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补肝得吃够量
2017-09-14
枸杞是药食两用的中药材,中医学认为,枸杞具有滋补肝肾、强壮筋骨、养血明目、润肺止咳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枸杞含胡萝卜素、核黄素及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和氨基酸,具保肝、调节免疫作用,因而作为中医治疗肝病的常用药。
每天吃几粒枸杞子,对一般人来说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对肝病患者来说,这样药量太轻,不足以发挥疗效。所以,建议肝病患者每日服15~30克,且长期服用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患者可先用开水浸泡代茶饮,冲泡一两次后将枸杞子吃掉。每日用量可分2~3次食用。在两餐之间服用更容易吸收,饭后服会影响吸收。个别人吃枸杞容易出现一些“上火”现象,可以配3~5克野菊花一同冲泡,避免“上火”。
还需提醒的是,枸杞子用于肝肾阴虚型患者即头昏目眩、腰膝酸软、口干、遗精、咳嗽、视力减退等证的疗效最好,而中焦湿热(常出现胃脘灼热疼痛、嘈杂反酸、口干口苦等证)较重者不应单独服用枸杞,应找中医师把关是否适合。
(摘自《人人健康》文/佚名)
补肾的最佳食物组合
养肾的方法有很多种,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吃水果,既能饱口福,又能强肾补精,可谓一举两得。而覆盆子和桑葚子便是最好的补肾水果搭档。
覆盆子和桑葚子被誉为中药补肾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可谓是补肾领域的黄金搭档,夫妻搭档。覆盆子补肾阳为主;桑葚子补肾阴为主。此二物药食同用,鲜品为水果,干品为中药,夫妻搭档,共补肾精,一热一凉,不会上火,也不会胃寒,可使平衡阴阳。
覆盆子、桑葚子都有改善皮肤血液供应、营养肌肤,使皮肤白嫩及乌发等作用,并能延缓衰老。
(摘自《健康时报》文/董飞侠)
隔一物,灸之有奇效
隔姜灸——对付虚寒
将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厘米、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应灸的部位,然后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后,可易炷再灸,一般灸5~10壯(一个艾壮燃烧完算是一壮),以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
适用于一切虚寒病证,对呕吐、腹痛、腹泻、遗精、阳痿、早泄、不孕、痛经和风寒湿痹等疗效较好,适合居家使用。
隔蒜灸——对付腹积块
将鲜大蒜头切成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然后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一般灸5~7壮。因大蒜液对皮肤有刺激性,灸后容易起泡;若要想不起泡,可将蒜片向上提起,或缓慢移动蒜皮。
此法多用于治疗肺结核、腹中积块等。
隔盐灸——对付急性腹泻
用纯净干燥的食盐填敷于脐部,使其于脐平,上置艾炷施灸,如患者稍感灼痛,即更换艾炷。也可于盐上放置姜片后再施灸,以防止食盐受热弹起而伤,一般灸5~9壮。
此法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功,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急性寒性腹痛、吐泻、痢疾、淋病、中风脱证等。
隔附子灸——强身补阳
将附子片或附子药饼做间隔物。药饼的制作是将附子研成细末,以黄酒调和制成直径约3厘米、厚约0.8厘米的附子饼,中间以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点燃施灸。
由于附子有温肾补阳的作用,多用于治疗命门火衰而致阳虚的阳痿、早泄、遗精和疮疡久溃不敛的病症。
(摘自《老人报》文/蔡卫杨)endprint