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情感要素浅谈女士家居服设计

2017-09-15申炎平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

消费导刊 2017年14期
关键词:家居服睡衣情感化

申炎平 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

从情感要素浅谈女士家居服设计

申炎平 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增长,伴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家居服走进了更多人们的生活,人们在繁杂社会生活中对情感的需求也愈来愈强烈。家居服最大的特点是围绕“家”所穿着的服饰,而中国作为一个以“家”为单位所构建的国家,是拥有巨大市场潜力的。因此家居服于中国人而言有着深刻内涵,对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居所有着重要的意义。该论文首先对中外家居服发展史进行了梳理分析接着从情感要素出发浅谈家居服与情感要素的关系和家居服中的情感化设计,家居服本身作为一种体现“家”情感的服装,若想赢取市场,企业需贴合当代人民的生活方式,注重人们对情感的需求和表达。

家居服 情感要素 设计

一、家居服概述

(一)家居服概念

家居服听起来像是新词汇,但其实在我国古代服装史就中有着类似于今日家居服这一服装特征的款式,名为燕居服,可是我国现代家居服正式的发展年头却不过20余年,在未开放的年代,国人几乎没有睡衣和家居服的概念,居家时,通常穿着洗旧了的衣服,或是汗衫,家居服是在时代的发展和人们主观需求下逐步发展起来的。

家居服,亦被称为居家服装、家用服装和家庭服装等。《世界服饰辞典》中将家居服称为家庭便服,指“在家庭里穿的便服,包括从事家务的耐洗便服,书房里宽绰便服,以及寝室里的柔软便服。”《中外服饰知识词典》对家居服担的解释为在家中穿着的服装,包括在家干活时穿的衣服、宽松的便服及睡衣等。

(二)家居服和睡衣的区别

家居服是由睡衣演变而来的,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现代家居服早已经摆脱了纯粹睡衣的概念,它的涵盖范围更广:家居服指在家里及周边范围内的起居、劳作、休闲、运动包括卧室休息、厅堂会客、庭院劳作、社区活动等的服装;而睡衣又称寝衣,是专供人们晚上睡觉用的服装。

除概念上的不同外,在使用范围上也有区别,家居服因家文化的需求而产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载体,不仅包括传统的穿着于卧室的睡衣和裕袍,也包括现代的可以出得厅堂体面会客的家居装,还可以入得厨房的工作装和出户到小区散步的休闲装等。而睡衣仅仅是在睡觉时穿着,它的穿着范围远远小于家居服,隶属于家居服。

家居服根据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款式,会客时强调和注重穿着者的身份和品位,注重款式、品质、样式,通常以简洁大方、较修身的款式为主;散步时则以休闲舒适为主,较接近休闲装。而睡衣则主要针对睡觉这一动作,更注重服装的面料和舒适度,款式较单一。

(三)家居服和内衣的区别

家居服与内衣最大的区别在于,家居服可以外穿,而内衣,它是指贴身穿的衣物,即便在家这样一个私人的空间,也很少直接外穿。家居服可以展现温馨的家环境,营造一个自由舒展的个人空间,能够作为一种对现代居家生活方式的诠释,而内衣则展示个性、展示人体美或性特征不能完全体现家居服的随意性和感性。

