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大赏

2017-09-15陈建新,郭吉成

中学生天地(C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无字心灵人生

2017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大赏

■作文提供及点评:陈建新 高考阅卷作文大组组长

郭吉成 高考阅卷作文小组组长

真题回放·2017年高考语文浙江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观点加以评说。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在书本与大地中浇灌心灵

JIAO GUAN XIN LING

曾有作家言人生不可或缺三本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与心灵之书,窃以为他所言极是。人唯有在书页蹁跹于指尖,双足扎根于生活,同时不断翻阅、省察、增删,直面截然不同于外界的内心,方能成器。

杨绛曾说:“现在的年轻人,读得愈少,想得愈多,造成了许多无谓的烦恼。”可见“有字之书”是奠定个人思想的基础。古人精挑细选出《古文观止》为蒙学教材,正是因为白纸黑字间的前人经验、智慧,能为阅历尚浅的少年素绢般人生底色绘上万紫千红。“有字之书”贯通了个体与群体、当代与未来,让人的双脚还不够坚实时,眼光便能深邃至整个世界。这些字中所传达的思想、描绘的历史、奔涌的情愫,为我们在信息化洪流裹挟下的灵魂提供了一丝以文学对抗“存在的荒芜”的可能。

然而纸上得来终觉浅,皓首穷经迸发不出莫言对高密乡的热情,也无法让陈忠实对笔下的白鹿原拥有如此悲壮的关怀。从有字之书中得到的箴言、体悟,终究要在无字之书中得到验证与升华。那是独一无二的社会阅历、人生轨迹所淘洗出的精粹与积淀。于生活的“无字之书”中,沉潜于书页上的人生百态被淋漓演绎,比起做一个旁观者,置身其中的感受更加鲜活也更加残酷。它让人们避免陷入“群体无意识代替个体无意识”的思维吞并,让农村妇女范雨素质朴的文字也能直击人心。无字之书鞭挞虚幻,让阅读它的人们时刻保持着清醒与冷静,同时又保有温热的关怀和悲悯,站在时代制高点上的关怀与感同身受的悲悯。这或许正是曹文轩所呼吁的儿童文学中缺乏的“无字之书”!

无论有字无字,眼见耳闻,终归是要落实于心。再多的有字之书,倘若不内化于心,不过是附庸风雅地卖弄墨水;再多的无字之书,倘若不内化于心,也只落得“海归”变“海龟”般尴尬境地。黑塞的一句话如同黄钟大吕,“世界上最让人恐惧的恰恰是通往自己的道路”。翻开心灵之书,是近乎严酷的自省,是修剪不必要的枝枝蔓蔓,增添来自有字和无字之书的吸纳与内化,是冷静地直面内心,与自我对话的过程。“吾日三省吾身”,不妨说日阅心灵之书。这是一个更需要勇气与意志的过程:带着剜肉补疮的决绝,携着刮骨疗伤的清醒,将如附骨之疽般的狭隘、嫉妒、自私悉数斩断,成就“心如明镜台”。在信息与行动严重不对等的时代,科技、经济等理性力量逐渐占领人文关怀的当下,我们更要以书本和大地浇灌心灵。这位作家的话,无疑振聋发聩。

点评

文章的整体思路是对“三本书”的概念进行阐释,并无特别突出的创意,但这位同学对这三个概念的解读比大多数同学更深入,且通篇都具有突出的思辨特点。比如:“‘有字之书’贯通了个体与群体、当代与未来,让人的双脚还不够坚实时,眼光便能深邃至整个世界”,这样诠释有字之书,可以看出这位同学对所讨论的话题的思考。

文章语言规范工整,精练准确又不平淡,名言的引用和比喻的使用恰到好处,为文章锦上添花。如引用黑塞“世界上最让人恐惧的恰恰是通往自己的道路”一句,阐释心灵之书“严酷”“自省”的内涵;用“附骨之疽”来比喻“狭隘、嫉妒、自私”等。作者将思想融入这样的语言表达,使得阐释更清晰,更有说服力。

