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的培养

2017-09-14陈华

魅力中国 2017年27期
关键词:陶冶情操培养情感

陈华

摘要:首先我认为音乐教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和培养非常的重要,目前我国不断要求的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能一贯的填鸭式的只给学生们灌输知识和技能,也要培养学生们的情感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那么在音乐教学中我认为要以提高学生的情感世界进化他们的审美和心灵为目的,使学生们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形式中的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境界所吸引,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为受教育者培养热爱音乐、艺术和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音乐教育教学;“情感”培养;创建课堂情境;陶冶情操;提高审美

一、引言

(一)什么是“情感教育”?

什么叫做“情感”?情感在音乐中又是怎么样的存在?这是我们首先要明白的问题。音乐产生于人们的生活,但是又比我们的生活更加生动,当音乐响起的时候极易引起我们的某种共鸣,它符合我们的审美,而让人感受到美是它最核心的东西,所以要让音乐作用于学生们的情感世界,在学校课程里音乐课应该让学生们通过去欣赏音乐和表现音乐,让学生能体会到音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让学生被这种情景吸引,和音乐中的东西产生情感共鸣,这样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开发学生们的智慧,让学生们养成积极乐观,情操高尚的生活态度!

“情感”是什么?情感不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的,笔者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现,它能够成为行动的动力,每个人对不同的事物都有不同的情感体验。一定的情感能够激发起相对应的意志能力。情感是伴随着认识过程而产生的,认识可以起到整理,组织情感的作用,但情感又是认识的催化剂,它影响着人的认识,能够推动认识活动的发展,丰富认识的内容。情感又具有能动性,他可以激发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乐于去学习音乐,还可以获得自己精神的满足,这样下去学生们就可以更加积极的去学习音乐,去热爱它。

(二)中小学生的情感特点。

在校实习的这一段日子,我发现现在的小孩子由于生活条件好和家长的溺爱,都有性格上一定的缺陷,容易冲动,控制力弱,不团结同学等。而随着他们年龄不断的长大,认识的新同学新朋友越来越多,他们对自己的情感控制能力也逐渐的加强起来。他们能够遵守学校的纪律要求来约束自己,能明白自己该去做什么,而什么事情这样做是不对的。

在小学阶段,孩子的情感具有很大的情境性,容易受到事物、情景的影响,他们的喜怒哀乐都会明显表露出来。在低年级学生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而随着知识经验的不断丰富、逻辑思维的发展及自我意识水平的提高,学生情感的稳定性也会增强,产生了较长时间能够影响他们整个行为的情感体验。

在到学校学习期间,学生们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里度过,学校就是一个小型的集体社会,在这里能改变他们影响他们的因素也变得复杂起来。成绩好坏和在集体中的地位与同学的关系等,也会使学生产生各式各样的情感体验。学生们体验着与别的孩子在一起的快乐,也体会着集体活动中给他们带来的那种和谐幸福感。表现好的同学会受到表扬,而那些调皮点的则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之间的评价也影响到孩子们的感情世界,但这些都是他们成长的过程。学前儿童一样也有直观性,他们的情感主要和具体事物的形象相联系。他们的阅历浅看待一个东西都只会看到表面现象,这些表象也会是他们情感变化的主要因素,同样也是成长所不可缺少的东西,让孩子们产生更多的体验。一般,低年级学生对人和事物的态度和事物的表面现象相联系。相反,中高年级学生对人和事物的态度则会越接近于事物内在的特征。社会情感也逐步发展。学生的道德感、理智也逐步发展起来。

二、音乐教学中情感的培养

学校中的音乐教学活动,是受教育者在教师们有目的的引导下积极的探索求知的过程,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认识求知活动,而人们在生活中的智力劳动更需要情感作支撑。教师们积极的投入和设计的有情趣的教育教学环境,能够不时的燃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们打开心灵的窗戶,在情绪的不断变化中,享受音乐的美感,陶冶高尚的情操,真正能够达到以情感人的教育教学目的。

学校里的音乐课程不仅要教会孩子们唱歌,还应该教会孩子们应该有什么样的审美观是正确的,如果我们做到这一点,那么学生们就能被音乐中的内在所吸引,与他们欣赏的作品产生共鸣,进而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通过音乐的学习有助于影响学生的一生,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这些教学目标呢?