二、家居服发展概述

(一)我国古代家居服发展简述

我国古代服饰文化深受礼制影响,服饰品也被分门别类以便适合不同场合,相对于出席正式会客外交场合的外衣,里面的“内衣”就更加突出闲适的情怀和舒适的家环境,而这种私服就被称为“燕居服”。燕居是指古代贵族或文士阶层,在非公共事务所的一种自然轻松、潇洒愉快的生活或生存状态,唐宋及后世也有将“燕居”引申为“闲居之所”的意思。在中国古籍文本中,“燕居”也可以写作“宴居”,意为安闲而居2。郑玄注:“退朝而处曰燕居”《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注“燕服,亦作`宴服',职官及命妇家居之常服”。《礼记·仲尼燕居》:“ 仲尼燕居,子张、子贡 、言游侍。”郑玄注:“退朝而处曰燕居。”《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子孙胜冠者在侧,虽燕居必冠,申申如也。” 司马贞 索隐:“燕谓闲燕之时。” 宋 苏轼 《四菩萨阁记》:“始吾先君於物无所好,燕居如斋,言笑有时。” 清 沉初《自序》:“入春雨雪匝旬,燕居多暇。”唐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之一:“假欲崇饰燕居,储备赐与,天子之贵,宁忧乏财?” 明宋濂 《净慈山报恩光孝禅寺住持仁公塔铭》:“别筑燕居於寺之西麓,曰 潜庵,将有终焉之志。”《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南一间算个燕居,北一间作为卧室。”3 从这些文字记载中可以看出,自春秋战国以来到清朝年间都有家居服这一概念的存在,不一样的只是对其的称呼。

周时期的燕居服主要为帝王、命妇、大夫所穿着,周代天子的燕居服为元端,即玄端,它是一种既可以祭祀,又可以燕居,上至天子下至大夫的一种服装。形制为上衣下裳,衣长与袖长都为二尺二寸长的整幅方形布料,取端正之意。

与天子所穿燕居交相辉映的是被称为衣的王后燕居之服,《新三定礼图》记载:“褖衣,黑色。是王后御君和士之妻助祭之服。”

至秦汉,以“袍”为贵,三品以上官员服绿袍,庶人服白袍,如图三。且“贵族燕居之服可用青紫二色,身份低微的人则不得用。”至隋唐时代,家居服装则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加随意,虽有固定的款式,但已没有等级之分,如九环带,上至皇帝,下至百姓,皆佩戴这种饰物。

宋代燕居服多为圆领窄袖的衫袍和幞头,上至帝王,下至百官皆穿此服装作为日常服饰。

这种衫袍在宋代名为直裰,是参照了唐代的襕衫形制而成,而曾经在唐代穿在礼服之内的衫袍在宋代直接外穿,不失为宋代文人骚客闲居时放浪形骸之外的一种生活状态的表现,燕居时不束大带,以减少束缚,增加舒适度,会见宾朋则束大带以示庄重。此外,宋时的褙子更是不分男女贵贱,皆可穿用。

纵观我国古代汉族燕居服的发展,自周代起,至秦、汉、隋、唐、宋、明等朝,其形制在保留传统服饰基本特点的同时,不断吸收、包容、改进,以适应不同时代的社会背景及人民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服装的质地及配饰更加精致与华美,图案也更加能够满足并表达主人的心理及思想感情,而这种心理上的情感满足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情感要素。

(二)西方家居服发展简述

现代家居服是从16世纪欧洲人穿上睡衣起,逐渐发展演化而来的。到了18世纪,欧洲人已普遍重视起居生活质量,中产阶级已经使用专门的晨衣、浴衣等6。结合当时流行的浪漫主义风格,在生活中叶营造出一种浪漫情调。

至19世纪初,女子服装更加强调高腰身,袖子的造型也更加丰富多变,特别注意的是:“袖子是区分家居服和礼仪服的重要标志。短的帕夫袖主要用作礼仪服、宫廷宴会服,长袖主要用于外出服或家庭内的便服。”

到19世纪中期,女子家居服在原先基础上不仅变得更加宽大并且加上了披领,做家务事还在服装外系围裙。

而在家中待客或休息的家居服在门襟、领沿和袖口等,镶有荷叶花边和机织花边等,同时更加的宽松随意。

进入20世纪以来,家居服的演变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而演化,美国 1916 年的《时尚》杂志里曾有这样的描述:“几乎所有年轻姑娘承认她最大的缺点就是向往闺房里那些漂亮东西,世上除了柔软的丝制睡衣或绒制睡袍外,再也没有什么别的东西能够使她欣喜若狂的了。”。因此女子们崇尚奢华华丽的居家服装,家居服以长袍式居多。

社会变革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服装行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宽松的男性化睡衣开始流行,成为时尚,同时也反映出了这一时期人们的心理情感变化,款式简洁、外观朴实、穿着舒适成为战时人民的心理和生理需求。

