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在弱智儿童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2017-09-14杨丹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7期
关键词:教育教学多媒体技术

杨丹

摘要:在教育过程中,弱智儿童理解能力较弱,思维消极,注意力容易分散。传统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黑板、粉笔已经不再适应当前弱智儿童的教育教学,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悄然走进了课堂。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不仅能够有效优化课堂教学,还能够针对记忆力差、理解力差等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弱智儿童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弱智儿童;教育教学;多媒体技术

中图分类号:G7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7-0221-02

弱智儿童,是指在18岁以前的发育期内,智力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儿童的群体。弱智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并可以延续终生,主要症状是智力缺损。弱智儿童在记忆力、注意力、理解能力等方面与正常儿童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且缺乏必要的应用转化能力。对于弱智儿童来说,学习是非常单调且枯燥的,他们很难在学习中有较好的表现。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事情。在弱智儿童教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文、声、色、动画、视频等形式强大的表现力,直观形象地创设了一种生动逼真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兴奋、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从而改变枯燥无味的课堂氛围,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弱智儿童概述

弱智儿童通常是以智商测定进行最后判断的。弱智儿童的智商测试值明显低于正常平均值的两个标准差,即智商低于70。根据弱智儿童临床表现,可将智商儿童分为四个等级。智商在55—70之间的为轻度弱智,约占弱智儿童总数的85%。这类儿童在社会交际方面稍差,可以勉强完成小学学业。在经过正确的教育和训练后,可以恢复到接近正常的程度。智商在40—55区间内为中度弱智,占弱智儿童的10%。这类儿童在幼儿期就不能表达复杂的内容,进入到小学阶段后,与其他正常儿童有明显区别。但经过专门的训练,能够使他们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简单的劳动技能。有5%的弱智儿童智商在25—40内,称为重度弱智,属于适应性行为重度缺陷。这一类人在各方面发育迟缓,虽然经过专门的训练,可以养成简单的生活习惯,但生活仍需他人照顾。智商值在25以下的儿童极其少见,在精神病学科中,称其为“白痴”,属于适应性行为极度缺陷。这一类人群对周围的一切均不理解,缺乏自我保护、躲避危险的本能,个人生活不能处理,需要他人对其进行终生监护。

二、我国弱智儿童教育教学现状

虽然我国弱智儿童教育起步晚,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我国还有那么多的弱智儿童没有享受到正常的受教育权利,弱智儿童教育教学问题开始引起社会各界的关心,弱智儿童家长也放下心理包袱,勇敢地将弱智儿童送到特殊学校接受教育。

过去,特殊学校的教师多是进行“保姆型”的服务,但随着社会赋予责任的转变以及特殊教育教学的深入改革,教师们开始向弱智儿童提供“真正的教育”。与其同时,教育对象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由原来单一的轻度弱智儿童发展到集中、重度弱智儿童于一堂,更甚至,其中一部分中、重度弱智儿童兼具多重残疾。学生发病类型五花八门,学生接受教育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受到智力、理解力、注意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多因素的影响,弱智儿童接受教育的能力很差。即便是几分钟之前讲授的内容,几分钟之后他们就忘记了。教师教学的激情也在一次次失败中消失殆尽,教学也茫无头绪。

大量研究和实践证明,弱智人群在儿童期间接受教育训练,有助于他们的康复。虽然弱智儿童在文化知识的学习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但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使用范围的扩大,以及多媒体技术展现出来的优越性,如果将其应用于弱智儿童教育教学,将有助于强化弱智儿童的认知能力,弥补其在思维、逻辑方面的缺陷,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视听技术,吸引学生注意力,拓宽学生兴趣领域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借助影像、动画等多媒体视听技术,以图、文、声、色有效调动弱智儿童的视觉和听觉感官,感受并吸收各种外界信息,从而拓宽弱智儿童的兴趣领域,并在单项听觉刺激的基础上创造出多重感官刺激的教学氛围。多媒体视听技术,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约束,可以有效刺激弱智儿童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掌握知识和技能。

在风、雨、雷、电的字的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展示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动画,配以真实的雷、电音效,在视觉、听觉上吸引弱智儿童的注意力。在《认识蔬菜》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各种蔬菜拟人化,为黄瓜、西红柿、土豆分别加上眼睛、鼻子和嘴巴,并配上适合弱智儿童的语言,让它们活起来、动起来、说起来,以“动画片”的形式向儿童介绍各种蔬菜。将准备好的黄瓜、西红柿切成小块,让儿童在观看“动画片”的同时找到他们看到过的蔬菜,将沉闷的学习变成兴趣盎然的动画欣赏,将静默的课堂演化成儿童乐园。让弱智儿童在边玩边看、边笑边乐中学习,补偿他们兴趣狭窄、反应迟钝的缺陷。

四、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活化教学形象,弥补弱智儿童思维

多媒体技术在弱智儿童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呆板”。在传统教育中,学生知识的来源多是教师在课堂上的“讲”和学生自己的“听”。但对弱智儿童来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借助多媒体技术,能够集中多媒体在视听方面的优势,并以夸大或凸显的方式,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弱智儿童面前,让学生通过对其行为、声音的模仿,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新事物。通过这样的形式,为弱智儿童搭建形象思维和想象力的桥梁,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感知生动、具体、形象的事物。

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存在弊端,以实物引导的方式进行图形教学,弱智儿童很难对平面图形有深刻的认识。但利用多媒体视听技术,可以以动态演示的形式活画静态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以动态效果的形式展现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既形象直观地表现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生的思维,更能使弱智儿童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在学习《悯农》时,光靠教师言语上的诉说,以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仍然很难了解农民伯伯是如何辛勤地在田间耕种粮食,更难以掌握这首诗的含义。利用多媒体技术,活化诗句中展现的形象,以动画和图像的形式表现农民在烈日當空的正午,在田间辛勤劳动、汗流浃背的场景,引导弱智儿童通过视觉上的观察,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理解诗句中抽象的含义。

五、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事物逻辑,培养弱智儿童思维能力

弱智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较一般儿童弱、思维简单狭窄、概括能力较弱。他们能够注意到教学内容的表面现象已经很不容易了,更何谈去发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但是借助多媒体中的幻灯片技术,教师将相关事物之间的逻辑联系以直观的方式进行展现,能够补偿弱智儿童在逻辑思维能力方面的缺失。在具体应用时,教师可用图形、箭头等指明事物发生的过程,或以超链接的形式将内在联系展示在弱智儿童面前,或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的情景,通过对表象的分析、综合和“畅想”发现事物的本质,从而培养弱智儿童思维能力。

六、结语

教学中应用的目的是要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动态化、有声化,以弱智儿童易于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帮助他们接纳、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多媒体技术具有强大的人机交互功能,能够以图文并茂、声乐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弱智儿童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增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在具体应用时,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具体学科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恰当的应用方式,从而突破传统教学难点,培养弱智儿童的想象力,强化弱智儿童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单红.特殊学校音乐课和谐课堂教学方法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35):157-157.

[2]刘丽娟.多媒体的应用在弱智儿童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上旬,2013,(5):181-181.

[3]陈秀珍.智障学生数学教学中如何巧用多媒体教育技术[J].考试周刊,2015,(86):55-55.

[4]李亚华.多媒体技术在智障学生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绥化学院学报,2015,35(4):60-62.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育教学多媒体技术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初中数学教学探讨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效果研究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活学活用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