是灰质变薄、白质增厚;大脑到了30岁时,各项指标基本达到相对平衡。30岁以下和30岁以上的人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是,前者更容易分心,一旦面临复杂情况,30岁以下的人容易表现出不成熟的一面。综合多项结果分析,研究人员最终确定大脑发育成熟的最低年龄为30岁。
研究人员称,即使发育成熟后,大脑仍存在持续生长区域——前额叶皮质。该区域主管注意力、复杂规划、决策、冲动控制、逻辑思维、组织思维、人格发展、风险管理和短期记忆、长期记忆等。
来源《生命时报》
规律运动减少疼痛
研究发现,进行有规律运动的老年人,其出现持续疼痛或局部疼痛的可能陛性,要比其他同年龄但很少运动的老年人小很多。老年人进行跑步等有氧运动时,即使较易受伤,也能让关节与肌肉的疼痛减少25%。
研究人员指出,运动对患有关节炎的人也非常有益,制订一个平衡关节运动、伸展运动与对力运动三种运动的计划并去实施,就能缓解关节炎的症状,还可以保护关节不受更多伤害。运动有助于维持关节的正常活动,增加肌肉的弹性与力气;还有助于维持体重,减少关节压力。
来源《老年日报》
每天午睡1小时 大脑年轻5岁
午睡有益健康。然而,午睡多长时间最好呢?宾夕法尼亚大学近日刊登在《美国老年医学学会杂志》上的研究称,每天午睡1小时最好,可使大脑年轻5岁。
研究小组招募了3000名65岁以上的参试者,通过问卷,测试了解了他们的午睡习惯和记忆,认知能力。分析结果显示,与每天午睡1小时的人相比,不午睡的人记忆和认知能力得分更低,其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增加了4~6倍;与午睡1小时以上的人相比,午睡1小时的人在各项测试中成绩更好。
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午睡1小时最有益于大脑健康,睡太多或太少都不好。他们表示,1小时是午睡最佳时长。长期午睡的人,大脑衰老的进程会大大放缓。
来源《生命时报》
腹式呼吸益心肺
腹式呼吸就像给心肺做自助按摩,好处多多。它可以扩大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通过降腹压而降血压,对高血压患者很有好处;减少肺部感染,尤其是降低患肺炎的概率;改善脾胃功能。平时不妨多多练习。
腹式呼吸训练法具体如下:取立位,体弱者亦可取坐位或半卧位;左右手分别放在腹部和胸前;吸气时用鼻吸入,尽量挺腹,呼气时用口呼出,同时收缩腹部,胸廓保持最小活动幅度,缓呼深吸;每分钟7~8次,每次10~20分钟,每日2次,反复训练。
不过腹式呼吸并非适用于所有人。某些慢性肺阻塞性疾病患者进行腹式呼吸时,反而会造成胸廓不协调运动,从而影响呼吸,也有肺气肿患者因此发生血氧浓度下降。如果本身患有某种疾病,或试做了腹式呼吸还是无法放松的,都应请求医师及临床心理医师给予专业建议。
来源《健康时报》
心肺功能好 大脑更健康
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心肺功能好的老年人,大脑也更健康。
研究者分别选取了身体健康的成年人(年龄在18~31岁之间)和老年人(年龄在55~74岁之间),考查了他们的心脏功能和肺功能,比较了两群人学习和记忆陌生人名字的能力,并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记录了他们的大脑活动图像;结果显示,老年人在测试中遇到了更多困难,但心肺功能好的老年人在测试中的成绩要优于心肺功能差的同龄人,前者的大脑活动性也要高于后者。
心肺功能强也有助于保持大脑健康,延缓认知功能衰退。老年人可通过参加中高强度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游泳或跳舞)来改善记忆力和大脑功能。
来源《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