一战后,家居服摒弃了男装风格,更加强调女性特质,凸显女性形体曲线,《时尚》杂志对那个时代的睡衣风尚有着这样的描述:“聪明漂亮的女人坐火车旅时,总是穿上可爱的内衣和诱人的睡衣。”由此可以看出当时西方女性对睡衣的热衷以及自我展现的心理。一战后,斜裁礼服的出现也家居服的设计中得到体现,并仿照晚礼服的设计,采用鸡心领、束腰、露背等特点,面料则多用黑色乔其纱和上等绸缎等。并且,随着战争的结束,人们对美好而又短暂的现实生活更加珍惜,因此思想也更加开放,薄纱面料被广泛应用在女性睡衣之中,处处透露着性感和妩媚的身体。

此后至二战,人们的生活都充满着不确定性,服装产业更多的为战需提提供服务,家居服也像更实用的方向发展。因此,法兰绒睡衣在当时广泛流行起来,这种适合全天候穿着,也可做晚礼服的服装因其实用性而得到了广泛的流行。

942年克莱尔麦卡德为美国战时家庭女性设计的家居服有可放置火柴香烟等的大贴袋,在腰部还有端锅垫和棉手套,款式为落肩,这些设计充分证明了这一时期的家居服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没有昂贵的面料或者华丽的装饰。

战争结束后的50年代,各国经济复苏,国际局势稳定,服装产业逐渐迎来新的春天,正如 1946 年的美国《时尚》杂志所写:“经过多年没有漂亮女士睡衣的艰苦年代后,我们又拥有了它,并以女性十足的形式出现。”这时期,轻薄透明、低领露胸、短至大腿的家居服更加受到女性的青睐,同时好莱坞女星也极大的推动了睡衣的流行,极大的满足了战后人民的心理情感。

在经历了动荡的60年代后,70年代的人们更喜欢休闲的装扮,进入80年代,世界经济得到复苏,生活节奏加快,90年代后就进入一个价值和功能更为现代的阶段,睡衣的市场扩大,家居服的风格类型得到扩大,加强了流行性和时尚性。

纵观西方家居服发展史,从情感因素角度分析,一战期间男性化睡衣的流行反映了战争中需要安全感的女性的心理需求;一战后,性感妩媚的家居风格取代了战争期间功能化、轻便化的家居服设计,这种裸露、性感的家居服,营造了一个情趣的家环境,反应了女性对于战争结束、配偶归来的兴奋或相思。二战的来临,使得性感暴露的家居服再次被舒适、宽松的家居服取代;二战结束,人们再一次急切的变现出对于享受生活的愿望,性感、妖艳,再次成为家环境的代名词,家居服也再次迎来体现女性柔美的使命。

三、情感要素设计分析

(一)情感和情感化设计概念

情感现象学家舍勒认为:“情感不仅指人的喜怒哀乐,而是泛指人的一切感官的、机体的、心理的以及精神的感受。”情感作为一个反应性的范畴,着重于表明情感过程的感受方面, 即情感的主观体验,因而是一种心理现象。

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A.诺曼认为,设计里含的情感成分要比使用成分对产品的成功更加重要。情感化的产品设计应该满足人相对稳定和相对深刻的精神需求,“通过各种形状、色彩、肌理等造型要素,将情感融入到设计作品中,在消费者欣赏、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激发联想,产生共鸣,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情感上的满足。”由此可知,情感化设计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在设计中重视消费者的情感需求,改变了以往只重视产品功能性的传统设计,因此,情感化设计能够在满足人们生理性、使用性需求的同时,满足更深层次的精神需求。唐纳德.A.诺曼教授在他的《情感化设计》一书中就创新性的提出了情感化设计的三层次理论:水平的设计、行为水平的设计、反思水平的设计。

(二)情感要素在设计中的表现

既然将情感要素融入到设计作品中能够使消费者产生共鸣,得到情感上的满足,那么将情感要素设计运用进家居服的设计就更能体现“家”文化的特点,满足人们对于“家”的精神需求。

