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榧大砧嫁接技术试验

2017-09-15毛根松高樟贵吴恒祝鲍建青蔡伟飞

自然保护地 2017年3期
关键词:香榧主干主枝

毛根松 高樟贵 吴恒祝 鲍建青 蔡伟飞



香榧大砧嫁接技术试验

毛根松1高樟贵2吴恒祝2鲍建青1蔡伟飞2

(1浙江省松阳县林村林场 323400;2 浙江省松阳县林业局 323400)

以地径 3~5cm 的实生榧树大苗为砧木、“细榧”等品种为接穗,研究不同嫁接部位、嫁接时间、嫁接高度、大砧地径大小对香榧新梢生长和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主枝劈接和主干劈接的嫁接成活率分别为 100 %和 87.67%,接穗成活率分别为95.17%和83.33%,达到 10%以上的显著水平,平均抽梢个数无差异,但主干劈接的新梢平均生长量43.18cm、高于主枝劈接的37.22cm;主干劈接时间上,嫁接成活率间没有显著差异,但新梢生长量随嫁接时间推迟而减小;主干劈接的高度对嫁接成活率、平均抽梢次数没有显著差异,平均新梢长度越低、新梢越长;砧木地径大小对嫁接成活率、平均抽梢次数没有显著差异,但地径越大、新梢越长。

香榧;大砧苗木;嫁接

香榧()是我国第三纪孑遗植物,是集药用、果用、油用观赏为一体的优良经济干果树种。香榧籽营养丰富,保健功能强,一直深受人们的喜欢[1]。香榧是目前经济价值和栽培效益最好的干果兼油料树种之一,年产值可达15万~45万元/hm2[2-3]。近几年来,国家和浙江省对发展香榧产业都十分重视,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了重点扶持,浙江省还提出了“香榧南扩”发展战略[4]。但由于近年来香榧发展迅速,而良种接穗供应不足,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造成香榧苗质量较为混乱[5]。采用大砧造林不仅生长快,且给种植者提供了利用良种接穗嫁接的机会,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种植户采用大砧造林,等大砧生长恢复后第二年或第三年进行嫁接。为了解不同嫁接措施的效果,本研究进行了不同措施的嫁接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地设在浙江省松阳县林村林场香榧良种采穗圃,地处松古盆地边缘,年平均气温17.7℃,月平均气温最高为7月份,平均气温27.7℃,极端最高气温40.1℃;最低为1月,平均气温5.3℃ ,极端最低气温-9.7℃。境内多年平均降水量1700mm,以3~6月份为多雨季节,平均降水量816.8mm;7~8月份高温晴热,易出现伏旱;11月份雨量最小,仅40~50mm。全年无霜期约236d。试验地海拔380m,西南,中坡,土壤为砂壤土。试验砧木从浙江省松阳县湖溪林场购买的地径2.5~5cm的实生香榧大砧苗木,2013年定植。砧木从松阳县湖溪林场购买,接穗为诸暨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提供的细榧良种接穗。剪取向上直生、健壮、生长旺盛充实的一年生硬枝做接穗。接穗长12cm左右,粗2.0~3.5mm。接穗采后放在冰箱冷藏室备用。

1.2 方法

由于试验地坡向、坡位及土壤条件均为一致,加上主要是结合生产实际应用,因此没有进行严格试验设计。每一行为一个小区,每个小区嫁接30株,主干劈接高度为40cm、60cm、80cm处,每株接2个接穗。主枝劈接部位为主干第一分枝上,在3~8个主枝各接一个接穗。劈接用塑料膜捆绑,主干劈接加上采用箬竹叶防晒。嫁接时间选择在天气清朗的上午嫁接。

1.2.1不同嫁接时间对主干劈接香榧新梢生长和嫁接成活率的影响试验

统计不同嫁接时间(日期)对香榧新梢生长和嫁接成活率的影响。分别于2015年2月26日、3月6日、3月16日、3月26日、4月3日进行主干劈接,11月初进行试验结果调查,每次不同高度主干劈接10株,共30株。五次共150株。主干劈接接2个接穗,选最长的新梢记为新梢长度,用钢卷尺测量。

1.2.2不同嫁接部位对香榧新梢生长和嫁接成活率的影响试验

嫁接部位分主干劈接和主枝劈接2种,主干劈接接2个接穗。选用2015年3月6日主干劈接的30株作为对比材料,主枝劈接每株接3~8个接穗,于2015年3月6日嫁接30株,共207个接穗。

1.2.3不同嫁接主干高度对嫁接成活率及新梢生长的影响试验

主干劈接分主干高分40cm、60cm、80cm三种,主干劈接每株接2个接穗,不同时间各接10株,五次共嫁接150株。

1.2.4不同砧木地径主干劈接对香榧新梢生长和嫁接成活率的影响试验

嫁接时用数显卡尺测量砧木地径的大小,将测量数据分≤3.0cm、>3.0~4.0 cm、>4.0~5.0cm和>5.0cm共4组,11月分别调查生长情况和嫁接成活率,因各组株数数据不同,仅进行简单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试验嫁接枝条共507个,11月调查试验结果时死亡59个,总嫁接成活率为 88.4%,其中主干劈接300个嫁接枝条中死亡49个,主干和接穗一起死亡的38个、19株;主枝劈接207个嫁接枝条中死亡10个。

2.1 不同嫁接部位对嫁接成活率及新梢生长的影响

不同嫁接方法成活率及新梢生长情况调查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采用主枝劈接的平均嫁接成活率达100%,接穗成活率达95.17%,显著高于主干劈接的86.67%和83.33%;但新梢长度和抽梢次数不如主干劈接,抽梢次数无大差异,但都能满足生产的要求。

