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地方高校留学生工作的发展路径初探

2017-09-14李琼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7期
关键词:留学生国际化学院

李琼

摘要:随着来华留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学生国别的增加,如何加强来华留学生工作逐渐成为大多数高校的紧迫任务。来华留学生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到教务、学生、后勤、信息等多个部门,只有不断建立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留学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留学生来华学习。

关键词:地方高校;留学生工作;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7-0051-02

教育部制定的《留学中国计划》提出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家。培养一大批知华、友华的高素质来华留学毕业生。”主要任务是:“到2020年,全年在内地高校及中小学校就读的外国留学人员达到50万人次,其中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留学生达到15万人。”《上海市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提出:“到2020年,教育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中留学生所占比例达到15%左右。”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上海市层面,都对来华留学生(以下简称留学生)规模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根据上海市提出的“15%”的比例和学校学生人数测算,到2020年,上海大部分地方高校各自的留学生人数目标要达1000—2000。因此,留学生规模的扩大已成为地方高校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一、目前学校留学生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认识不统一,留学生学历教育趋同化过程缓慢,难度较大。目前阶段,思想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学校而言,大都还尚未形成国际化办学的氛围。很多二级部门更多地是被动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在自觉行动上重视不足。

2.师资队伍和管理人员缺乏。教师和管理人员队伍中具有较高国際交往能力的人才缺乏。从当前情况看,专业素质高且具有国际交往能力的教师数量和比例偏低,能够全英语授课或胜任国际交往工作的教师及具有初步国际交往能力的管理人员数量有限。

3.留学生特别是学历生的规模有待扩大。一方面是校内留学生专项经费投入不足;另一方面,专业学院的积极性不强;再者,学校从事留学生工作的人员配备不足,学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也有待提高。

4.体制机制约束。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管理模式等要根据教育国际化的要求与时俱进。学校外事资源无法及时充分利用(尤其中外交流项目),只出不进,进出不对等,“双向留学”变成了“单项留学”,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留学生规模的拓展。

5.支持保障系统有待健全。国际化办学软环境建设还不完善。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与留学生需求不相适应。住宿硬条件等生活环境有待改善。

二、留学生工作的发展路径

1.进一步理顺留学生教育工作管理体制和机制,不断提升国际化进程中学校管理能力的适应度。进一步强化各学院、职能部门的职责:留学生管理部门负责留学生的外事管理工作。专业学院是留学生专业教学管理的主体,将留学生纳入中国学生的管理范围。研究生管理部门、教务处要增强对专业学院留学生教育的指导、促进功能。进一步明确留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加强培养过程中教学环节的管理力度,采取切实措施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各职能部门按照“趋同化管理原则”,做好各自职责范围内留学生工作。

2.加强招生宣传,明确留学生发展目标。加强宣传和教育,使学校广大师生和管理人员树立高等教育国际化观念,形成全球化视野和国际化战略思维,切实提高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及其重要性的认识。完善留学生招生、管理体系,拓宽招生途径。留学生招生要体现校、院一体化的招生体制。专业学院应发挥积极作用,大力推进主干学科的留学生教育。充分利用中国政府奖学金、上海市政府奖学金的吸引力,同时大力发挥各专业学院的潜能,主动开展招生宣传。通过开设形式多样的汉语课程,举办中国文化宣传活动,吸引更多学生来上海留学。通过制作学校画册、光盘、留学生招生指南等对外宣传资料,积极宣传学校,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及时更新学校英文网页,争取在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的国外高校的网站设立学校链接。利用好在校师生以及友好学校资源,大力开展对外宣传。