产品的造型、材质、色彩及细节装饰等可以通过视觉、触觉、味觉等直观的感官方式去触动消费者的情感,这是直观型情感;而产品的内在属性、附加价值、深层精神传递等抽象的内在表达,是抽象型情感。情感是无形的,但情感可以通过设计来影响,甚至改变,产品与情感是密不可分的,否则就会变成空洞的、无生命与价值的产品,而这样的产品是注定被市场所淘汰的。

(三)情感要素在服装中的设计

服装就像是人的第二层皮肤,它作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表现消费者情感需求的载体。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更加重视精神文明的满足,服装从原始社会遮羞蔽体的基本功能中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性功能,它不仅反映着着装者的生活态度,还展示着着装者的社会地位、个性特征、气质修养等,现代社会的服装更像是人们展示自我的平台,不同情感需求的人所展示的服装样式也不尽相同:安静、内向的人和活泼、外向的人所选择的服装会有所不同;同样一件衣服也定是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就像有人喜欢大胆前卫的着装风格,有人喜欢斯文内敛的着装风格;有人喜欢追逐时尚,有人喜欢安守本分、一成不变等等。每种着装风格背后都有着不同的情感需求,正因为服装与穿着者的这种微妙的心理关系,在服装设计中注入情感要素才显得尤为重要,也必将成为发展趋势。

四、情感要素在家居服中的设计

(一)家居服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水平较低,人们对家居服的概念模糊,很少人会穿着家居服,即便有也通常是穿旧的旧衣服或汗衫拿来穿,而近20余年,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对家居服的需求明显提升。

产自生产基地的胶州大白菜,才能使用地理标志。基地认证对基地土壤、水等要素要求条件严格,且基地种植大白菜面积必须达到10亩以上。胶州大白菜协会投资约80万元,建立了南三里河等胶州大白菜生产基地,充分发挥标准基地的示范、带头作用。

从穿着范围及功能性上看,家居服的发展也更加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更加能够迎合人们的生活和情感需求。家居服由起初被模模棱两可的当做睡衣,演变为明确的在家里及其周边范围内起居、劳作、休闲、运动包括卧室休息、厅堂会客、庭院劳作、社区活动等的服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家居服的使用范围也会更加宽广,功能性更加丰富。

从精神文化层面看,家居服的发展是人们追求生活品质、自我尊重和享受生活的体现,穿着家居服也有利于营造更温馨的家环境,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拥有一套让人身心愉悦的家居服将会成为人们的生活起居必备,家居服也将被赋予更深刻的精神意义。

(二)情感化家居服设计背景

1.生活方式

当代社会,以“家”为活动中心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流行,宅在家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可供选择的居家休闲活动也越来越多,如瑜伽、园艺、茶艺和棋艺等等,其次,新媒体的盛行,使得人们越来越依赖网络,网购、叫外卖成为了人们的日常,几乎所有事情都可以足不出户的在网络上解决,甚至是会议、恋爱等等,因此,外出的几率就被大大降低,需要正装或职业装的场合就减少,与之对应的,需要家居服的时间和场合就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2. “家”文化

家居服以“家”为中心,蕴含的是深刻的“家”文化,“家”,是一个充满着爱、温馨和关怀的场合,因此,家居服就是体现这种情感的表达载体,比如亲子家居服和情侣家居服的出现,就是对“家”文化的迎合。

(三)家居服的情感化设计要素与设计原则

1.生理要素与舒适性原则

因此,在对家居服进行情感化设计时,首先从实用性和功能性出发,充分考虑家居服的结构合理性,尺寸不可过大或过紧,面料应具有亲肤性良好、柔软、透气等舒适性原则,提高家居服与人体的适用机能,同时也要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和个性化展示的综合需求,提高视觉舒适性,这就要求家居服在面料、款式、颜色和风格上与整体居室环境相统一,展现一种和谐、温馨、舒适的整体效果。

2.心理要素与美观性原则

在不同场合穿着的家居服应满足消费者的不同心理需求,例如在家接待客人或家庭聚会时穿着的会客服,是家居服分类中最为隆重的一种,那么会客服的设计就应较为华丽,注重细节和装饰,外型讲究,要具有一定的礼仪性和正式性,能强调穿着者的身份,穿着者也希望通过家居服展现出自己的生活品味。其次,根据服装心理学,人们在穿着家居服时的穿衣心理可分为以下几种:

