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笼中鸟为何歌唱

2017-09-15冯娟

莫愁 2017年25期
关键词:美国黑人贝利玛格丽特

○ 冯娟

笼中鸟为何歌唱

○ 冯娟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玛格丽特3岁时,父母婚姻破裂。她和哥哥贝利,被父亲用火车“邮寄”给了住在阿肯色州斯坦普斯老家的祖母。从此,孩子们和奶奶、残疾的威利叔叔一起生活。

这是《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的开头。它是美国黑人女诗人、作家玛雅·安吉洛的自传体成长小说。

在小镇黑人区,有晒得发黑的绿树、幽暗又璀璨的黄昏、毕业典礼、夏日炸鱼野餐会、杂货店里的悠长夏日等。诸多风光景物,被永恒印刻在玛格丽特的回忆里。

画面只是背景,人物才是主角。那拖着疲惫身体和空麻袋、一早涌进店里的穷困采棉工,坚强沉着、虔信上帝的祖母,美丽开朗的母亲,风度翩翩、口才过人的父亲,亲爱的哥哥贝利,沉默无言、饱含智慧的书籍,为女孩的生命铺上坚韧底色,让她在漫长光阴中,有能力抵御一切寒凉和起伏。

祖母始终以“干净整洁、礼貌待人”的信条要求孩子。每个冬夜,再寒冷,也要到水井旁清洗身体才能上床。无论遇到什么人,保持礼仪是基本要求。在南方偏远小镇,在被白人轻视的黑人聚居区,在被统称为“黑鬼”的孩子心里,祖母的教育意识透着一种尊严感和骄傲。“汝不得肮脏,汝不得粗鲁”成了镌刻于心的训诫。

巨变发生在圣路易斯,与母亲居住的时期,7岁的玛格丽特遭受了母亲男友的强暴。干净纯粹的日子被撕裂,恐惧和抑郁之下,她回到祖母身边。

虽然作者对此事简单带过,但真诚的记述让人们关注到,女性遭遇性侵犯之后,会引发的耻辱和罪恶感。家人宽厚的爱、自由淳朴的风气,终让她从巨痛中走出。过早支付的人生代价,使她冷静决然,异于常人。

这正是优秀文学作品的力量所在,它蕴含的智慧,主人公面对困境时的抉择,可成为读者在挫折中的参照。

热爱艺术的少女玛格丽特,通过偶然的机会,得到一份奖学金,得以在加州劳工学校学习舞蹈和戏剧。14岁,她辍学,通过三个多月的努力,成为在旧金山电车上工作的第一位黑人女性。其后,她重返校园,完成高中学业,并在毕业后不久生下儿子,成为16岁的单身母亲。

现实中的主人公玛雅·安吉洛,虽终生未进入大学校园,却成绩斐然。做过厨师、侍者等底层工作后,她终听从内心召唤,从事跳舞和诗歌创作。至2014年逝世前,她兼具作家、诗人、剧作家、编辑、演员、导演、教师等多重身份,被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称为“这个时代最耀眼的光亮之一”。

《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讲述的是安吉洛3岁至17岁的经历。无论遇到什么,命运给予什么,她皆勇敢承受,持续向前迈步。这份气魄令人叹服。

书中,安吉洛深情引用美国黑人诗人邓巴的作品《同情》:我终是明白笼中鸟为何歌唱,当他羽翼折断,翅膀撕痛,当他打破牢笼,重获自由,那不是喜悦或欢乐,那是他从心底深处发出的祈祷。

(编辑赵莹zhaoyingno.1@163.com)

猜你喜欢

美国黑人贝利玛格丽特
逃家小兔
20世纪前后美国黑人的真实处境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中的空间建构
THE JAZZ AGE
贝利戒烟
玛格丽特拒绝给费雯·丽签名赠书
贝利妙答俄国斯记者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
美国黑人影星争演泰森好莱坞青睐拳击题材 老泰森筹划年底复出
下一个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