人生突围

REN SHENG TU WEI

“任何命运,无论如何漫长复杂,实际上只反映于一个瞬间:人们大彻大悟自己究竟是谁的瞬间。”博尔赫斯如是说道。确然,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要学习那些由具体知识构成的有字之书,继而阅读由世事阅历垒砌的无字之书,最终读懂那本我们最熟悉的也是最陌生的心灵之书。这一过程其实正如哲人苏格拉底所言:认识你自己。

人的一生不是一场盲目的追逐,相反,那应是不断地认识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马斯洛曾提出过“需求理论”,将人生概括为实现生理、安全、社会、尊重和自我精神五个需求的过程,而这五个需求实际上是递进达成的。阅读有字之书,我们的头脑变得充盈,我们具有了保护自我安全、实现自我生存的能力。阅读无字之书,我们的人格开始健全,我们能够在社会中相处,甚至获得他人的尊重与褒美。而在实现了上述需求之后,心灵之书的书页向我们缓缓展开,以我们的知识与阅历为基础,我们有能力感知精神深层次的表达,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达到那个“大彻大悟”的清朗境界。

然而观当今之世,读有字之书者泛泛,读无字之书者不鲜,唯读心灵之书者寥寥。有人说,这是现实的压力逼着人们从精神世界中抽身,可的确应该这样吗?我想起加缪用不无温情的笔触描绘的那个走下平原并感到幸福的西西弗斯。是的,从睡梦中醒来后,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如西西弗斯推动着那块名为“现实”的巨石一次又一次地走上山崖,可是当我们读懂了那本心灵之书的启迪,读懂了我们精神的渴求,读懂了自我的意识,心灵的声音指引着我们,“带着幸福的微笑走下平原”。

知识的掌握、阅历的丰富与精神的升华,这三者体现的,应该是和谐统一的人对自我的一次次突围。囿于躯壳之中,有时我们也会感受到女诗人辛波斯卡所描绘的那种 “我即是我的阻碍”的无力感,但也正是这种局限性,促使我们自觉地反抗那些看似命定的桎梏。我们认识了人生的不足并尽己全力修补,谁能说这样的人生配不上一支激越昂扬的战曲或是颂歌?谁能说这样的人生不是在书写属于自我、属于灵魂的浩荡传奇?

“别做观众了,试着自我评判!”加缪的话语正在耳畔,人生突围的号角已然吹响,三本大书在面前缓缓翻开,这是属于我们的人生,这是灵魂光荣的突围!

点评

文章对“三本书”的内涵理解十分准确,在此基础上,引入马斯洛“需求理论”,来阐述“三本书”所展现的人生的不同“阶段”,对“三本书”的关系作了深刻的思考。而且,作者不是单纯地阐述关系,而是在阐述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认识:“然而观当今之世,读有字之书者泛泛,读无字之书者不鲜,唯读心灵之书者寥寥。有人说,这是现实的压力逼着人们从精神世界中抽身,可的确应该这样吗?”文章语言符合论述类文体理性表达的特点,具有很强的条理性与逻辑性,值得学习。

人生如书

REN SHENG RU SHU

有位作家说,人生要读三本大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以及“心灵之书”。我认为这三者间是存在渐进关系的,好比一个人,由浅入深,是个不断上升、臻于完善的过程。

在人生的初级阶段,有字之书是我们的启蒙书。从教科书到教师推荐读物,我们广泛地涉猎,饥渴地汲取。与此同时,我们的视野由一个小屋子扩展到山河大地,三观不断被塑造与巩固,坚固到支撑起了无数独特的思维与个体,由此实现了人生的第一个跨越,方称作独立的人。

唯有有字之书的累积铺垫,人才能读懂无字之书的深义。从有到无,是一种心智的升华。亚里士多德将阅读称为一种提前的情感操练,它让人在面对未知的世界时不那么惊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在储备了大量的见闻与学识后,人方能顺利地进入社会,将停留在对书本与经验的追击曝光在实践与现实的省察下,等待再一次跨越与蜕变。

社会这本无字之书,与有字之书难免存在相悖的地方,读懂无字之书,立身于无字之境,需要经历幻灭的痛苦与现实的锤打。《乌托邦》描绘了一个理想的、虚幻的社会,从书中走入现实世界中,这里存在着巨大的落差,有的人跌得粉身碎骨,而有的人能把握平衡沉稳地着地。书籍总在教育我们要追求平等与自由,而日本早稻田大学却将这些“幻灭给人看”。这所著名大学每年都会举行一场运动会,比赛中无分男女,无分年龄,无分健全与否,只要愿意都可参赛。松岛先生说:“我们想让学生知道,真实的社会就是不公平的,我们要学会接受。”这是经验与现实的撕裂,从有字之书进入无字之书必须承受的痛苦。

