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之我见

2017-09-14巴哈古力·居麦

魅力中国 2017年27期
关键词:汉语教学中小学少数民族

巴哈古力·居麦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语言差异会使其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受到阻碍,因此,各民族只有掌握通用语言——汉语,才能加强民族间的沟通和交流,有效增强民族凝聚力。本文主要对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指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建议。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

汉语是我国各民族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基础,近几年来,新疆地区越来越重视汉语教学,但是由于新疆地区文化的特殊性,汉语教学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种种困难,因此,只有从孩子抓起,重视并加强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让孩子从小打好汉语基础,才能使其更好地运用汉语进行交流,实现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合作,进而促进民族的繁荣发展。

一、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现状

1.汉语教学理念过于传统。

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是小学教育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很多教师在小学汉语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汉语教学理念过于传统,这就导致小学汉语教学缺乏理论指导,没有树立正确的教学理论,小学汉语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教师在小学汉语教学中只注重讲授汉语知识,对学生进行汉语基础知识训练,不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还是使用母语进行交流,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2.汉语师资队伍严重缺乏。

目前,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教师大多不是专业的汉语教学人才,他们的汉语基础知识尚不过关,缺乏汉语教学经验,且对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汉语使用情况和学生学习能力了解不透彻,在教学中无法针对性地进行小学汉语教学,遇到难以解决的教学问题时往往不能有效解决,这就导致小学汉语教学效果低下。

3.缺乏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近几年来,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在对小学汉语教学进行评價时只参考了学生的汉语学习成绩,这种不科学、不合理的汉语教学评价方式无法充分体现小学汉语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很多小学将学生的汉语成绩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联系在一起,这就导致教师在小学汉语教学中只重视“填鸭式”教学,教学生死记硬背汉语知识,把训练学生的考试能力当作汉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严重忽视了对学生汉语学习心理的深入了解,这就导致学生在小学汉语课堂教学中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对学生汉语交际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汉语水平无法达到新课标的教学标准。

4.学生汉语学习习惯较差。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汉语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还包括学生汉语学习习惯较差,他们学习汉语知识的积极性虽高,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教师的专业指导,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养成良好汉语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仅仅将“教育学”当作教学的重点,在汉语课堂以外的时间没有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对学生的汉语学习心理和汉语知识掌握情况没有进行深入地了解,这就导致学生按照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学习汉语知识,汉语学习习惯差,没有掌握汉语知识学习和记忆的技巧,学习汉语知识的过程中前面学后面忘,在日常生活中也不会主动利用汉语进行交流,汉语成绩得不到有效提升。

二、提高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1.树立正确的汉语教学理念。

要想提高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质量,必须树立正确的汉语教学理念,使得小学汉语教学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能够充分体现出来,教室要在汉语教学实践中要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合理安排小学汉语教学活动,不断优化和完善小学汉语教学模式,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应用到小学汉语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教室要根据小学生对语言的认知和学习规律,夯实学生的汉语基础,重视并加强对学生汉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汉语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构建强大的汉语师资队伍。

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汉语教师能有效促进小学汉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应该重视并加强汉语师资队伍建设,对汉语教师准入情况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确保小学汉语教师专业知识扎实、教学能力强,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汉语学习需求。政府也应该对其给予支持和帮助,为小学学校引进专业的汉语教师,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汉语教学设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汉语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以强大的汉语师资队伍为后盾,推动小学汉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实施,为小学汉语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优化和完善汉语教学评价体系。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汉语是各民族进行沟通和交流的一种重要交际工具,传统应试教育的韩语教学评价模式,无法准确评价小学汉语教学质量,也会汉语教学失去有效的使用价值,因此,小学学校应该意识到优化和完善汉语教学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多元化、多层次、多角度的对小学汉语教学活动进行评价,才能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让教师了解到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革和创新小学汉语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汉语知识,合理运用汉语知识,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其结合日常生活,大胆运用汉语知识,以提高小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

4.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汉语学习习惯。

汉语学习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汉语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科学合理地运用多样化的小学汉语教学手段,才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使其意识到学习汉语知识的作用和意义,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汉语学习习惯,从根本上提高小学汉语教学质量。在小学汉语实践教学中,教师要以身作则,让小学生在汉语学习中逐渐积累汉语系会,大胆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效实现汉语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

总结:汉语是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语言,要实现汉语教学的推广,必须从少数民族做起,加强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针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和学生的汉语学习情况,科学合理设置和安排中小学汉语教学活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知识,运用汉语知识,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方晓华.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改革探索[J].双语教育研究,2014(01).

[2]沙吾列·沙力克.浅析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教学技巧[J].中国培训,2016(06).

[3]高雪静.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模式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2(04).

[4]赵聪惠.浅论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及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6(27).endprint

猜你喜欢

汉语教学中小学少数民族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服装
委婉语教学研究
否定副词“不”和“没”的认知分析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少数民族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