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幼儿园:让民族之花在儿童乐园里绽放
2017-09-14王娅蓉
王娅蓉
大理州幼儿园从实际出发,以大理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为特色,促进幼儿全面和个性化发展。 五年来,幼儿园投资近1 000多万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游乐设施,为幼儿创建安全适宜、丰富有趣的游戏环境和学习环境。首先,为幼儿添置了大量的运动器械和户外游戏材料,每天开展户外游戏活动;为幼儿投放丰富、有层次的户外游戏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自主活动,在户外舒心、自在地学习,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其次,秉承幼儿园传统,将过去的幼儿体操改编为幼儿民族健身操、武术操、体育舞蹈、啦啦操等,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增强体质;创建大理民间工艺坊和创意美术馆,将大理白族扎染、泥塑、草编等民族工艺融入课程,让幼儿亲身体验、亲手操作,在生活化、民族化、艺术化的工艺体验活动和充满创意与想象的美术活动中自由创作。再次,补充完善功能馆(室),幼儿生活体验馆的主题更加合理,贴近生活,且与办园特色相衔接,如打饵块、品三道茶等;绘本馆按小、中、大年龄分区,分类摆放绘本、图书,内容上分区但形式上不分区,幼儿可自由在舒适、安静、温馨的角落、区域中自由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俗话说“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位老师”,大理州幼儿园在进行环境创设时,不仅体现艺术感、审美感、设计感,而且融入民族元素,展现民族特色、文化特色,这不仅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而且贴近幼儿的生活体验。在走廊、墙面、楼梯等地方,把由幼儿制作的包含大理民族民间文化内容的美术作品,如编织、剪纸、扎染等陈设其中,既形象地展示白、彝族民间艺术,又体现以儿童为本的理念,让墙面与儿童对话,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和价值。此外,在挖掘白、彝族文化资源时,大理州幼儿园还建构了以白族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美术为基本内容,以白族民间节日习俗、民间游戏、民间饮食为辅助内容的显性课程体系,不断丰富和拓宽幼儿园课程内容,让课程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幼儿园是幼儿的乐园,游戏是幼儿的生命。在幼儿教育中,幼儿园课程和游戏两者都不可偏废。幼儿园课程是教,游戏是玩,怎样处理好“教”与“玩”的关系是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和教育实践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2016年,大理州幼儿园被云南省教育厅遴选为38所省级课程游戏化试点园之一,自项目启动后,幼儿园开始调整、完善幼儿一日生活作息,保障幼儿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增加幼儿自主游戏时间,探索以区域游戏、体能游戏为主要呈現方式的课程游戏化实践路径。同时,以申报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三五”研究课题“大理民族民间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整体建构研究”为契机,建构基于大理民族文化的幼儿园教育课程,形成园本特色的课程体系。在实施民族文化特色教育时,大理州幼儿园不是生硬地将民族文化的内容强加到幼儿课程中,而是以适宜幼儿的方式、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设计、组织活动,让幼儿去接触、感知、操作和体验,在玩中学、在做中学。在班级区角中,幼儿实现个别化学习,学习兴趣、专注力得到提升;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幼儿的体能得到锻炼和加强;在户外混龄游戏中,幼儿的合作意识逐渐提高,社会性得到发展;在功能馆(室) (生活体验馆、音乐表演室、创意美术室、绘本馆、民间工艺坊)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角色意识、社会规则及艺术修养得到提高。完善的设施设备、优美的校园环境使得幼儿每天都能在丰富有趣的生活空间、学习空间、户外空间快乐学习,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