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读的诗意
2017-09-15钱国宏
文/钱国宏
闲读的诗意
文/钱国宏
记得《增广贤文》里有一句话:“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这恐怕是对我内心最恰如其分的写照了,因为我平时喜欢读一些“闲书”。
我所谓的“闲书”,指的是那些与本职工作不搭界、不相关的书。我读书很庞杂,几乎可以用“杂食书虫”来命名,家里数万册藏书,几乎囊括了时下图书市场所有类别的书籍。读“闲书”,可以使人在轻松愉悦中,接受知识的熏陶,体味文字的快乐,享受阅读的快感,收获一份惊喜、一份满足、一份惬意和一份自得。郑成功说过:“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
最喜欢那种“绿撒蝴蝶着春色,墨点黄花染书香”的意境,所以读“闲书”时也就在意地点和氛围。对于我来说,最得意的场合有三:一是院中的葡萄长廊。烈日炎炎,酷暑难当,葡萄长廊下却是荫凉一片。搬来一把长椅,泡上一壶香茶,摆上三五本闲书,头往椅上一枕,眼往书上一盯,悠悠然,乘物以游心,“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兼之架上硕果垂枝,愈加赏心悦目。二是书房的摇椅。书房的三面墙摆满了我从全国各地“淘”来的各种书籍。抛开人世烦扰,沉入书的世界,在静谧和花香中,与文字一起放浪形骸,泛舟四海。激动处,拍案而起,朗然而诵;激愤时,扼腕击节,高声唾骂……人与书“与之游、与之舞、与之享”,真是“至乐无声惟孝悌,太羹有味是读书”;“不知魏晋矣!”三是公园的绿地。离家不远处便是公园,公园的西侧有块人迹罕至的绿地。闲了,便挟本小书,坐在绿地里读。身下的草,绿绿的;身边的花,香香的。抚草,闻花,捧读,植物的清香与文字的智慧共荣相济,融为一炉,使人醍醐灌顶,豁然顿开,直觉清风浩荡,扑面而来!
读“闲书”,养心是一方面,增智则是另一大收获。读《天下女人》,与杨澜一起走近赵薇、宋祖英,共同分享杰出女性的生活哲学、独特魅力和智慧人生;读美国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体味“生命是一块铁”的真正含义;读《自来水哲学》,始知松下幸之助的“把大众需要的东西,变得像自来水一样便宜”的“自来水哲学”是多么精准;读《国学拾遗》,感慨中华五千年举世无朋的文化魅力;读《卢勤谈如何爱孩子》顿悟:人世间,爱是最好的药!读《毕淑敏心理咨询手记》,感受心灵的震撼,“爱,从来就没有离开过”;读《母亲》,始知大爱无声,大爱无形,大爱无痕;读《珍藏感动:汶川·生命之诗》,透过一句句“就像从心口上撕下来”的诗句,让人重新思考生命的深刻内涵,揣度生活的张力……
清代袁枚曾说过:“读书已过五千卷,此墨足支三十年。”这似乎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翻版,不过确有道理。通过长期读“闲书”,我的知识量大增,视野开阔,意趣广泛,天真烂漫,常常是笔头渐痒,案头渐丰,仿佛肋下正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催动我在文字间展翅自娱……
偷得浮生半日闲,放身茅庐读闲书。此生但得有时,便会沉醉于“闲书”之中,管你“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抑或“无端崖之辞”,趣若在,心若往,随处闲书,随地可读!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