(一)创作背景的介绍。创作背景是了解一首优秀的作品的不可不知道的,它是创作家为什么创作这首作品的首要条件,那么在讲解一首作品时首先要讲解它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们先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再进行欣赏或者教唱,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去了解学习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意境。优秀的作品凝聚着创作者浓烈的的思想感情,高尚的人品和使人感动的美,这些都是丰富的精神食粮,是我们能够培养出学生们良好的品德,开展情感教育教学不可缺少的教材。所以,我们要在教学中去开发音乐中的情感的一面,让学生欣赏音乐的品味提升起来。比如,欣赏海顿第五交响乐章交中的《惊愕交响曲》这一乐章时,学生能够从名称里看出这首乐曲的大概所要表达的含义,但是学生们不知道这首作品的由来及作曲家当时创作时心理的情感,它是在什么样环境里所写下的。我对学生们讲解是在一次聚会上,海顿和乐手们为许多贵族演奏,那些贵妇们听着听着就都瞌睡了,这时整个乐团都爆发出了比以前强烈的合奏,再加上鼓的强烈猛击,好像惊雷响起,那些瞌睡了的贵妇们惊讶的跳起来,于是这首作品就取名为了《惊愕交响曲》。在讲完了作曲背景的前提下,我才让学生们开始欣赏,让我惊喜的是,学生们都知道在欣赏作品之前都安静的趴在自己的桌子上,模仿贵妇们在瞌睡时候听着音乐会的情景,以能够更好的体验作品表达出的情感。从这个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创作背景讲解的重要性,先给学生们一个想象的空间然后再进行欣赏,会起到不可想象的好效果。

(二)教师深情的示范。我认为,想让学生们在教学中更好的培养他们的情感,首先教师们自己对情感的表达也是很重要的,它会直接的影响着学生们的情感,起决定性的作用,教师深情演唱也是学生们体验歌曲的魅力的最直观的最快速的方法。学生通过老师的示范会对这首歌演唱时的节奏,技巧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下来的歌曲的学唱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这些示范也需要我们教师有很好的音乐素养,这方面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学习改进了。教师们声情并茂的范唱对学生们来说也是难得的精神享受。古人有曰"歌欢则声与乐谐,歌戚则音与泣共。"说的就是歌声的感染作用。可见教师们的有效的范唱很重要。对于师生之间的关系来说,教师们要设计有效的课堂环境,必须要有学生们的积极参与,要求学生们主动的参与进来,必须作学生们尊重,爱戴的老师。俯下身来,同孩子们一起看世界,这句话,将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们的情感交流表现的淋漓尽致。endprint

在示范演唱的过程中,我认为教师的任务是引导,而真正发挥能动性的是学生们,在论文的开始我提到中小学生情感发展的特征,第三点就说到:他们不仅因为受到不好的评价而不开心,受到对自己较高的评价而开心,但是这些或好或坏的场景都是他们难得的情感体验,更能促进他们情感的升华,去激励他们去更加努力的做好任何事情。教师要捕捉身边积极的人和事,并利用它们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们去体验音乐中的美和发现音乐中蕴含的美,并用音乐中积极的一面的去对待自己周围的人和事。要利用学生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新鲜感,要鼓励他们去学习而不是压抑。例如,在示范演唱后,让学生们去自由发挥,去尽情的释放他们的情感想象力,这时不同的同学会有不同的表现,有的会安静的闭上眼睛,而有的则会更有力更加大声的去表达,我们在课堂上常会遇到这种情况,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感到高兴,这些一点一滴都是我们教学上的成功。人都是感情动物,当学生们遇到自己喜欢的歌,他们也会兴奋起来,会激动的大声起来,这个时候我们要鼓励他们去唱,万万不可去压制他们,让他们的热情得到有效的释放,然后再去纠正他们演唱时的方法或者别的东西。让想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引导与等待,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改变与适应。学生有了更多的自由,才真正体会到音乐课的快乐无限。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中小学的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运用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只有做到更好的去运用它,加深我们对它重要性的认识,我们才能更努力更有信心的去实施。当学生未来回想当初的时候把我们当成他们的情感导师,让他们用更加丰富的感情去面对未来所发生的一切,如果毕业以后我还有幸去从事这份行业,我一定会用心把它做好,把情感教育在音乐课堂上的运用放在我音乐教学上的首要位置,这是我工作几个月来最深的感悟,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身心健康道德品质高尚的人,使音乐课真正发挥它的作用,让他们成为情感丰富,爱心四溢的创造者。让学生们去有感情的去学习歌曲,去感受音乐中的情感,以至于影响他们用内心去感受生活中的东西,情感的世界得到丰富,才能更好的得到成长,为学生们树立起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面对以后的人生路上才能理性带着情感去感受生活去探索自己要走的路。

参考文献:

[1]曹理.何工著.《音乐学习与教育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2]姚思源.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献.(1949-1995) [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3]王次炤.音乐美学新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

[4]《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J] 编.第三、四届全国音乐教育获獎论文精选.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5]李德隆.高师音乐教育学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endprint

猜你喜欢

陶冶情操培养情感
情感
台上
浅析绿色植物在室内环境中的作用
陶冶情操,培养审美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让德育之花在课堂中尽情绽放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