(1)从众心理:通俗来理解为“随大流”,是一种较普遍的社会现象,从众心理的人一般做人低调,不求出众,墨守成规,在挑选家居服时,可体现为哪种好卖穿哪种、别人穿什么我穿什么等等,不追求个性化,以满足基本需求为主,这类消费者一般为年长的成熟男女,由于长期的处于传统平淡的生活状态下,对家居服没有过度要求,因此此类家居服的设计要保持简单、舒适两大原则;

(2)求异心理:与从众心理相反,这是一种追求与众不同,希望展现自我个性的表现,在挑选家居服时,追求款式的新奇和风格的多变,这类消费者多为现代年轻人。满足这类心理需求的家居服需在设计中推陈出新,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特点,充分展示其个性和与众不同,不仅能满足人们对服装造型的求异心理,更能为消费者的居家生活带来乐趣。

(3)随意心理:这种着装心理我国自古就有,在魏晋南北朝时尤为突出,当时的士大夫们有意违抗儒家礼仪规范,追求衣冠不整、夸大随意的着装风格,穿衣戴帽不讲究身份场合,这种风格延续到今天,就体现在了家居服的随意性上。结束了一整天忙碌的工作,回到家若能换上一身随意、自在、不拘谨的家居服,真是一件偌大的开心事,放下一天的疲惫,全身心的感受休闲和温馨。

而无论何种心理,一件设计美观的家居服不仅能使着装者心情舒畅、乐观自信,还能使着装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家庭的温馨氛围,加深亲人间或恋人间的相互吸引,使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女性较男性来说,更加注重家居服的外观形象,更容易被设计美观、新颖时尚的产品所吸引,因此,在进行家居服设计时,要考虑到女性对不同生活场合和自我表现的欲望,在家居服设计中注入流行元素,以美的设计来提升穿着者生活质量。

五、情感要素在家居服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一)家居服自我价值的延伸

情感化家居服设计重视消费者的情感需求,是“家”文化理念的情感回归,符合现代家居服设计更加人性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是家居服自身情感价值的全新体现。

(二)与当代生活方式的融合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宅”,互联网的普及让人民能随时随地的网罗新闻信息,与朋友聊天、购物、工作、订餐甚至恋爱都可以在网络上解决,因此,更多的人选择足不出户的呆在家里,那么“宅”族这一特殊群体的出现就激励着家居服的迅速发展,它的现象是顺应时代潮流的。

六、结语

伴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家居服的地位变得越来越不可忽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繁杂社会生活中对情感的需求也愈来愈强烈。家居服最大的特点是围绕“家”所穿着的服饰,而中国作为一个以“家”为单位所构建的国家,不仅拥有强大的历史文化背景,还拥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因此家居服于中国人而言有着深刻内涵,对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居所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家居服的发展进行梳理与归纳,并对情感要素进行分析,通过查阅文献和资料,发现情感要素对于家居服设计的重要性,归纳出家居服设计的心理要素和情感化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由于相关文献和资料不足,所以本文的研究略带主观性和局限性,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会进一步严谨审核。

[1]刘梦梦. 中国当下服装设计的承古与革新研究[D].苏州大学,2014.

[2]彭容. 中国传统元素在中式品牌服装中的运用研究[D].东华大学,2013.

[3]于素利. 现代女式家居服的设计研究[D].东华大学,2011.

[4]余书婷. 唐草纹在女式家居服中的设计应用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5.

[5]彭迪. 基于现代城市女性居家生活方式的服装设计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家居服睡衣情感化
标准解读:家居服行业标准
茱茱家的睡衣派对
穿厚睡衣睡觉为什么更容易冷?
家居服款式面料对市场现状的研究
负情感化设计和它的度
基于情感化的耳机产品设计
情感化在智能家居发展趋势中的影响
情感化在台式电脑设计中的应用
家居服新颜花式宅时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