近年来,在马来西亚、柬埔寨、老挝、泰国等地加强海外农业基地建设,高标准完成橡胶苗圃、胶园开垦、种植抚管,自种的胶树已在2016年大面积开割。在橡胶抚管方面,充分利用当地优越的地理气候资源,在满足中小苗生长阶段性需要的基础上,积极探讨科学高效施肥方式,降低抚管成本;对不同树龄的中小苗制定不同的抚管方案,重点抓好一、二年苗管理,通过科学规范管理,缩短了非生产期,平均开割周期为6年左右。开展割制改革,提高人均割胶株数和产量,解决胶工短缺的难题。

表1 不同嫁接部位对香榧新梢生长和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注:平均成活率按单株有一个接穗成活统计整株成活,下同。

2.2 不同嫁接时间对嫁接成活率及新梢生长的影响

不同嫁接时间嫁接成活率及新梢生长情况调查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在2015年3月26日前嫁接成活率为86.67%以上,接穗成活率81.67%以上,均达到理想结果。说明这期间均适宜进行嫁接,但因天气等原因嫁接成活率会有所波动。新梢长度随嫁接时间的推迟,有减小的趋势。抽梢次数没有明显的变化。

表2 不同嫁接时间对嫁接成活率及新梢生长的影响

注:嫁接采用主干劈接方式,下同。

2.3 不同嫁接主干高度对嫁接成活率及新梢生长的影响

不同嫁接主干高度嫁接成活率及新梢生长情况调查结果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嫁接主干高度嫁接成活率在86%~90%,接穗成活率在82%~86%,3种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平均新梢长度、平均抽梢次数在不同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嫁接高度不是影响嫁接成活率及新梢生长的主要因子。

表3 不同嫁接主干高度对嫁接成活率及新梢生长的影响

2.4 砧木地径大小对嫁接成活率及新梢生长的影响

不同地径大小嫁接成活率及新梢生长情况调查结果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不同嫁接砧木地径嫁接成活率基本上在85.12%以上,接穗成活率在80%以上。>5.0 cm地径的砧木仅2株,其中死亡一株,因数据太少,不足为据。平均新梢长随地径增大有增大的趋势。抽梢次数不同地径间没有明显差异。

表4 不同嫁接砧木地径大小对嫁接成活率及新梢生长的影响

注:砧木地径>5.0cm仅2株,其中死亡一株。

3 小结与讨论

(1)嫁接方法。在榧树实生大苗嫁接中采用主枝劈接的平均嫁接成活率、接穗成活率显著高于主干劈接,新梢长度和抽梢次数不如主干劈接,但都能满足生产的要求。在榧树实生大苗嫁接中采用主枝劈接的平均嫁接成活率高,接穗多,易早形成树冠,提早结果,提高经济效益。可推广应用。

(2)嫁接时间。在2月下旬到3月下旬,榧树实生大苗嫁接的成活率没有显著差异,均适于嫁接,但早嫁接的新梢生长情况优于迟接,因此在此时间段内建议尽早嫁接。

(3)主干嫁接高度。不同嫁接主干高度在嫁接成活率、接穗成活率、平均新梢长度、平均抽梢次数没有显著差异。但嫁接主干高度太低,嫁接不成活会引起大砧木整株死亡,造成损失。建议适当提高主干高度控制在60cm左右,嫁接失败后不会造成大砧木死亡,来年降低嫁接高度进行补接。

(4)嫁接砧木地径大小。不同砧木地径嫁接成活率在85.12%以上,接穗成活率在80 %以上。平均新梢长随地径增大有增大的趋势。抽梢次数没有明显差异。但大砧木增加培育时间和成本,建议采用砧木地径3~4cm为宜。

[1] 杜敏红, 厉 锋, 胡文翠,等.香榧嫁接成活因素研究[J].华东森林经理,2007,(1):35-36.

[2] 韩宁林,王东辉. 香榧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3] 戴文圣,黎章矩,喻卫武,等.图说香榧实用栽培技术[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4] 楼国华,耿国彪.推进森林浙江建设努力建设生态文明[DB/OL].http://www.people.com.cn,2010- 11-03/2012-03-03.

[5] 程晓建,黎章矩,陈建新.香榧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J].江苏林业科技,2008,35(4):49-52.

[6] 刘越秀.香榧嫁接和人工授粉技术初探[J].江西林业科技,2008,(1):34-35.

The technical experiment of grafting on big understock for Torreya grandis

Mao Gensong1,Gao Zhanggui2, Wu Hengzu2, Bao Jianqing1, Cai Weifei2

()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grafting sites, grafting time, graft height and diameter of the anvil on the growth and grafting of, thein the range of 3 ~ 5 cm were studied by graft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raft survival rate was 100% by central cleft grafting and 87.67% by the trunk cleft grafting, and the survival rates of the scion were 95.17% and 83.33% respectively.The two methods reached the significant level of 10% and the average number of shoots had no difference. But the average growth rate of the shoots was 43.18cm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main splitting.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graft survival rate between the grafting times, but the shoot growth was decreased with the grafting tim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raft survival rate and average number of shoots, and the average shoot height was lower. The longer the shoot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raft survival rate and average number of shoots, but the longer the ground diameter, the greater the new tip.

; anvil seedlings; grafting

S723.2

A

1004-7743(2017)03-0001-03

2017-03-19

毛根松(1967-),男,浙江丽水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技术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香榧主干主枝
新疆塔城地区苹果树整形修剪中的问题及改造措施
新疆塔城地区苹果树整形修剪中的问题及改造措施
我国天然气东西主干管网和南北供应要道全面联通
抓主干,简化简单句
老 爸 和香榧
老爸和香榧
纺锤形桃树如何整形
东阳香榧变身“财富树”
果树冬剪论平衡
左主干闭塞的心电图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