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通用英语向学术英语转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2017-09-14毛反骄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7期
关键词:课程设置英语课程教学改革

毛反骄

摘要:学术英语是近年来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方向,此文以学术英语课程在我国高校的设置和建构进行论证,从构建可能性、构建原则方面强调大学英语課程体系增设学术英语是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接轨的需要、高校外语教育改革深化与推进的需要、高校办学与国际接轨的需要,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

关键词:英语课程;课程设置;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7-0119-02

一、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显示,中国学生普遍存在英语技能问题,如Banerjee发现英国大学很多中国学生听不懂英语讲座,需要得到有效帮助。Davies对252名即将出国和已经在美、英、加等国学习的中国学生进行英语技能调查后发现,大部分学生觉得自己在学术英语技能上存在不足,并认为如果大学能为他们在学术英语方面提供更多的支持,他们将受益匪浅。

国内研究者对大学英语教学向学术英语教学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比如,李丽生(2002)认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是用专业学科知识的学习带动英语学习,以英语提升专业水平;王海华、王同顺(2003)建议在公共英语课程设置上添加学术英语的内容,加大听说能力训练,从语言上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张杰(2005)进一步指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将是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学术英语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领域(罗娜2006),是衔接公共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的桥梁(韩金龙2007;蔡基刚,廖雷朝2010)。蔡基刚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在由通用英语向专门用途英语转型中,应把重点放在通用学术英语上,用通用学术英语替代现行的大学英语课程(蔡基刚2014)。

二、高校学术英语课程构建可能性

1.基础英语教育改革成效显著。自我国英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以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大学英语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且成效明显。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7级是普通高中毕业生英语的达标水平,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事实证明,在实施“新课标”后,学生的基础英语水平和实践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根据调查本科二本院校高中英语成绩,学生高中英语在110分以上的占录取人数的30%,而90分以上的占50%。也就是说,大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通过二本院校的这种基本情况可以说明,“基础英语”向“学术英语”转型已经成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接轨的必然趋势。

2.基础英语教育后的大学英语教育多样选择的需要。随着本科生英语基础水平的提高,许多学者提出来并呼吁学术英语教学,其中呼声较高的有蔡基刚,他发表多篇论文呼吁大学英语教学要从通用英语教学转化为学术英语教学。其认为大学英语学习要为专业人才培养总目标服务,大学英语教学应重新定位,从通用英语向学术英语转型,从应试到应用,回归大学英语教学本位。目前,英语已成为国际上各种学科交流研究成果和开展经济文化活动的国际通用语。大学生想要了解本学科国际前沿发展的方向,他们就必须具有用英语阅读本专业文献的能力。通过学术英语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这种国际交流能力。

三、学术英语课程构建原则

1.教育模式与目标定位。目前国内高校学术英语教学模式主要采用的是“内容依托式语言教学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互动教学方法”和“项目驱动法”贯穿教学始末。内容依托式教学法的核心是目的语文化、学科知识的教学材料或知识体系中的任意话题,这样的选取方式可以把语言学习和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根据学生英语水平,在大一和大二开设通用学术英语和专业学术英语,课程设置由易到难,慢慢难度加深,并贴近专业。通用学术英语模块阶段选取专业性要求一般的学科文章或目的语文化教学材料,专业学术英语模块主要选取特定学科体裁的材料,比如,医学院的学生要选用医学方面的材料,可以将医学领域的学术语言作为教学材料输入,进而指导学生在具体并且特定的学术语境下学习各种体裁的写作、阅读、听力和口语,提高语言能力、学术素养以及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

2.教学内容。学术英语教学分为学术英语听力训练、学术英语写作训练、学术英语阅读训练练和学术英语口语训练这四块。学术英语听力训练主要利用网络等资源获取各领域相关新闻、采访和讲座,训练学生学习有效记笔记的技能,培养学生听英语讲座和报告的能力。学术英语听力不仅可以训练学生听力技能,而且能让学生了解各领域国际最新动态,激发学生对相关领域的兴趣。学术英语写作主要教会学生写符合标准的学术报告和论文,内容涉及文章结构、数据收集和分析及文献的引用。规范学生正确书写参考文献,防止学术剽窃或雷同。学术阅读训练主要教会学生如何阅读专业杂志和报纸、国外学术文章,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技能,能够抓住作者的主要观点,并进行总结。同时,通过让学生批判性地阅读相关的学术英语文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思辨技能。学术英语口语训练根据学生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场景和案例,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辩论,通过这种辩论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在口语水平得到提高后,可以举办相关的英语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使其口语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3.课程评估。课程评估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项目驱动、过程导向、师生共同参与”是形成性评价的三个重要环节,学习目标必须科学合理,评估覆盖学习的全过程,在这三个环节中,学生和老师能够积极互动并及时反馈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和个人的反思报告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进而提出有效的意见,以最大程度地改善学校效果。在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每学期末参考学生课程学习的整体表现,对学生给出总结性评价(齐曦2015)。

从通用英语到学术英语转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仅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英语改革的必然趋势。学术英语教学可以避免大学英语和高中英语在教学要求和内容上的重复,消除学生英语学习“懈怠”现象,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动力;其次,学术英语可以初步培养学生综合学术表达能力,为今后双语和全英语专业课中听课、要点记录、观点陈述、原版教材和专业文献阅读,以及论文和摘要撰写等方面做好语言和学习能力方面的准备,为今后在专业领域内的国际化发展打下基础;再次,学术英语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使学生能用英语交流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后大学英语教改依据与对策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0,(3):3-12.

[2]蔡基刚,廖雷朝.学术英语还是专业英语--我国大学ESP教学重新定位思考[J].外语教学,2010,(6):47-53.

[3]张杰.公共英语教学的专业化与专业英语教学的公共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1):28-31.

[4]罗娜.EAP: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领域[J].广东外贸大学学报,2006,(1):85-88.

[5]韩金龙.EAP:大学英语改革与双语教学[J].高教探索,2007,(6):24-25.

[6]齐曦.大学英语转型背景下“学术英语”课程模块的构建[J].外语界,2015,(6):61-68.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程设置英语课程教学改革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