3.整合师资力量,提高教师队伍的国际化程度。将留学生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列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在岗位晋升环节中,人事处应制订留学生工作相关要求,使留学生工作得以充分体现。研究生管理部门加强对留学生导师的遴选。各学院要明确一位领导分管留学生工作,挑选合适的专业教师担任本科留学生的学业指导老师,定期开展培训。加大外籍教师的引进力度。以学校的教学需求为依据,以有较强外语沟通能力的教师团队为基础,花大力气从发达国家(地区)、知名大学引进外籍教师。外籍教师的引进,除了在外语教学方面外,还应在专业教学方面。落实教师出国进修回来后的双语或全英语教学工作。专业学院、教务处、研究生管理部门以及人事处共同努力,在提升中国学生英语能力的同时,为留学生的全英语培养奠定基础。在绩效考核中,这部分教师的双语或全英语教学考核应占一定比例。加强管理人员英语能力的培训。人事处、专业学院制订培养计划,逐步培养一批初步具有国际交往能力的管理人员。

4.全面推进专业学院留学生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专业学院是学校教学、科研的基本组织单位,专业学院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直接影响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程度。因此,应最大限度地发挥专业学院留学生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校要从经费使用、管理体制、考核评优等各方面为专业学院提供有利政策与保障。同时,专业学院应结合本学院实际,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等领域深入国际化发展的观念,积极推动本学院留学生工作。

5.以“趋同化管理”为目标,做好学历留学生教学管理。学历生的专业教学纳入中国学生教学管理中。将本科生信息录入学校本科综合教务系统。教务处负责本科生成绩管理、毕业审核等教学管理工作。在教务处的指导下,相关学院负责本科生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实施和日常教学管理。研究生管理部门负责研究生编班、成绩管理、毕业审核等教学管理工作。开展外国留学生导师选拔工作,建立外国留学生导师库。在研究生管理部门的指导下,相关学院负责研究生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实施和日常教学管理。endprint

6.多元化的经费支持。学校设立适当数额的外国留学生奖学金,重点奖励高层次、攻读学位的留学生,以吸引更多留学生报读学校。专业学院要从学科经费、高原高峰等专项经费中,编制留学生培养经费预算,通过校内资助吸引更多的留学生来校学习。部分学历教育要减免学费,争取企业设立留学生奖学金。

7.拓宽对外交流渠道,推进校际间合作交流。积极巩固和扩大与国外高校、社会团体间的广泛交流与合作,不断丰富交流与合作的内涵与形式,开展富有成效的实质性合作。充分利用出访师生、来访外宾、外籍专家等海外关系宣传上海的地域优势和文化特色,吸引各类长短期留学生来校学习交流。同时,不断拓展新的合作院校。推进项目留学计划。协同专业学院,争取在每个专业学院中拓展一、二个留学交流项目,落实双向留学,稳定留学生规模。

8.进一步规范留学生日常管理与服务。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积极展开有针对性调研,向兄弟院校学习留学生管理经验。加强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的紧密衔接,对留学生开展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人文素质教育。积极创造和完善必要的硬件设施,不断改善留学生学习和生活条件,不断满足留学生来华教育需求。将迎新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细处,尽量降低留学生初到异国的不适感。让留学生尽早熟悉相关管理制度。邀请保卫处的老师以及上海市出入境管理局的警官就校园安全防范和中国法律法规对留学生进行集体宣讲,增强留学生的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意识,促使留学生自觉遵守国家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改善留学生居住条件,配备适应国际交流需要的硬件设施。通过硬件改善,不断优化学校留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营造良好的氛圍。提供与留学生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后勤服务。从门禁卡的开通到宿舍电费的充值,从图书馆借阅书籍到食堂买饭买菜,从家具维修到财务交费报销,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在与学校各个部门和工作人员打交道,这就要求我们各个部门和工作人员都要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帮助留学生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让他们在我校的留学生活变得愉快而富有成效。

参考文献:

[1]云建辉,朱耀顺.高等农业院校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1):11-13.

[2]顾承卫,崔业松.上海外国留学生政策及实施情况初探[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28-32.

[3]战浩楠.新时期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策略探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1):124-125.endprint

猜你喜欢

留学生国际化学院
聚焦港口国际化
初等教育学院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留学生的“捡”生活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学院掠影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