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陪你去旅行

2017-09-15

风采童装 2017年8期
关键词:旅途陌生亲子

陪你去旅行

FAMILY TRAVEL

看过这个世界的不同,孩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才不会是狭隘的、盲从的、以自我为中心的。

最近,一篇名为《暑假,请不要带孩子去旅行》的文章在网上快速流传。文中提到旅行“以长见识的名义绑架了家庭,见到了不等于长了见识,把人生体验还给孩子”等等观点。

暂且不提这篇文章的立意如何,近年来,如何正确带孩子去旅行,确实成为热门话题。

前段时间,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高雄一对从事房产中介的夫妻,去年9月暂停工作,卖掉高雄的2套房,带着1岁、3岁和5岁的儿子当起背包客环游世界,花了256天周游四大洲23个地区。他们认为虽带着3个孩子旅行不易,但不会因困难就裹足不前,希望让孩子在旅游中寓教于乐。

社会热点的报道以及舆论的喋喋不休,恰恰证明了带孩子旅行已经成为当代家庭生活方式的一种。

家长的忧虑

“她这么小,能记得住吗?”

“出门在外,遇到问题和困难怎么办?”

“这么小带出去,会不会大人小孩都遭罪?”

这些问题都是出游前家长担心的主要内容。

很多家长说,旅途中有太多跟家里不一样。气候不一样,干湿度不一样,吃东西口味不一样,甚至时差不一样,他们不相信年幼的宝宝可以适应这么多的改变。

虽然没有向科学家求证,但记者采访的家庭中多数反馈是这样的:宝宝的适应能力,远超家长的想象。

生活习惯的改变没有对他们造成困扰,出游的兴奋、不同的环境让孩子拥有了更强大的生存能力。

吃过韩国的泡菜、日本的寿司、新加坡的叻沙、泰国的咖喱,山西的面条、福建的肉燕、重庆的辣椒、广东的肠粉,提起这些,无论爱不爱吃,宝宝们都一副很有自信的点评一番。让孩子学会调节自己去适应环境,也是免疫力提升的过程。

诚然,在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国家,旅途中必定会有很多的不可控,会有很多的问题甚至困境。但这也正是旅行才拥有的魅力。如果我们永远都待在家里,也许永远不会有这些风险。但跟孩子一起去经历陌生,一起去遇到困境,一起去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的在旅途中成长。

多元的价值观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真正脚踏实地的去看到了,身临其境的去感受了。才能真正体验到,原来这个世界是那么的大,人和人之间又是这么的不同。

去不同的地方,认识不同的人,适应不同的风土人情,这对培养孩子多元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着深刻的意义。

在泰国旅行时,记者看见一个小朋友很认真的和妈妈说,原来世界上漂亮的“阿姨”并不都是阿姨。在日本旅行,看见团里的一个小朋友从第二天开始学会用日语和所有的服务员道谢。还有很多小朋友和记者分享有些国家的宗教信仰在他们眼里是多么神奇,去了岛屿国家发现那里的孩子是成长在船上。

只有看过这个世界的不同,孩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才不会是狭隘的、盲从的、以自我为中心的。

高质量的陪伴

有些人说亲子游就是绑架了家长,是另一种攀比?

错,旅行次数的多少不应在任何一个层面上用来衡量家庭的财富。

如果家长在有宝宝之前就是旅行爱好者,那么,带孩子去旅行仅仅是不因为宝宝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模式。如果家长从内心深处就没有对旅行的热爱,那也不要带孩子去旅行,因为内心的煎熬和折磨,会使这一次旅途成为灾难。

旅行不意味着铺张浪费。选择合适自己的才是真正有意义的。经济宽裕的可以走远一点,住好一点。反之哪怕能够在周末带着孩子去远足,也是很棒的亲子体验。

对一个家庭而言,旅行是高质量的陪伴。旅途中,从日出到日落,家长陪着孩子一起玩耍,与孩子一起去陌生的地方,一起用好奇的眼光来认识这个世界。这样的高质量陪伴,是提升亲子间的关系和相互信任的最好途径之一。

猜你喜欢

旅途陌生亲子
乐在旅途
疯狂旅途
“马”上旅途
人最怕:深交后的陌生
熟悉的陌生词(四)
熟悉的陌生词(三)
熟悉又陌生的“”
旅途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