一个人能够读懂无字之书,尚且只能称他为实用型人才,他有相当的知识储备,又有面对社会的理性与思考,但他还缺乏一种情怀。这种情怀是只有心灵之书才能赋予他的。罗曼·罗兰曾说:“真正的英雄主义是在认清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能够读懂心灵之书的人必然是个具有普世情怀,具有心灵的流动性与敞开性的人。像王小波游走于自我与世界之间,用谐趣的话语点醒世人的麻木,这难道不是一种普世的情怀吗?余秋雨在山川间游吟却始终紧贴大地和人群,这难道不是一种对世人的大爱吗?“激情”一词在古希腊解释为“由自我延伸出来的对他人的爱”,这种爱与激情能够充盈无字之书,让人的心灵丰富且美丽。

一个人由接受教育到步入社会再到奉献社会,由有字之书到无字之书再到心灵之书,由浅入深,由自我到他人,便构成了完满的人生。人生如书,不应跳读,不应倒读,而应页页品味,细细翻看,人生的真谛正在这一过程之中。

点评

文章将“三本书”理解为对人生三个阶段的概括,存在着渐进关系。“有字之书”是对“情感的提前操练”,是进入社会之前的准备;“无字之书”是残酷但真实的生活;“心灵之书”则是一种情怀。这样的阐释是准确且清晰的,三者的关系也说得很明确。

这篇文章最出色的是流畅的文字,展现了良好的语感。通篇议论,读来却不刻板枯燥,属于论述类文章中的“美文”了。

心有三书,不忘初衷

XIN YOU SAN SHU

王阳明在临终前说过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辨明善恶是格物,为善去恶致良知。”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致良知”。

人生于世,未曾携带任何东西。因此,学习,在这个世界上,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读书,便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有效方式。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读“有字之书”。张载有言:“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将往圣的绝学继承下来,理解并吸收它们的精髓,这才使原本的“童子之身”逐渐成长,使心智趋向成熟。金庸在大学期间几乎将整个图书馆的史地著作读完,这便为他接下来写武侠小说奠定了一个较深的文学功底。可以说,这是读“有字之书”的功劳。

但是,读“有字之书”,也会日渐分化出两类人,一类人成天咬文嚼字,抱着基本经书不放。出口则“子曰子曰”,却似和尚念经,不懂其中精髓奥义。一类人则将前人所积累下来的经验吸收,逐渐转化成他们自己的思想,从而应用于自己的生活领域,逐渐通往自己所向往的成功之路。可以说,后一类人已从读“有字之书”转变到了读“无字之书”的境界。诚然,“有字之书”给予了我们许多知识,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但是我们所经历的,又岂能与书上的完全相吻合?当我们的心智渐趋成熟,我们应从“有善有恶”的境界到“辨明善恶”的境界。我们学习书上的内容,并非让我们纯粹地记忆知识,而是让我们将其运用,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即在心中形成一本“无字之书”,让它来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这时,原本书上白纸黑字的内容,才是真正物尽其用。正如《倚天屠龙记》张三丰教张无忌太极剑,让他学会招式,再将其忘记,其事虽是虚构,但其思想精华,当与此一致。

当我们的心中形成一本“无字之书”时,学习之路仍未到尽头。最后一本“心灵之书”,也是从“辨明善恶”到“为善去恶”的境界,也就是从“格物”而“致知”。如果人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自身的生活领域,但是“随波逐流”,仅在社会上“求存”,那么他终究只是生活的牺牲品。当我们拥有知识,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将我们的知识与经验传承。而这之前,我们需要不断地修炼自己的内心,提升自己的品德与素养,使我们的思想与素养相匹配,这样,我们才真正读到了“心灵之书”。又回到那句话,“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继承了绝学,当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志向。孔子的一生,从小时候的饱读经书,到后来的游学劝说,再到后来的整理书籍,即是他读人生三本大书的写照。我们或许早已忘记了他如何与帝王争辩,早已忘记了他从政时的光芒万丈,我们仅记得了他整理的“六经”,记得了《论语》里面一句句“子曰”,这才是他给我们留下来的真正的精神财富。

总之,我认为人生读三本大书,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而读书的最终目的,就是不断地了解自己的初心所在,然后将心中美好的想法传之于世。愿人人都能读好这三本书,实现自己的梦想。

点评

文章的最大特色,是用王阳明的四句话来解读作文题中“三本书”的概念,尤其是从“有善有恶”到“辨明善恶”再到“为善去恶”的境界,“心灵之书”就是从“格物”进入“致知”的境界,比较好地阐释了“心灵之书”的含义。

除了引用王阳明的观点,文章还巧妙地引入金庸的创作经历,并且不让人感觉是在“掉书袋”。这类引证能较好地说明作者对“三本书”的理解。

阅生命之芸香,偕心灵以共舞

YUE SHENG MING ZHI YUN XIANG

三味书屋中寿镜吾先生之父曾出此语:“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诚哉斯言,“诗书”作为物质生活之外的精神食粮,古往今来,无人不识其重要。然而当今人们亦产生了“读书焦虑”,仿佛踏出校门便停止了学习的脚步,而以一张张微信朋友圈上的“读书照”自我标榜。殊不知,学习绝不是标签式的阅读与简单的浏览,而是恒久的、伴随生命每个角落的向外发现、向内探索。

有人说,人的一生要读“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在我看来,这正是对贯穿一生的学习的最好诠释。诚然,我们确实需要不断阅读那些白纸黑字之上的知识。从字里行间,我们汲取前人的智慧、领悟旁人的情感体验,为自己构建物质世界之外的精神天地。文字的阅读充实人的生活,照亮人前进的道路,无疑是极其重要的学习方式。与此同时,我们又绝不能将目光局限于字里行间——“无字之书”,正代表了我们普通却又波澜壮阔的生活。古人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知识本身来源于生活,而置身自己生活之中的我们,亦绝不可“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忽视了在每时每刻的生活中寻求智慧。在这本“无字之书”之中,我们不断思索、提炼,又结合所学理论,如此方可品出生命的至理,而不再将视角局限在简单的“读书”学习上。

村上春树曾说:“我不能抛弃心,我想。无论它是多么沉重,有时是多么黑暗,它却时而可以像鸟一样在风中曼舞,可以眺望永恒。”是的,在漫长的人生之中,向前人、向生活学习固然重要,但永不能被抛弃的“心灵之书”,方是我们必读的属于自己的经典。读“心灵之书”,是在众生喧哗中沉静下来,追寻自我;是在步履匆匆时驻足自视,回望灵魂。《世说新语》中,桓温曾得意挑衅,问殷浩比之自己何如。而殷浩铿锵以答:“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壮哉!阅读心灵,正是不断与自我周旋,不断摸索,不断追求,甚至与自我搏斗。然后我们方能最终读懂心灵,看清自我,而发出“宁作我”之豪言。在品读经典之美、生活之乐的同时,唯有时时握有对心灵的清醒认识,保有高贵的心灵,朝着自我价值的实现不懈前行,我们才真正领会了“学习”这一人生历程的奥义。

古人曾以“芸香”作为书香之雅称,须知这“芸香”并非仅在三坟五典的字里行间,亦在生活之美、心灵之华。愿阅尽生命中时时刻刻的芸香,永不停止学习的步伐,以自我价值的最大实现,完成这一生中与心灵的共舞之旅。

点评

文章把“三本书”理解为“向前人学习”“向生活学习”和“追寻自我、回望灵魂”,非常精当,而这样三个阶段又涵盖了人一生的学习。以“愿阅尽生命中时时刻刻的芸香,永不停止学习的步伐,以自我价值的最大实现,完成这一生中与心灵的共舞之旅”结尾,很好地点出了全文主题,即人生是一本大书,必须终身学习。

全文语言表达流畅、理性、自然,没有忸怩作态的“伪美文”态,思路清晰,主题明确,是今年浙江省高考作文中的佼佼者。

猜你喜欢

无字心灵人生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无字的情书
人生中的某一天
不可思议的旅程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唤醒心灵
独一无二的你
《无字》与《青狐》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